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作为现代文明的缩影,承载着人类社会复杂而丰富的生活图景。城市社会学则为我们提供了洞察城市生活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独特视角。它不仅关注城市的物理空间和社会结构,更深入探讨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文化冲突与融合,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
书读城市:十部城市研究著作导读
黄江松 著
2024年10月出版
ISBN:978-7-5228-4307-0
近来,年轻人热衷于City Walk,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美国著名的城市社会学家简·雅各布斯说:“街道是一个城市最重要的器官。” 2011年末,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2023年底,超过9亿中国人生活在城市,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人生活在城市。要解码城市,不仅要City Walk,还要City Reading。本书从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规划学三个领域,选取10本聚焦城市研究的经典和现代著作进行导读,其中包括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沙森的《全球城市:纽约、伦敦、东京》,西方近现代三大人本主义城市规划思想家——埃比尼泽·霍华德、帕特里克·格迪斯、刘易斯·芒福德各自的传世之作:《明日的田园城市》《城市的进化》《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
场景文化力:新芝加哥学派解读城市发展
吴军 王桐 [加]丹尼尔·亚伦·西尔(Daniel Aaron Silver) [美]特里·尼科尔斯·克拉克(Terry Nichols Clark) 著
曹青 周海鸿 校译
2024年10月出版
ISBN:978-7-5228-3210-4
本书全景呈现了新芝加哥学派场景理论的形成、发展以及国际研究新进展。场景提供一个框架,阐明在不断扩大的生活方式多样性中,文化消费与生活方式对城市发展的意义,并为城市文化研究提供了新视野。书中提出的 “场景营城”概念,是对新时代中国城市创新发展的一种观察与思考。以场景营造城市,一个个场景叠加与串联,不断增强城市的宜居、舒适和愉悦性品质,并把这种品质转化为人民群众可感可及的美好生活体验。
流动人口地位获得机制研究
刘强 著
2024年8月出版
ISBN:978-7-5228-2365-2
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流动渐趋频繁,21世纪以来,流动人口更是达到了上亿人的规模。随着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推进,将会有更多的人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小城镇流向大城市。刘强博士从社会分层和人口流动的视角出发,利用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2012—2013年“中国城镇化与劳动移民研究”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农村本地人口、乡—城流动人口、城镇本地人口、城—城流动人口这四类群体的教育地位、职业地位、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主观地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很多新的见解。研究发现,流动人口获得一定社会地位的原因在于他们付出了超常的努力,作者将其称为“地位争得”,为我国流动人口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添加了新注脚,为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具有创新性的思路和视角。
住宅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陈俊峰 著
2024年8月出版
ISBN:978-7-5228-3488-7
安居是所有人的共同梦想,住宅社会学正是着重探析诸种居住问题以助推人们实现安居梦想的一门重要社会学分支学科。然而,关于该学科发展史及其理论与方法的系统性研究至今仍付诸阙如,本书力图对这方面研究作出贡献。本书在重新界定住宅社会学学科内涵与属性基础上,全面总结中西方住宅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厘清当代住宅社会学理论的层次、路径、范式之辩,追踪当代住宅社会学理论最新进展,阐述围绕居住行为、居住分化、住房市场、住房政策、居住文化等方面的代表性理论。初步构建住宅社会学研究方法体系,对住宅社会学的方法论、研究方式和具体技术方法展开研究。本书作为住宅社会学学科史和住宅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的重要探索,将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城市化与农村人际关系变迁
赵爽 著
2023年6月出版
ISBN:978-7-5228-1919-8
