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时期,蜀汉的国力于三国之中最为薄弱。然而,刘备在世时曾有过一段鼎盛时期,即成功夺取益州与汉中之时。彼时,刘备坐拥荆州、益州,并掌控着军事要地汉中,堪称其最为辉煌的时刻。
蜀汉拥有众多名将,诸如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还有魏延、李严等;谋士方面则有诸葛亮、法正、马良等人。那时的蜀汉人才济济,兵力多达十多万,就连孙权也对其颇为忌惮。
然而,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失利,荆州亦随之丢失,这犹如让刘备折损一臂。先是关羽身亡,紧接着张飞又遭部下暗杀。在此状况下,刘备仍执意征讨东吴,攻打孙权,只为给关羽报仇。
刘备于夷陵之战中溃败,军队损失殆尽。这使蜀汉元气大伤。原本蜀汉拥有十多万兵力,关羽丢失荆州时折损四五万,刘备夷陵之战又损失四五万,累计损失约十万左右,蜀汉仅余四五万人。
局面混乱不堪,幸有诸葛亮支撑。刘备离世后,诸葛亮为报答刘备三顾茅庐之恩,辅佐后主刘禅治理蜀汉,蜀汉国力逐渐恢复。
随后,诸葛亮展开北伐,接连五次均以失败告终。关羽、张飞、黄忠、马超以及赵云等大将相继离世后,蜀汉名将所剩无几,仅存魏延、李严等寥寥数人。
诸葛亮逝世后,魏延因与杨仪争权失败,被马岱所杀。至此,蜀汉人才更为稀缺,正应了那句“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蜀汉本就国力微弱,至此更是危如累卵。
蜀汉后期主要依靠三位从魏国归降的将领支撑,分别是姜维、王平和夏侯霸。
谁能料到,曾经辉煌的蜀汉,最终竟全仰仗三位魏国降将,着实令人感慨万千。
先谈王平,其原本为魏国将领,在汉中之战时,舍弃强大的魏国,转投蜀汉。
王平虽不识字,但作为将领,却是称职的。
街亭之战时,马谡不听诸葛亮安排,对王平的劝告也置之不理,执意将兵屯于山上。结果被魏国大将张郃击败。王平则率领一千多人,击鼓掩护众人撤退,张郃竟被吓得不敢追击,王平立下大功。
魏延镇守汉中时,汉中安稳。魏延死后,由王平接手。王平沿用魏延的防守策略,汉中依旧坚固,魏军不敢进犯,可见王平颇具才能。
后来,曹爽与夏侯玄率领十多万人马攻打汉中,负责防守的仍是王平。当时,汉中守军不足三万人,但依照王平的方法,成功抵御了曹爽的进攻。
《三国志 王平传》记载:涪地的各路兵马以及大将军费祎从成都相继赶来,魏国军队遂撤退,正如王平所谋划。
王平实乃难得的将才。可惜的是,王平于 248 年因病去世。
再看夏侯霸,他乃魏国名将夏侯渊之子。高平陵之变时曹爽被杀,司马氏专权并大肆杀戮。夏侯霸时任讨蜀护军,察觉危险后逃往蜀汉。
夏侯霸临行前,劝担任征西将军的侄子夏侯玄一同前往蜀汉,可夏侯玄未听其言。后来,夏侯玄返回洛阳,被司马师杀害。
夏侯霸历经艰辛,在蜀道迷路,险些饿死。幸得蜀汉方面得知消息后派人接应,才保住性命。
《三国志 夏侯渊传》记载:夏侯霸在正始年间担任讨蜀护军右将军,并被进封为博昌亭侯,向来受曹爽器重。他听闻曹爽被杀,心生疑虑,于是逃至蜀国。
夏侯霸抵达成都后,刘禅待他甚好,封其为车骑将军,此职位高于当时担任卫将军的姜维。
后来,夏侯霸随姜维一同北伐,贡献颇多。
在演义中,称夏侯霸战死,但正史未作此记载,其出生与去世时间均不详,大概在蜀汉病故。
最后说说姜维。姜维起初为魏国将领,诸葛亮首次北伐时,姜维被天水太守拒于城外,无奈之下投降诸葛亮。
诸葛亮极为赏识姜维的才能,屡屡重用,将其作为接班人培养,姜维也未辜负诸葛亮的厚望,后期成为蜀汉的中流砥柱。
诸葛亮北伐五次,均未成功。后来姜维接过重任,欲完成诸葛亮未竟之事,九次征讨中原。虽最终未能成功,但姜维对蜀汉忠心耿耿,已竭尽全力。
263 年,魏国派出三路大军攻蜀。姜维率主力部队在剑阁,阻挡住钟会率领的十多万主力大军。但未曾料到,邓艾偷渡阴平,直抵成都附近。刘禅惊恐万分,未战而降,蜀汉就此灭亡。
消息传至军中,姜维与将士们怒不可遏,拔刀砍石,以泄心头之愤。然而,犹如大厦将倾,独木难支,无计可施。
《三国志 姜维传》记载:不久接到后主的命令,姜维便放下武器,脱去铠甲,到涪军前会见钟会,将士们皆愤怒不已,拔刀砍石。
其后,姜维挑唆钟会起兵反叛,欲借钟会之手除掉邓艾等人,再将钟会击杀,以图蜀汉复国。
但之后钟会犹豫不决,消息泄露,姜维与钟会皆被魏军所杀,姜维为蜀汉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姜维,实乃蜀汉最后的忠臣,令人赞叹不已,可歌可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