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钟茜和丈夫签下了龙华中心区的一套次新房。几天后,稳定房地产市场的一揽子政策相继出台,深圳楼市持续三年多的低迷期陡然逆转。
钟茜的房子位于龙华中心区,买入价400万出头。眼下钟茜和丈夫的经济上也有不小的压力,买房时钟茜的薪资缩水了不少,她在金融行业工作,今年市场不同于往年,她的业绩下滑幅度“非常大”,丈夫的工作这段时间也发生了一些变动。好在,在双方父母的倾力支持下,房子付了五成首付,俩人的房贷压力还不算太大。
从中介口中钟茜得知,在政策刺激下,近一个月时间,房子的市场价已经上涨了二三十万。房子恰好买在谷底,这份好运气钟茜现在想来还感觉不可思议。“我们当时觉得价格合适,就入手了,(房价)就是再跌一些也能接受的,反正是自己住的嘛”。
我接触的四位购房者,年龄都不超过30岁,购房时间最早的是小圆,她在2023年上半年入手了一套龙华片区的一房一厅,近一年跌幅明显,小圆接受了房产价值的缩水,因为“买来就是住的”。
与早些年的购房者不同,钟茜与其他三位年轻的买房者,不再看重房产的投资性能,她们的选择重心在于“住得舒不舒服”。
方礼在深圳某地产中介工作5年。方礼发现,近三年多来,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客大大减少,他接触的购房者“对于涨跌反而没那么看重”,“因为买来自住的居多”。很多买房者做决策时,考虑得更多是自身的经济承受力,“他们需要一套房,房价下来了,自己刚好能负担得起,就入手了”。
跌出来的购房机会
2021年5月以来,深圳房价一路下行。深圳乐有家数据显示,2024年8月,深圳二手房平均成交价格5.90万元/平方米。深圳不少片区的成交价相比三四年前,已经下跌4成到5成,位于福田的梅林一村,2021年6、7月份的成交单价在10万左右,2024年上半年的成交单价在6万上下徘徊。位于龙华中心区域的金地梅陇镇小区,2021年6月的成交单价在7万以上,2024年9月份已下跌到4万出头。光明区的龙光玖龙台小区,2021年4月成交的一套房产,单价高达8.62万,眼下该小区挂牌价5万出头。
在深圳,方礼接触的客户中,两三年前房子入手后,市场价一路下跌的情况十分常见,小户型下跌尤为明显,小户型和老房子也是“最难卖的”。方礼了解到的二手房交易中,下跌最厉害的小户型房产,当属深圳湾某个47平方米的户型,两三年间总价从900多万跌到600多万。
对于卖家来说,出手一套二手房需要的时间也在延长。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在深圳平均成交1套二手房需要153天,2024年上半年则需要168天。
在楼市下跌的过程中,唐秋莎看到了买房的可能性。
唐秋莎2016年来到深圳,那时她对房价还没有概念。直到2018年,火爆的楼市、高得咂舌的房价吸引了她的注意力,“记得罗湖有的新房单价都要10万了”。“如果房价一直持续在2018年至2020年的状态,(我们)可能就真的买不起了。”
2023年,唐秋莎和丈夫开始为结婚做准备,俩人也开始在罗湖、坪山、光明等片区看房,“也是因为房价跌了,觉得压力没那么大”。
买房前,唐秋莎和丈夫看过坪山的房子,也看过光明的公寓,“当时公寓价格比较低”。两人看过一套挂牌价为150万的公寓,“四五十平方米的loft,舒适度不行,(样板房)特别小,尤其是厅那块,连餐厅都没有”,公寓还未完工,旁边规划的商场和写字楼都未开建,考虑到烂尾的风险,以及再次出售的难度,他们放弃了公寓。
最终,唐秋莎买在了罗湖布心片区,房子是去年建成的回迁房,价格在同片区处于低位,“有些拆迁户手里好多套房,急于出手,价格会压得比较低”。看房期间唐秋莎也比较过,“整个深圳市就这附近,还有坪山,算是价格洼地”。相比坪山,布心距离市中心很近,周围各项配套一应俱全。唐秋莎的房子旁边,还新建了配套的学校。
今年四月份,唐秋莎和丈夫买下房子,这套房不足50平方米,被开发商精打细算地设计成了小两房,“起码能满足我们未来10年的需要”。
