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餐饮企业10余位高管变动背后:换血求变、加速出海、为上市做准备丨年终时光机

文摘   财经   2024-12-27 18:08   湖南  

从高管们的变动种似乎也能窥见如今餐饮行业的变化。

【编者按】站在新旧交替的门槛上,回望过去一年,消费品牌总有新鲜事、新热点、新玩法,而无论是新兴趋势的萌芽还是传统模式的变革,都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个岁末年初的时刻,品牌数读推出“年终时光机”系列文章,一起回顾过去一年中有变化、有意思、有意义的商业。


作者 | 王梓旭

编辑|童洁

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2024年餐饮行业竞争加剧,整体开店趋缓且不及2023年,可谓是充满挑战的一年。这一年中星巴克、海底捞、霸王茶姬等品牌高层均出现人事变动。


据品牌数读不完全统计,过去一年国内近10家头部餐饮企业中有14起高层人事变动。其中包括,星巴克中国领导层调整,海底捞CEO杨丽娟转任海外业务、麦当劳原CFO加入霸王茶姬等等。

 

每一次的重要人员更替,都如同在棋盘上落下关键一子,或改变企业发展轨迹,或影响行业的竞争格局。有分析认为,如今高管频变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企业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为应对新挑战、谋求新发展所做出的战略调整。

 

品牌数读梳理后发现,餐饮品牌高层人士变动背后都离不开几个关键词:业绩、出海、上市。



1


业绩增长乏力

咖啡巨头“换血求变”


业绩增长乏力,引入新鲜血液似乎成为许多餐饮品牌的希望。


在本土品牌的猛烈追击下,国际咖啡品牌的市场份额被快速稀释,业绩的压力日益增加。以咖啡巨头星巴克为例,2024财年第四季度,星巴克全球的营收达90.7亿美元,同比下滑3.2%;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为9.09亿美元,同比下降25.5%。


在中国市场,星巴克的下滑趋势更为明显,2024财年第四季度,实现净收入7.837亿美,同比下滑7%;同店销售额下降14%,客单价下滑8%,订单数量下降6%。


与走低的业绩相对应的,是星巴克频繁更换高管的动作。这一年来,星巴克从全球CEO到中国市场的高管均有变动,此外,星巴克甚至还在中国新设立了首席增长官职位,从高管大换血的力度,能感受到星巴克想扭转业绩颓势的决心。


 

在餐饮业拥有丰富的经验的尼科尔(Brian Niccol)成为星巴克新任CEO,他曾成功带领Chipotle实现利润和股价的大幅增长,市场对他也寄予厚望,在星巴克宣布更换CEO的消息后,其股价应声上涨。

 

回看中国市场,经过一年的联席领导,刘文娟被任命为星巴克中国CEO,其专注于领导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经营,推动业务增长;而王静瑛则专注于把控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和创新,提升品牌社会影响力。这次的变动可以视为权力交接的平稳过渡,让管理层的变动对公司营运的影响降到最低。

 

星巴克中国还首次设立首席增长官一职,目前已任命杨振担任该职务。据星巴克中国方面透露,设立该职位是希望通过加速以咖啡为核心的产品创新,并结合更为高效的整合营销策略,推动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而星巴克还不是个例,进入中国多年的另一国际咖啡巨头Costa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发展局面,其国内零售咖啡业务声量逐年走低,门店数仅有不到400家,已经被第一梯队甩在了身后。


于是,Costa找来了曾在通用磨坊、百胜、耐克等多家知名跨国企业担任重要管理职务的陆龙海,任命其担任Costa中国区零售业务总经理,直接向Costa亚太区总裁Tom Edgar汇报。


Costa有即饮及零售两个业务线,陆龙海主要负责的咖啡门店业务则是Costa的短板。可以看出,错过前几年线下咖啡赛道大爆发的Costa开始着急了。



2


餐饮加速出海

海外任命频繁


疫情过后,越来越多的餐饮品牌开始把目标瞄向海外。

 

火锅和茶饮或许是两个标准化最高,相对而言也最容易出海的品类。今年茶饮的出海的热度也在持续,茶百道在韩国、泰国、澳大利亚开出门店,茉莉奶白则选择直接先去美国纽约开店,奈雪的茶今年在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地也开出门店.....

 

从部分头部品牌的人事变动中,我们可以发现,餐饮品牌对海外市场的重视程度还在提高。


海底捞今年宣布原CEO杨利娟7月起转任特海国际CEO,开始负责海外市场的拓展,苟轶群接任杨丽娟的位置出任海底捞CEO。


主要原因在于特海国际的业绩表现并不理想,自2019年以来,特海国际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到2022共4年间特海国际约亏损2.79亿美元,2023年其扭亏为盈,但今年上半年再度亏损。

有分析称,此次海底捞让杨丽娟负责海外市场,期望透过更有经验的领导者来统筹海外业务,进而取得更大突破


此前,杨丽娟接棒张勇,管理在激进扩张中失利的海底捞,她提出“啄木鸟计划”,集中资源,关停部分经营不善的门店,放缓开店速度,提升其他门店的经营水平。结果啄木鸟计划卓有成效,海底捞业绩止跌反弹,算是完成了阶段性目标。

 

