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车后座
文/何曼
前几天,妈妈给我发了个电瓶车的购买截图和一段语音,“幺女儿,帮我买一个这个电瓶车呢?原来的那个把手不好拧了。”“电瓶车”三字如同一把钥匙,悄然打开了我记忆深处的大门,那些坐在妈妈后座上的日子,仿佛就在眼前,逐渐清晰。
妈妈和车后座,在我的记忆里总是不能分开。妈妈总是骑着车,麻利地、节省地、稳稳地载着家庭的温暖与希望。
上小学时,妈妈的车后座是硬硬的,老式自行车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我的两只小脚随着吱呀的节奏,晃啊晃。那是一辆简单而耐用的自行车,深绿色车身,油漆斑驳却显沉稳,虽然简陋,却承载了我和妈妈无数温馨的时光。妈妈常常在下班后匆匆赶来学校接我,放学铃声一响,我就会迫不及待地冲出校门,爬上那个妈妈为我筑起的这个小小世界。那时,夕阳西下,天空被染成了一片橙红色,柔和的光线穿过树梢间的缝隙,投射在小巷的墙壁上,形成斑驳陆离的光影。我坐在妈妈的车后座上,紧紧抱住她的腰,感受着自行车在崎岖的小路上颠簸带来的微微震动。我会不经意间掐掐妈妈肚子上的肉肉,妈妈总是宽容地笑笑,轻轻拍一下我的手,宠溺地喊我一声“小坏蛋”;或者吃到妈妈给我买的雪糕,调皮的我还会偷偷地拿妈妈的衣服擦嘴,然后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舔着雪糕;或者跟邻居叔叔阿姨招呼几声;又或者对路过的人做个鬼脸……
我们就这样慢慢悠悠地驶向我们的家,哼着曲,聊着天,好像没有什么需要烦恼的。
读初中时,妈妈的车后座从硬硬的变成了软软的,车轮子的吱呀声变成了嗡嗡声。在制衣厂裁床赶货的妈妈,一针一线间,用自己沉甸甸的汗水买来了一辆新的电瓶车,却只和我轻飘飘地说了句“电动车好上坡,下雨的时候也方便”。
那每逢雨天,意味着妈妈忙碌一天的尾声,将增添几许匆忙。她必须在工作结束后,急忙赶往学校,在密集的雨伞缝隙中费力搜寻,找到那个小小的我。一旦发现我的身影,她便会大声呼唤,催促我快些上车。等我慢悠悠地坐稳在车后座,她又立刻发动电瓶车,奋力挤入因避雨而变得拥挤不堪的菜市场。平日里,面对琳琅满目的菜品总会犹豫不决的她,此刻就会像换了一个人,目光锐利,动作迅速。选菜、称重、讲价、打包、付款,一系列动作流畅至极,毫不拖沓。之后,又急忙从菜市场的熙攘人群中穿梭而出,赶回家中去收拾那些挂在阳台随风摇摆的衣服。望着妈妈那忙碌而急促的背影,我知道,这样的下雨天,她定是满心的不喜欢。
但对于那时的我来说,却格外喜欢这雨天。每当细雨如丝,轻轻洒落,阴沉的马路就被点缀上了一抹柔和而迷人的暖黄。霓虹灯在雨帘后闪烁,散发出缤纷绚烂的光芒,映照在地面上,形成一道道动人的倒影,宛如精灵在湿润的舞台上翩翩起舞。雨声的嘀嗒与街头的喧嚣交织,街头弥漫着白茫茫的雾气。而我只用安然坐在妈妈自行车的后座,将头深深埋进她那温暖而坚实的后背。巨大的单人雨衣如同一座小小的庇护所,将我和妈妈紧紧包裹在其中。雨衣的玫红色在雨中显得格外鲜艳,仿佛为我们俩划定了一个独特而温馨的小世界。
在这个小小世界里,我嗅着妈妈身上散发出的淡淡洗衣液香气,那是一种熟悉而安心的味道。车轮碾过积水,溅起一串串晶莹的水珠,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仿佛在为我们唱着回家的歌谣。我依靠着路面的起伏变化,依稀辨别着离家的距离,心中充满了期待与温暖。在那个被玫红色雨衣包围的小世界里,只有我和妈妈,只有无尽的爱与温馨。
上大学后,妈妈的车后座变成了动车的座位,妈妈的背影换成了匆匆的行人,电瓶车的嗡嗡声被动车的嗖嗖声取代。生活的节奏快了,环境变了,但那份对家的思念和对妈妈的眷恋却始终如一。直到寒假回家过年的时候,我又一次坐上了妈妈的车后座。妈妈的背影依旧温暖而坚实,车后座的柔软依旧让我感到安心。我知道,无论我走到哪里,妈妈的爱都会像这车后座一样,永远为我保留着最温暖的位置。
