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朝,多折叠,怎么折都有面

文化   2024-10-16 11:45   湖北  
↑↑↑点击蓝字关注,设为☆星标,每日获取更多历史


大家都说,华为的折叠手机,很有面。拿着华为折叠手机,就相当于皇帝拿着一本奏折。于是网上就扒出各朝皇帝批阅奏折的图片。

 

这时候,对奏折历史有过研究的朋友们可能就绷不住了。

 

因为奏折源于清朝时期,如果再精准一些,它源于顺治,兴于康熙,在清朝灭亡时一起消失,总共就存在了200多年。

 

在大清朝之前,根本就没有奏折。

 
像朱元璋批阅奏折,赵匡胤批阅奏折,这种情况全都不可能出现。而且,就算是皇太极批阅奏折,也不存在。

 
 
 
01

 
奏折,清朝也称它为折子,因为奏事的文书,需要用折本来书写。

 
官员向皇帝上奏,往往会采用竹纸来撰写奏折。根据规定,奏折的页数、行数、每行的字数,都有明确规定。

 
奏折的书写格式,类似于今天的公文。按照参奏的不同事物,分为奏事折、奏安折、谢恩折、贺折4大类每一种奏折的格式都有着严格要求。

 
但结合清朝背景来看,想要在一张纸上,严格按照规定书写奏折,难度远远超过今天写公文。

毕竟那时候全靠手写,想要把字数严格控制好,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咱们在一些博物馆看到古人的真迹,总觉得他们的字写的非常好,他们的字,写在一张纸上,总是能写的整整齐齐,毫无偏差。

 
对此,许多人非常诧异。

 
因为古代普通读书人,写字都已经足够标准,更别说那些官员。按照上奏的书写制度,朝廷对官员的书写能力要求非常高。

 


02

 
在清朝之前,皇帝都用什么批阅公务事项?

 
在顺治帝之前,并没有奏折这种说法,就连奏折也没有。在顺治帝之前,大臣向皇帝上奏,采用的是奏章,在纸张还没普及之时,用的是丝绸布料书写,类似于古代的圣旨。

 
奏章相比起奏折,也有明显不同。

 
奏章的内容更为严谨、庄重。上奏的事情往往更为严重,比如军队调遣、朝廷赦免等非常重大的事项,必须用奏章上奏。

其内容、格式要求非常严谨,必须保证言辞恰当、用词精准、表述直白。
 
在黄帝批阅之前,奏章会通过多次修改和审查。若是皇帝批阅奏章发现其中言辞不当,审查大臣便是重罪。

所以说,奏章想要传到皇帝手中,堪比登天。

 
相对来说,奏折内容就稍微随意、自由。往往是官员将自己遇到的事情记录下来,可以在其中添加一些自己的主观感想。

这种主观臆断的做法,在奏章中绝不允许,因为会影响皇帝判断力。
 
通过奏章的制度,咱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书写要求、表述要求、审阅程序,都非常繁杂。

因为过程过于复杂,在清朝就出现奏折,用来平替奏章。

 
 
 
03

 
奏折的出现,由繁至简,大大精简了大臣向皇帝上奏的程序。而且,原来的奏章在传递过程中,经过的人手太多,容易造成消息泄露。

 
起初,官员向皇帝上奏,私事用奏本,公事用题本,私事不需要朝廷盖章,公事需要盖章。

但不管是私事还是公事,在传递给皇帝之前,必须要通过审阅大臣之手审阅之后,才能落到皇帝手中。

这种情况,对上奏的官员非常不利。

 
因为官员向皇帝上奏的事情,往往属于秘密,只能让皇帝知道。

但是,题本或者奏本在黄帝查看之前,就已经被审阅官员查看过。

若是审阅官员恶意拦下,皇帝就没有机会了解官员上奏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奏折就出现了!


官员想要给皇帝上奏,只需要先写一个奏折,这个奏折会直接落入皇帝手中。

根据皇帝判断事情是否重要,重要的话,再用题本的方式,对奏折内容重新书写成标准的题本,用作正式报告。

 
很明显,奏折出现,直接削弱了原来审阅官员的权力,保密性更强,运转速度更快。

 
 
 
04

 
奏折出现,很明显利大于弊。

 
但它却导致皇帝的工作量大幅度增加,在雍正时期,放宽奏折的使用范围和权限后,有资格向皇帝上奏的人,直接超过了1000多个。

 
如果每人每天只上奏一个奏折,皇帝光是审批奏折,就要看1000多本。如果上奏者是朝廷忠臣,手里往往也压了很多奏本,如果全都呈交给皇帝,皇帝不吃不喝都看不完。

 
因此,后面朝廷又出了一项制度,就是奏折所上奏的事情,必须保密。如果上奏的事情已经不是秘密,就不允许再上奏,保密属于书写奏折的前提。

 
这项制度出现,大幅度减轻了皇帝的工作压力。

 
这些压力,则被平摊给每一个上奏的大臣。按照保密规定,奏折必须由上奏者亲笔书写,不能旁人代笔,除了上奏者和皇帝之外,决不允许第三人知道上奏内容。

 
通过奏折一次次的更新,制度越来越严谨、规范。再往后,就出现咱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那样,康熙或者乾隆,能够躺在椅子上悠哉乐哉的审阅奏折。

 
久而久之,审阅奏折,成为一件看起来很悠闲、很有面的工作。
 



写作不易,点赞分享,感谢朋友

旧说历史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书为鉴,可以肃言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