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画家曾华的私人美术馆——曾华美术馆(一期)建成,开馆首展“一条河流的记忆”正对外开放,该系列共展出15件油画作品,其中包括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的油画作品《天之途》。
曾华,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是阳江本土第一个油画作品入选全国美展的画家,也是第一个获国家级奖的本土油画家(中国美协第三届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展”优秀奖)。
宋福亮 摄
代表作有《微风.自然.人居》《暖阳下的南山》《中国功夫》《云下的希望》《桐庐秋色》《溪头小树林》等。
优秀人民艺术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画家谢天赐曾在《阳江日报》刊文——《一个废材的传奇》,分享他心中的曾华及其笔下的“山水油画”。
曾华其人——读书、行山、画画
曾华的艺术“养分”
来自他的日常三件事:读书、行山、画画
故土、亲友、阅历、见闻等
都是“成为曾华”这个过程中的一部分
这些构成了他笔下的“山水油画”
而一幅幅的画作
也让观者看到一位画家的精神世界
采访对象提供
曾华最喜欢的还是“行山”
即使现在已过年过六旬
依然坚持每15天进一次山
走遍大大小小的村庄达6000多条
知道每个“隐秘的角落”
数十年来
一些熟悉他的村民对他的称呼
从“那个画画的阳江仔”
变成了“那个画画的阳江肥佬”
无论是“阳江仔”还是“阳江肥佬”,曾华“行山”却始终如不系之舟,没有预设的目的地,常常走到没有路的地方,徒手扒开茂密的灌木茅草,竟也能与别有洞天的景致相遇,是一个能与《桃花源记》里的捕鱼人共鸣的人。
采访对象提供
“行山”的过程,除了看山看水,曾华也喜欢观察生活,在萍水相逢者的寥寥数语中“悟道”。兴起之时,还要留下陌生人的影像——他的目标是画满100个阳江人的肖像。
这其中还有个对曾华影响深远的“典故”。
有一次,在山中迷路的曾华曾向当地村民问路,村民没有直接回答他的话,只留下一句:“路会带着你走。”
曾华其画——情系乡土、心怀家国
曾华的油画受俄罗斯油画影响深远,他崇尚“弗拉基米尔画派”和苏里柯夫、列维坦等画家,却也一心立足本土,做一个纯粹的“乡里人”,画笔之下全是深情款款的家国情怀。
《家园三》
《在水一方》
创作“一条河流的记忆”系列作品时期,他常常在河边租一只小船,顺河而漂,看织篢河两岸的水草、树木、吊脚楼,兴尽而返。
灵感迸发的时候,就带着画布和颜料,在河边即兴画画,常常一坐就是四五个小时不挪窝。“这个系列的作品,大部分都是我在织篢河畔现场画成的,现场作画,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磅礴的气势扑面而来,是我与原野、山川、河流对话的结果。”曾华说。
《对话一》
《对话二》
这也是曾华“山水油画”最独特的风格。与单纯的“风景画”不同,曾华的画作,并不是单纯去记录一段风景,他的画笔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用大自然的景象述说父母、地域、民族的故事。
正如谢天赐的点评——“他笔下的山川、河流、溪水、村落、道路、草木等等,不仅仅是景物的再现,而是被文化赋予灵魂。”
《岁月留影》
画家有深情,而后出好画。
站在曾华的画作前,你仿佛能看到一个与你息息相关的“平行世界”,他打开一个入口,邀你前往。
在那个由他创造的世界里,有你回家的那条路,有儿时的歌谣,能闻到稻花的香味,也能感受雨水的清凉……一切的“寻常”皆美得浓墨重彩、不可方物,美得让你的灵魂也与其共振。
《塘坪“两仔那”的雨中归途》
曾华美术馆——理想隐于市
曾华美术馆位于阳东区东升路3号,由曾华的私人住宅改建而成,闹中取静,一期面积200多平方米,于今年3月开始动工。
宋福亮 摄
经八个多月的打造,目前一期工程已顺利竣工,馆内的设计,大到结构布局,小到细节装饰都由曾华亲自设计、规划。
说起创办美术馆的初衷,曾华说这是自己理想的现实寄托,他希望让更多人通过自己的作品看到自己的家园,用画笔讲述家乡的变迁和父老乡亲的故事,同时也提醒自己不忘勤勉,读书、行山、画画,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目前正在筹划以“藏道无语,家路无言”为主题的画展。
宋福亮 摄
“希望打造一个平台,邀请国内顶尖画家前来办展,让阳江人看到更多一流画作。”曾华说。
目前,曾华美术馆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市民可前往观展,遇到画家其人,还可能被邀请来个“促膝长谈”,聊聊在朝九晚五中许久不曾提起的人生和哲学。
校对|孙星准
审核 | 张健青
终审 | 黄 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