房子的前任业主是个大叔,在这个回迁房小区有数套房产。唐秋莎买下的这套房子,去年就有买家看中,开出的价格是230多万,大叔没舍得卖,结果拖到今年,房子的市场价又下滑不少。
唐秋莎看房时,这套房子挂牌价是200万出头,中介跟大叔谈到190多万,双方才见面沟通,大叔急于出手,唐秋莎和丈夫又把总价杀到180多万,“中介说,我们这一套,是小区同户型里面最低的”。
市场数据,也与唐秋莎的议价经历交相印证。根据贝壳研究院公布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深圳二手房交易的议价率为6.7%,达到2019年以来半年度新高。所谓议价率,即成交价和业主报价的差距,议价率处于高位,代表业主报价普遍偏低。
算下来,唐秋莎这套房子,每平方米单价3.8万,“我们觉得再跌也不可能跌到一两万吧。哪怕再跌一点,也在我们的可控范围内,毕竟我们是刚需”,唐秋莎说。
今年四月份,杨繁在龙华片区买了一套50平米左右的一室一厅。杨繁2019年来到深圳工作,一直到2023年年初“根本没考虑过买房”,早几年房价可望不可及,她也未下定决心长居深圳。一直到2023年年底,购房的门槛不断降低,她有了一定积蓄,手里的预算足够市中心一套小户型的首付款,她才开始看房。
杨繁在福田工作,处于单身状态,买房是为了自住,“没有升值预期,保值即可”。她要把通勤时间控制在1小时内,可选择的区域只剩下福田、罗湖和龙华,“罗湖房子太老,福田能负担起的房子,要么面积太小,要么采光不好”,最终她选择了龙华。
这套房产成交价300万出头,中介在议价时表现出色,最终成交价比卖家的挂牌价低了30多万。交易时,杨繁考虑过房价下跌的问题,她的判断跟其他几位购房者相似,“再跌也跌不了多少”。“没有人能确保自己抄到最低点,刚需嘛,自己住得舒不舒服更重要”。
钟茜买下的是一套接近90平方米的三房。两年前刚开始看房时,钟茜的预算只能负担光明片区“最便宜的三房”,以及龙华观澜片区的“两房或者小小三房”。受益于房价下跌,她才买到龙华中心片区这套户型、采光、环境、配套都符合期望的房子。
这套房子是唐秋莎和丈夫的婚房,俩人买房最大的驱动力来自唐秋莎的父母,“我父母有这样的要求,他们觉得女孩结了婚不能漂泊”。
唐秋莎丈夫老家在梅州,家里前几年在梅州市区为他准备了一套婚房。因此,一开始丈夫和公婆买房的意愿不高,“深圳再买一套,对他们来说压力比较大”。不过,双方父母当面沟通后,公婆接纳了深圳购房的提议。最终在双方父母的支持下,夫妻俩凑够了房子的首付款。
“其实我老公也想在深圳有个家,他也是要在深圳长期发展的嘛,只不过经济上有压力”。
与唐秋莎见面时,她和丈夫正在婚房里忙着装修的收尾工作。小区背靠围岭公园,凉风吹来,空气清冽,几棵高大的树木立在草坪一侧,花园长廊里,闲坐着两三个老人,时不时有推着小推车遛娃的父母经过。
天色微暗,唐秋莎与我坐在小区花园凉亭里,“住自己的房子,跟租房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她说。她和丈夫目前租住在市中心的一套公寓里,配套设施在她看来“已经算很好了”,但居住体验并不好,“总感觉厨房、洗手间不干净,公寓里养宠物的人很多,(宠物)经常随地大小便,总有一股味道”。
傍晚的小区,唐秋莎非常喜欢楼下的环境。
我接触的另外几位购房者,跟唐秋莎一样,认为房子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定居、归属感等价值。
钟茜直言“我对房子有执念”。钟茜才毕业一年多,刚开始看房那会儿,丈夫在深圳上班,她还在外地读研究生,“我们俩都是三四线城市长大的,不管是我们还是家里人,对一线城市是很向往的,我们觉得只有买了房,才有家的感觉,才能在这个城市扎下根来”。
钟茜在社交平台的分享中,描述过自己刚买房时的喜悦——“网签后,去新家,偶然一抬头,看到一轮明月”。“愿明月一直照耀我们前路安康坦荡”,她在分享里许下愿望。
(备注:为保护个人隐私,文中人物采用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