城市化进程改变了传统村落中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彻底打破了村落中的传统人际关系模式,村落中的人际关系模式从守望互助走向了个体化。本书选取了一个中国北方村落——凡村,通过文献法、半结构式访谈、小组焦点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相结合的定性研究方法对村落资料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并对城市化进程中凡村人际关系变迁过程进行分析。首先,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凡村传统村落人际关系发生了一个自然的转变过程,这种转变过程其一是表现为大集体的结束与联合家庭家庭结构的缩小,其二是表现为传统村落中村民互助合作生产形式减少与家庭生活向经济重心的转移。其次,凡村村改居工程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同时也快速地改变了传统村落人际关系,其一是直观上的居住模式从院落式转向单元楼式,其二是相对隐晦的主要交换方式从礼物交换转向商品交换,其三是隐晦的村落舆论与闲话的形塑和约束作用减弱以及身份认同从农民转向市民。最后,本书结尾部分对农村社会个体化过程进行了讨论。
城市逐梦:失业风险与应对策略
杨胜利 著
2023年6月出版
ISBN:978-7-5228-0940-3
该书研究了产业转型升级中流动人口失业状况、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具体包括:分析产业转型升级中流动人口失业的发生机制;探讨流动人口失业特征和变动趋势;根据宏观的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时间因素、空间因素、制度因素和微观的个人因素对流动人口失业的影响机理和群体差异,引入失业过程概念,基于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和人口流动视角,将失业预防与再就业两阶段联系在一起探讨应对策略。本书的内容分为三大块,即产业转型升级中流动人口失业现状和变动趋势;产业转型升级与流动人口失业的关系;流动人口失业预防与再就业促进机制研究。
宜街的治理:街居传统中的社区
侯利文 著
2024年5月出版
ISBN:978-7-5228-1665-4
本书聚焦居委会行政化议题,从居委会的历时变迁、结构运作与现时互动所编织的“真实网”出发,追踪和辨析基层社区场域中的力量,以及在此影响下居委会的角色扮演、行为选择和互动策略。本书发现,居委会行政化是历史积淀、现实情势和制度建构的非预期后果,存在“三重面相”:缺乏政治、文化、历史等诸多社会因素的捭阖互动与历史性流变,居委会的产生将是不可想象的;居委会在发展中存在行政权力在基层社区的生产与再生产,即居委会被动行政化的过程;社区治理与互动过程中居委会在工作中遵循“科层为体、自治为用”的主动行政化逻辑。
超大城市社区包容性发展研究
袁振龙 著
2024年3月出版
ISBN:978-7-5228-2951-7
超大城市城乡结合部社区包容性发展是新时代推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一个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牛鼻子”,在全国具有“标杆”效应和“首雁”效应。本书首先界定了新型城镇化、超大城市、城乡结合部、社区、包容性发展和路径等主要概念,梳理城乡一体化、城乡边缘带(城乡结合部)、社区发展、包容性发展和社会融合等主要理论。通过文献梳理、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座谈访谈等方式,从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和公共服务等五个维度,对北京市海淀区某地区办事处和深圳市宝安区某街道办事处所辖的8个社区(含1个村)的发展包容性状况进行实证研究。最后建议从国家宏观层面、城市政府中观层面和街道社区微观层面综合施策,共提出12个方面的若干政策措施,实现政策集成,细化落实,共同发力,共同推动我国城市化从“土地城市化”向“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并进,使改革发展的成果和基本公共服务为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平等共享,推动超大城市城乡结合部社区的包容性发展步入正轨。
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深圳探索
倪赤丹 著
2024年3月出版
ISBN:978-7-5228-3272-2
社区作为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落实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现。本书围绕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路径,通过对深圳城市社区治理变迁和治理模式等的全面分析,充分展现其城市社区治理的发展水平、突出亮点和创新成效,这对其他城市社区治理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学术著作,既可为相关理论研究者提供有益参考,也可为社区治理实务工作者提供经验支持。
异乡人亦不同:时空视角下城乡移民青年城市权益的差异性研究
张舒婷 著
2023年11月出版
ISBN:978-7-5228-2668-4
本书以关注“附近”和目标群体自我叙事的质性研究,揭示青年城乡移民群体的异质生活世界,解读城市权益空间的多元性。通过重新审视城乡移民青年的日常实践,深入探讨这一群体在城市中权益获取、个人发展、与城市的情感连接,以及定居意愿等方面的显著差异,指出这种差异性也反向塑造着多元化的城市空间。为全面认识城乡移民群体的城市权益问题,应对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挑战,提供学术理解与关怀。
城市化进程中的“村改居”社区治理创新:基于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的研究
钟小浜 著
2023年1月出版
ISBN:978-7-5228-1000-3
“村改居”社区治理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课题。如何有效实现社区治理转型与发展,成为全国各地普遍关注的共性问题。本书以我国在“村改居”社区治理中存在的现实矛盾为出发点,以空港新城基层社区治理为个案,在全面总结空港新城在土地征迁、回迁安置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方面的工作方法和经验的基础上,试图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探求我国“村改居”社区治理的转型问题,并就如何实现现代化进程中“村改居”社区治理的可持续发展做进一步的探讨。
