当今社会,真正能够静下来坚持读书的人并不是很多。遇见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便会平添敬意。我的父亲就是其中的一个读书人。每天映入眼帘的,几乎都是他认真读书的画面。
老父亲过年就八十九岁了。一个年近九旬的老人,每天坚持读书学习,雷打不动,着实让人敬佩和崇拜。每每看到老人家专注读书的神情,真的是自愧不如,感慨万千。
天下的读书人是自带光芒的。不管职业身份,不分男女老幼,不论时间场合,只要是在认真读书,就会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和亲近感。生活和工作中,任何时候都不敢轻视和小看读书人,他们身上有一股强大的磁场,折射出万丈光芒。
大部分的思想,都是伟人、圣人、哲人和写书人创造的,大部分思想的传承主要靠读书人;读书人不一定拥有多少财富,但读书人精神富有,灵魂高贵,知行合一。物质财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精神财富传承民族血脉,引领时代风尚。但归根结底都是建立在读书学习的基础上。
老父亲的生活每天都是一样的。晚上七点休息,早上七点起床,洗漱后接着用早餐,之后开始看书约两个小时,消除看书疲劳的方式是抽扑克牌。午餐后看书到一点左右,开始打麻将,下午四点准时结束,之后还是看书。晚饭后就上炕,盘腿抽扑克牌,七点钟关灯睡觉。休息时间也会根据季节的变化适当调整。我估算了一下,老人家每天读书的时间,都在四个小时以上。
老父亲经常说,他念书很少。读完一册就读三册,读完三册直接读六册,之后就考入绥师。因为家穷供不起,读了一年就肄业了。原本准备回家务农的父亲,没想到凭借公家人手写的一张纸条,就参加了工作,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并在三十多岁担任了绥德县文教局副局长,最后在文化局长的岗位上离岗。从他跳跃式读书求学的过程就可以看出,他要比别人付出多么大的辛苦和代价。同时,也反映出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是你的,迟早都是你的,不是你的,到手的东西都要飞走;有多少付出,必然会有多少回报。
老人家现在读书的习惯,仍然是放一支笔,一个笔记和一本四角号码字典,不时的看,不时的查,不时的记。看到这个读书的场景,所有的人会要肃然起敬。
对老父亲而言,读书不是有没有用的事情,而是他的生活方式,自觉行动,精神价值和耕植于内心的修养。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父亲凭借后天的不懈努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家庭的命运。过惯了苦日子的父母,一辈子保持了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习惯。什么也不能浪费,就是他们最重要的生活方式。
教育是一个家族的命脉,更是一个民族的命脉。教育出了问题,一定是天大的问题。哪怕是目不识丁的农民,只要坚守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向,就是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满屋生辉,福泽后人,一代胜过一代。
我们经常说,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我以为,我的父亲就是坚持终身学习的榜样。他对我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更是持久而深刻的。
2324.2.1日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