杨丽娟上任后特海国际的业绩也有了改善的迹象。据特海国际第三季度未经审核财报显示,收入同比增长14.60%至1.99亿美元,期内整体净利润为3770万美元,就看后续其能否保持持续盈利。

 

霸王茶姬的任命则偏向于对新市场的探索,但与海底捞相似的是,霸王茶姬也选择任命经验丰富的内部高管发力新业务,希望借此实现突破


此前有报道称,霸王茶姬计划于2025年春季在美国开店,首批门店将落地加利福尼亚州的尔湾市和洛杉矶市,尔湾市也将成为霸王茶姬美国的总部所在地。


霸王茶姬此前就开始在美国搭建团队,团队已超20人,原马来西亚业务负责人Jack Chong现负责美国业务

 

事实上,霸王茶姬在很早时就布局了出海,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开店,其中霸王茶姬在马来西亚已开出超过100家门店。

 

品牌数读此前了解到,霸王茶姬在海外选择合营公司的模式了合作伙伴,其在新马泰三个国家霸王茶姬都设有分公司,在当地组建团队可以做到快速反应,并且本地化营销、运营等均由当地团队完成,可以看出霸王茶姬出海美国的布局与东南亚思路较为一致。



3


上市潮来袭
茶饮品牌寻找“引路人”

随着国内茶饮行业的高速发展,茶饮赛道也迎来了上市潮,而在正式敲门资本市场之前,品牌们都渴望找到一位有经验的“引路人”。 


发迹于长沙的茶颜悦色已经多次传出即将IPO的消息,尽管每一次茶颜悦色都会以澄清传言作为收尾,但其人事上的变动又透露着一丝微妙的气息。


今年4月,原天图资本VC基金管理合伙人潘攀加入茶颜悦色,担任战略负责人。在天图时期,潘攀参与了对百果园、奈雪的茶等品牌的投资,这两家企业均成功上市,因此潘攀此次任职被业内认为是茶颜悦色计划在资本运作上发力。


在这之后湖南茶悦文化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发生多个股东信息变更,天图资本、元生资本、源码资本、顺为资本、五源资本等均退出股东行列,当时,有媒体报道,茶颜悦色正在搭建VIE架构,包括老股东退出等动作,可能都是为境外上市做准备。

 

霸王茶姬也有类似的举动,今年,原麦当劳中国首席财务官黄鸿飞(Aaron Huang)加入了霸王茶姬担任CFO

 

黄鸿飞是麦当劳的元老级人物,加入麦当劳接近30年,在出任CFO期间,麦当劳中国完成了两次重大股权变更,包括2017年引进中信和凯雷两位战略投资者,此前霸王茶姬就一直传出要上市,本次黄鸿飞的加入似乎让其上市进程更近了一步。

 

此外,海底捞董事会宣布委任张俊杰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期三年,他主要负责监督海底捞董事会并提供独立判断。从霸王茶姬的角度来看,这有助于提升其个人在行业内的声望和影响力,同时也能够接触到更广阔的商业资源和管理经验,这无疑对霸王茶姬上市进程及长期发展有益。


从今年头部餐饮品牌的高管变动情况来看,行业竞争加剧的大环境下,品牌都期望源源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以此为品牌带来新的变化,创造新的故事,走向新的高度。

以下为完整表单:




参考资料:


霸王茶姬计划在美国开店,新茶饮出海有哪三大难关?》, 晚点LatePost

《突换CEO之后,星巴克棘手的遗产》, 第一财经YiMagazine

《晚点独家丨蚂蚁投资视频生成模型公司爱诗科技;奈雪投资人加入茶颜悦色》,晚点LatePost

《从麦当劳中国到霸王茶姬,CFO黄鸿飞开启“下半场”》,小食代








本文为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告知
转载、合作或加入社群,请联系小编:xdskefu
加小编好友请注明公司和来意

「数读100个品牌 」往期文章


Tiffany星巴克lululemon沪上阿姨资生堂观夏理想汽车丨瑞幸咖啡丨江南布衣夸父炸串丨蔚来汽车百丽时尚丨达美乐Miu MiuubrasSeesaw小鹏汽车ZARA太平鸟安踏迪卡侬老乡鸡欧舒丹茶颜悦色 茶百道 | Mardi | 蓝瓶咖极氪汽车 | Acne Studios昂跑好利来 | 汉堡王 | 茉酸奶 | 香奈儿VF集团山姆 乡村基 | 科大讯飞 | 绿茶餐厅 | 老铺黄金哪吒汽车 | 泸溪河 | 波司登Diptyque肯悦咖啡 | 来伊份 | 优衣库 | 宜得利亚瑟士 | 海伦司HOKA | 奈雪的茶 | 李宁 | 蕉下雅诗兰黛时尚 | 永辉超市 | 挪瓦咖啡雅戈尔 | 嗨特购 | 安德玛满巍明 | 必胜客 | off-white毛戈平奥乐齐六福集团 | 赛百味| 皮爷咖啡 UGG Blueglass | 百胜中国Michael Kors | M Stand | 加拿大鹅 | 兰熊鲜奶萨洛蒙 丨霸王茶姬 | 小米海澜之家 | 小菜园费大厨UR |巴黎贝甜



「赢商矩阵」




品牌数读
降低信息噪音,在数据里看品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