再造社区:城市社区治理质量及提升
何绍辉 著
2022年11月出版
ISBN:978-7-5228-0927-4
本书主要立足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紧紧扣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这一背景和前提,沿着“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居民群众需求变化—社区治理质量提升”的逻辑思路,聚焦城市社区治理质量及提升,综合运用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和大数据等方法开展深入调查,在对新时代城市社区治理现状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对美好社会建设中城市社区治理质量提升的结构背景、影响因素及其实践路径等展开系统研究。
落脚城市:长三角新生代农民工的居住生活调查
赵晔琴 谢永祥 等著
2022年11月出版
ISBN:978-7-5228-0755-3
本书以长三角区域的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长三角地区9个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社区的实地观察和113位务工人员的半结构访谈,从多方面呈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居住现状与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入剖析身份与居住权、公共住房的制度困境以及城中村改造与社会治理逻辑等问题,寻找居住困境背后的结构性原因。
垃圾之战:废弃物的绿色治理、科技争议与环保行动
张劼颖 著
2022年6月出版
ISBN:978-7-5201-9949-0
本书试图呈现一幅关于一个城市垃圾治理的图景。这幅图循着两条线索绘制。一方面,这是关于垃圾的故事,研究试图再理解垃圾,即回答社会行动、技术设施、治理方案、生活实践如何重新塑造和界定作为“社会之物”的垃圾。另一方面,这是关于一个城市环境治理的故事。透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本书试图以垃圾为棱镜折射当代中国复杂的环境与社会现象,尤其是物质、环境、治理、行动之间的动态关系。以A市为例,本书分别从垃圾问题的社会根源、围绕处理技术的科技争议、垃圾分类作为新治理举措等方面,呈现当代中国废弃物作为社会/环境问题及其治理的一个切面。
通往协商:城市基层治理的实证研究
闵学勤 陈丹引 著
2021年12月出版
ISBN:978-7-5201-8798-5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协商治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本书从基层协商治理背景、协商路径与协商共同体建构三个层面出发,从协商的可能、基层治理的协商秉赋、社区协商的基本法则、社区协商的内容选择、社区协商的技术路径、协商的困境与联合协商的图景等方面,在对北京市东城区、上海市静安区、南京市鼓楼区、苏州市姑苏区、长春市朝阳区、成都市温江区等地社区协商治理实践进行系统考察与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努力探寻到一条中国城市基层社会协商治理的路径。
迈入新时代的城市与社区治理
汪碧刚 著
2021年10月出版
ISBN:978-7-5201-8783-1
本书收录著名学者、社会学家汪碧刚教授2016年以来在《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民政》《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等重要报刊上公开发表的社会治理文章43篇,聚焦城市与社区治理创新,深度解读其在全国率先提出的“一核多元、融合共治”社区治理(城市治理)服务创新模式。本书中的“‘党建引领、重心下移、科技赋能’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核心在‘人’,终点是文化”“党建引领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我国社区治理的有效路径”等系列观点站在学术前沿,同时也体现了一位深耕社会治理的专家“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学者情怀。
城市化在路上:城市化对家庭与社会关系的影响
谢桂华 著
2021年6月出版
ISBN:978-7-5201-8550-9
本书从传统上构成中国人日常生活世界的家庭和村庄出发,探讨城市化对基于家庭和村庄(社区)的传统社会关系的影响。本书的研究发现是,虽然从总体上看,中国的家庭和社区关系依然保持着很强烈的传统性,但城市化的确已经开始作用于家庭传统观念和社区关系。随着城市化效应的增强,传统的社会关系将如何演化是我们未来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城市治理现代化:杭州样本
张本效 著
2021年5月出版
ISBN:978-7-5201-8359-8
浙江省杭州市以城市大脑为代表的智慧城市,是我国城市治理现代化的佼佼者,其中江干区则是杭州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领跑者,其先进经验和先进做法在全国具有推广的重要价值。本书立足于我国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大背景,对杭州市江干区城市治理现代化实践进行了全面总结和系统分析,不仅生动展示了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经验样本,而且提供了进一步开展城市治理现代化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城市治理理论和实践价值。
