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謝關照
每日精选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原标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Study of Marxism Theory
精彩
分
享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的上海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马克思主义研究重点专栏建设”支持计划栏目建设要求,12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版)》联合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云端”召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学术研讨会,共同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前沿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专职副主任顾锋,《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版)》主编彭青龙,中央党校原校委委员、国家一级教授韩庆祥,中山大学文化强国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林进平,南京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胡大平,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蔡文成,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吴宏政,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燕连福,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李冉,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邢云文,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安维复,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韩振江,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卜详记参加本次研讨会。本次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邢云文与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韩振江共同主持。
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专职副主任顾锋在致辞中表示,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版)》创刊45周年之际,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专栏成功入选了上海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马克思主义研究重点专栏建设”支持计划,交大马克思主义学院也在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希望各位专家能建言献策,帮助交大马学科做大做强,助力交大文科学报影响力提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版)》主编彭青龙介绍了学报的定位和特色栏目,回顾了近年来的办刊成绩,指出这些年学报佳绩连连,在转载、引用数据上有了大幅提升,获评了“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最受欢迎期刊”等荣誉称号。刊发的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研究论文中,部分优秀论文获评省部级荣誉,离不开马院的大力支持。
中央党校原校委委员,国家一级教授韩庆祥从大历史观视角出发,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文化主体性的深层逻辑与伟大意义。通过梳理历史,韩庆祥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命题背后的历史原因以及对于人类文明的意义,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在文化层面最伟大的意义就是巩固了中国文化的文化主体性。
中山大学文化强国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林进平对于“两个结合”进行了学理化、问题化的剖析,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要进行“平等对话”,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同样需要凸显,要注意结合中的趋同性和差异性,要依据时代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理解。
南京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胡大平围绕思政课的教学质量提升与中国式现代化的超越性进行了学理性的分析。胡大平认为,真正好的思政课是教师能够将价值理念转化为理论叙事论证,因此,思政老师要加大学术研究的力度,文化主体性建设应该落实到思政课老师学术研究之中,同时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式现代化内部特殊性问题的研究,还要鼓励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世界历史普遍问题的研究。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蔡文成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民主化”分享了真知灼见,蔡文成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以民主为基础的国家治理体系的建设。民主、治理和制度的现代化结合起来就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形成了一整套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体现了治理现代化的制度性。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吴宏政梳理了10个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前沿问题,分别是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质生产力、数字资本主义批判、资本论的当代价值问题、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两个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唯物史观原理、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中西马汇通、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燕连福认为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需要关注三点:一是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更深的理论根基;二是深入回答中国重大的实际问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更好的实践根基;三是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更强的文化根基。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李冉针对新时代系统集成性、转折性、主动性三个特点,提出这个时代是一个理论建构的时代,我们要进行大规模大范围的理论建构。在实现强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关键时期,面对美西方的围堵打压、超越以往经验体系和知识体系的高难度转型发展困境,我们要有忧患意识,凭借创造历史的强烈精神意志去渡过难关。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邢云文强调应该以一种更宽广的历史视野去看待今天的理论研究。讨论“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时候,要有一个大历史观的视野,要从特殊性上升到一种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历史性,同时切忌在反对西方中心主义时强化中国中心主义。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安维复比较了二十一世纪国际马克思主义研究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在学科、研究范式、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态度、代表人物及其经典著述、学术共同体上的区别,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李约瑟难题”。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韩振江基于现实层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层面、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思想层面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实际、中国传统文化三者结合的理论价值。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卜详记分析了中国话语对外叙事的传播制约因素与策略,指出中国话语的对外传播应该弱化政策色彩,以对话交流的姿态进行共情叙事,以小见大,实现民族话语与世界话语的沟通,通过自叙和他叙的互动互补,提高中国话语在国际上的认同度。
最后,邢云文对与会嘉宾表示了感谢,认为本次研讨会学理性强,视野开阔,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原创性理论概念建构过程中,逐渐把现实问题转化成理论和原理,变成普遍性的话语,希望未来能够通过研讨,形成有理论思潮的马克思主义学术共同体,在国际学术界拥有一定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