在路上,我兴奋地与妈妈分享着大学里那些新奇见闻,手舞足蹈地跟她说起我的专业课、社团活动和比赛。但妈妈只是微笑着摇摇头,说她现在只记得拼音里的“a、o、e”,正方形的面积该怎么算,还有苹果的英文单词是“apple”。妈妈的话语温柔地转向了我,眼中满是对我的期待与鼓励。她轻声细语地说:“幺女儿,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要记得脚踏实地。”妈妈的眼眶微微泛红,仿佛那些过往的岁月与对未来的期许都凝聚在了这一刻。妈妈的声音渐渐地弱了那份激昂,弱了灯火,弱了我周遭的喧嚣,在车流与霓虹的交错间稍作停留,进入潮湿的雨天,飘过街灯的光晕,飘向无可慰藉的愁苦……而在我的梦里,我的憧憬里,那辆电瓶车仿佛也载着时光悠悠驶去,紧跟着妈妈的步伐,守望着她;妈妈立在微风的吹拂中,在落日余晖的映照里,凝视再凝视,妈妈曾经高大的身影突然变小了许多,原来崭新的电瓶车也留下了岁月侵蚀过的痕迹。
坐在车前的妈妈迎着风,顶着雨,认为世界或许就是那个山里农村的模样——她在那里出生、长大、结婚生子、劳作直至终老。她的劳作从未停歇,从黎明到黄昏,从车间到家中,她的身影总是那么忙碌而坚定。我坐在妈妈的车后座上,却看到了她未曾见过的风景。在这个浪漫的时代,人们常常用华丽的言辞和夸张的举动来诠释爱。但妈妈的爱却如同山间的清泉,朴实无华,静默深沉。她的爱,没有过多的言语表达,在岁月里缓缓流淌。她的爱,是无尽的关怀,是日复一日的陪伴,是默默为我撑起的一片天空。
从最初的自行车到后来的电动车,再到如今需要更换的新电瓶车。看着妈妈发来的电瓶车购买截图,帮妈妈买好之后,我拨打了视频通话,屏幕上出现了妈妈熟悉而亲切的脸庞,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但那双眼睛依然那么明亮而坚定……
作者简介:
何曼,重庆奉节人,本科在读,学习之余爱好摄影,写作,并于中宏网、中青网、中国基层网、华龙网、山城日报、商界等诸多媒体平台发表作品。
第九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我们尊重您的每一次来稿,承诺每稿必复。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
为期一年,入选作品会择优按顺序在大赛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大赛作品集。
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九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2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多篇(每篇3000字以内)
微小说多篇(每篇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参赛限投一次作品,请您挑选您的最满意作品参赛。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入围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依等次颁发相应获奖证书,镌刻名字的奖杯和奖牌,获得者将获得高档英德红茶套装。
赞助商:
英红九号!中国三大红茶之一,温性红茶,浓郁芳香的甘蔗甜醇香,口感浓爽甘醇,满口甘蔗甜醇香持久不散,茶客最爱!欢迎广大朋友联系咨询:吴生18819085090(微信同号)诚邀更多赞助单位赞助本大赛,有意者可以邮箱联系。
自费出版事宜:
如有书籍出版意愿(诗歌集,散文集,小说集等作品集)
出版方式为国内书号,国际书号,内部出版,任选其一。
请将您的书稿及联系方式投稿至
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文学翻译征稿启事:
如您有诗集,散文集,小说集等文学作品集或者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等)需要翻译,您可以投稿到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专业文学翻译,价格从优。
轻触品诗,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