转型时期的城市空间
王天夫 肖林 著
2021年4月出版
ISBN:978-7-5201-8255-3
中国的城市发展和空间变革为我们提供了详尽的案例和经验材料,对于推动城市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和更新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本书在梳理城市社会学和空间社会学相关理论和研究的基础上,以什刹海40多年来发展和变迁的经验为案例,翔实地呈现了城市空间变革的机制和力量,对于总结中国城市发展和空间变革经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城市居民的职业、生活与社会态度
张文宏 等著
2020年12月出版
ISBN:978-7-5201-7045-1
本书运用2009年“社会网络与职业经历问卷”收集的数据,以上海居民的职业状况、生活状况和社会态度为研究对象,兼与其他七个城市居民的相关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旨在全面了解和诠释中国城市居民的求职与流动过程、职业劳动特征、工作清意度、居住结构、收入和消费结构、社会交往、社会距离、社会参与、社会保障、身心健康、社会安全等方面的基本状况,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基本态度与未来预期,为读者认识中国城市居民的职业、生活及社会态度提供最基本的量化数据和专业分析。
特大城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
刘玉照 盛智明 等著
2020年12月出版
ISBN:978-7-5201-7451-0
本书汇集了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暨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李友梅工作室在过去几年中围绕特大城市人口管理、新社会群体研究、社区建设与物业管理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所完成的一系列决策咨询报告,系统论述了特大城市社会治理面临的一系列鲜活而生动的问题,提出了很有价值的政策建议,为完善特大城市社会治理体系做出了贡献,值得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实践部门参考。
特大城市“城市病”研究
张文宏 等著
2020年12月出版
ISBN:978-7-5201-7559-3
本书是张文宏主持的国家“万人计划”哲学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资助项目“特大城市‘城市病’的预防和治理”的最终结项成果。本书从社会系统和社会整合论的视角出发,对性别、教育、社会障碍、消费等层面的社会不平等现象,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问题、社会区隔、社会歧视、精神健康、社会信任、社会冲突、社会安全等影响特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些社会问题的成因和机制进行了学理和实证分析,为深入了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过程中的特大城市社会问题提供了基础数据。
新时代特大城市社会结构研究:基于10个特大城市的数据分析
张海东 等著
2020年12月出版
ISBN:978-7-5201-7641-5
本书基于2019年“新时代特大城市居民生活状况调查”数据,分析特大城市社会阶层的分布状况、不同阶层之间的社会流动状况,着重从阶层流动、职业流动、地域流动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社会结构变化过程中不同阶层的经济状况、价值观及社会行为等方面的相关差异,具体包括特大城市居民在住房、收入及消费状况、社会网络、社会参与和居民获得感、健康水平、教育行为和教育心态及社会排斥等方面的差异,揭示特大城市社会结构的新特征、新变化和发展新趋向。
新社会群体研究:以上海为例
孙秀林 著
2020年11月出版
ISBN:978-7-5201-7356-8
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新社会群体不断涌现。这些新社会群体的出现,深刻地改变了我国的社会结构,也对社会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一背景下,本书利用“上海都市社区调查”(SUNS)的数据,对当代上海的新社会群体进行了全方位的深描,包括新社会群体的构成情况、就业与工作、经济状况、住房、社会融合、社会信心、婚姻、家庭观、生活方式、身心健康等。这样的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新社会群体的生成机制,也对我国城市社会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价值。
城市中国的社区治理结构转型
曹志刚 著
2020年9月出版
ISBN:978-7-5201-7262-2
“城市中国”正在逐步取代“乡土中国”,成为发展中的中国必须面对及回应的重大现实变迁问题。城市商品房社区也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居民住房安排的主要形式。如何理解及回应城市社会中从“单位”到“社区”、从“社区管理”到“社区治理”的重大历史变迁,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城市社区治理问题,需要我们从城市社区中治理结构的层次而非治理的技术手段或策略的层次,对城市社区的现实及未来进行诊断。本书以喻家社区中“业委会筹建事件”为个案,分析了多重行动逻辑的内生制约在城市社区治理结构转型中的影响。
策划:张思莹
编辑:张思莹
审校:柳 杨
想了解更多书籍详情及购买,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