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围术期医学论坛”→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为围术期医学论坛加上星标,以后找我们就更方便啦!
中西医结合之路,做围术期安全守护者
1995年,我考入第四军医大学(现空军军医大学),树立了“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奋斗目标。2002年,在完成本硕连读七年制的学业后,我顺利进入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麻醉科工作,至今仍坚守在岗位上。2005年,我成功获得博士学位。期间,我先后受到国家公派资助,前往日本和美国进行科研与临床深造。学成归国后,我主攻手术患者围术期器官保护特别是脑保护的研究与实践。
作为一名麻醉医生,我关注到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人口老龄化的进展,手术患者的围术期安全与良好转归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人口健康事业的重要问题。作为肩负手术患者生命安全与术后良好转归的支撑学科,麻醉科肩负着重大责任,我们麻醉医生必须要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因此,我十几年来专注于影响手术患者安全及转归的围术期心脑等重要器官损伤、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术后快速康复等临床难题,展开了系统性研究工作。在研究过程中,我发现传统中医技术在器官保护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于是我另辟蹊径,吸收祖国传统医学精华,以针刺相关技术在围术期的应用为切入点,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课题的资助下,证实和实践了中西医结合对于改善手术患者特别是高危患者围术期的安全和恢复具有显著效果。在导师熊利泽教授的带领下,我们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电针预处理脑保护作用,获得了国内和国际同行认可。近年来,我们进一步将电针应用于手术期间器官保护和术后并发症防治。
与此同时,我们提出并实现了基于围术期电针的高危患者管理方案,建立了中西医结合的脑功能保护体系,助力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我们的研究成果获得了教育部科学成果一等奖和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而我个人也先后荣获陕西省青年科技奖、中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会青年精英奖,并获批成为省中医药中青年科技骨干人才,砺剑人才。此外,我们还获批了陕西省中医药重点实验室和中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会首个综合医院中西医麻醉示范基地,为十四五规划中西医结合和中医传承创新做出了突出贡献。
来源:树兰基金
编辑:仇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