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肿瘤患者营养状况:多维度评估“密钥”

文摘   2024-11-27 08:03   老挝  

在肿瘤诊疗的漫长征程中,营养状况犹如一座隐匿却根基性的“大厦基石”,深刻左右着患者的治疗轨迹与康复预后。精准评估肿瘤患者营养状况,恰似手握精密罗盘,为后续个性化干预导航定向,意义非凡且刻不容缓。

一、“主观诉说”:问诊探虚实

主观全面评定法(SGA)作为临床常用“利器”,开启患者营养“自诉”之门。医护人员化身倾听者与洞察者,围绕患者日常饮食细致问询:近段时日食欲是振翅高“飞”、平稳如常,还是坠入谷底、索然无味?进食量相较往昔是稳如泰山、小幅度波动,还是锐减“瘦身”?每餐所食,是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还是偏安一隅、种类单一?
同步聚焦于消化系统“晴雨表”,恶心、呕吐是否如影随形,频次几何、程度轻重;腹泻、便秘又是否交替登场、“折腾”不休。再审视体重这一“直观标尺”,数月间是稳中有升、波澜不惊,还是悄然下滑、令人揪心。身体活动能力亦纳入“考量清单”,往昔矫健步伐、灵活身姿,如今是风采依旧,还是因虚弱乏力被困于“方寸之地”,诸多日常动作皆成“艰难挑战”。
曾遇一位胃癌患者,往昔每餐可食主食两碗、荤素菜品多样,患病后食欲江河日下,每餐不过寥寥数口粥汤,主食“退场”、荤腥难咽,且频繁呕吐,体重两月间骤降 10 公斤,活动范围也缩至床边几步,依 SGA 综合评判,已然深陷营养不良“泥沼”,亟待援手。

二、“微型洞察”:专属标尺量特殊群体

微型营养评定法(MNA)宛如量身定制“量衣尺”,对老年肿瘤群体等尤具适配性。聚焦饮食模式维度,是可独立自主、怡然进食,还是需旁人辅助投喂,如同幼儿般依赖照料;饮水过程能否顺遂流畅,有无呛咳梗阻之虞。体重指数(BMI)作为经典量化参考,正常值域(18.5 - 23.9)仿若健康“安全区”,一旦偏离,恰似“警钟”鸣响。
精神心理层面亦不容小觑,抑郁情绪若“阴霾笼罩”,常致食欲“萎靡不振”、进食消极;认知障碍似“迷雾障目”,患者对食物感知混沌、进食配合度锐减。恰似社区里一位患前列腺癌的老人,BMI 低至 17,独居且伴有轻度认知衰退,常对送餐忘而不食,借 MNA 衡量,营养不良风险高悬,亟需针对性关怀呵护。

三、“身体丈量”:数据勾勒轮廓

(一)体重与体重变化:敏感“晴雨表”

体重恰似健康“秤砣”,细微变动皆藏乾坤。若无主动减重“筹谋”,3 - 6 个月内体重“跳水”超 5%,或单月跌幅超 2%,营养不良“阴影”便悄然迫近。而去脂体重更似隐匿“内核”,肿瘤患者因疾病“侵蚀”、卧床静卧,肌肉量常呈“萎缩”之势,预示身体“储备”告急。
有位肺癌患者,历经数月放化疗“鏖战”,体重从原本 70 千克滑落至 65 千克,看似降幅不大,可肌肉松弛、力量衰减,活动耐力断崖式下跌,后续康复举步维艰,凸显体重变化监测“预警”之重。

(二)BMI:普适“健康码”

BMI 以简洁算式(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勾勒身体质量“画像”。处于 18.5 - 23.9 区间,可视作营养均衡“绿灯区”;低于 18.5,营养不良“红灯”频闪;高于 24,虽看似“富态”,却可能潜藏代谢隐患,为肿瘤治疗添“堵”。
以一位身高 1.6 米、体重 48 千克的乳腺癌患者为例,BMI 核算约 18.75,临近营养不良“警戒线”,营养调整刻不容缓,以防后续治疗“根基”不稳。

(三)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与上臂围(AC):细节“探测器”

TSF 恰似脂肪“游标卡尺”,精准丈量上臂三头肌处皮褶厚度,映射全身脂肪“库存”;AC 则如肌肉“量规”,环抱上臂“丈量”软组织丰欠。正常成年男性 TSF 多在 8 - 12 毫米“区间”,AC 约 25 - 30 厘米“范畴”,一旦数据“缩水”,营养短板昭然若揭。
于基层体检中,常遇肿瘤患者 TSF 与 AC 值低于均值,后续追踪深挖,多伴有营养摄入不足、代谢紊乱“病根”,为精准干预筑牢根基。

四、“实验室探秘”:微观洞察内里

(一)血清蛋白水平:营养“风向标”

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宛如血浆“精灵”,各显营养“神通”。白蛋白正常值域(35 - 55g/L)仿若“护城河”,低于 30g/L 时,身体“滋养”失衡,水肿等症状或接踵而至,恰似身体“营养根基”动摇。前白蛋白半衰期短、更迭迅速,恰似敏锐“侦察兵”,能更早察觉近期营养摄入“潮汐”,波动间尽显营养补给“盈缺”。
临床检验不乏白蛋白“告急”案例,肝癌患者受疾病与治疗双重“夹击”,白蛋白常“跳水”,引发腹水、肢体水肿,警示营养干预“十万火急”。

(二)血红蛋白:气血“信号灯”

血红蛋白于血常规中“独挑大梁”,关乎机体“气血”盈亏。男性正常区间(120 - 160g/L)、女性(110 - 150g/L)仿若气血“安全线”,肿瘤患者或因营养缺铁“造血”乏力,或因慢性失血“库存”亏空,致数值下滑、面色苍白、头晕乏力,治疗耐受与康复进程皆受拖累。
如一位患子宫肌瘤合并慢性失血的患者,血红蛋白低至 80g/L,营养与补血双管齐下,才有望扭转困局、重焕生机。

(三)血清电解质:平衡“调节器”

钾、钠、氯等电解质于体内“编织”平衡“电网”,紊乱失衡常与营养失序“勾连”。低钾血症似“电量不足”,肌肉疲软、心律失常;低钠血症如“盐水失衡”,嗜睡、精神萎靡,根源常追溯至饮食失衡、营养匮乏。
病房中不乏放化疗后患者,因严重呕吐、腹泻致电解质“翻车”,紧急补钾、钠等“抢修”,才稳住病情、重启康复“航程”。
肿瘤患者营养状况评估恰似“拼图游戏”,需将主观感受、身体测量、实验室指标等“碎片”精准拼接,以清晰洞察全貌,为后续营养“补给”筑牢根基、精准导航,助患者于抗癌路上“行稳致远”。

参考文献:

[1] 石汉平, 许红霞, 李苏宜等. 肿瘤患者营养支持指南[J]. 中华外科杂志, 2017, 55(11):801 - 829.
[2] 吴国豪. 临床营养支持理论与实践[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
[3] 于康. 临床营养治疗学[M].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20.


肿瘤免疫细胞治疗资讯
肿瘤科普知识;免疫治疗在疾病领域最新进展资讯。 合作请联系yocklee@yeah.net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