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乡村治理成效的根本保障,是建设文明乡风、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连日来,苏报联合调研组深入吴中区,围绕该区法治赋能乡村振兴开展专题调研。
近年来,吴中区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将法治乡村建设融入乡村振兴发展规划,让法治贯穿乡村治理全过程、各领域,用法治助力村美、业强、民富、居安,以良法善治赋能“天堂苏州·最美吴中”的发展愿景。
在吴中区越溪街道旺山村法治文化园的公开栏上,村级经济收支明细表、重大项目实施工程、最低生活保障名单及补贴、合同结算明细表等涉及村级集体经济、公共建设项目、集体财务收支、村集体资产处置等群众关心的重要事项一目了然。
吴中区越溪街道旺山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晓刚介绍,旺山村对于重要事项和重大问题都要经党组织研究讨论,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实行“四议两公开”(即村党组织提议、村“两委”会议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已成为常态。
自2018年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以来,旺山村把贯彻落实“四议两公开”作为法治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升级小微权力清单,使村民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努力构建乡村良法善治的新格局。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每天有千余名游客到旺山村“打卡”,每逢周末和节假日,这里更是人潮涌动。游客多了,乱停车等影响交通的现象屡见不鲜,给旺山村带来了治理压力。为规范停车,旅游公司准备为旺山村的钱家坞自然村安装道闸和划停车位,并进行收费管理。这时,开农家乐和民宿的村民因担心停车收费对自家的经营带来影响,持有反对意见。
“是否安装道闸和划停车位不能旅游公司和村委会说了算,应该由村民来集体决定。”为此,旺山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由村民代表投票决定。
最终,大部分村民代表赞成旅游公司安装道闸和划停车位,并进行停车收费,对村里乱停车现象进行管理的决定,而对于开农家乐和民宿村民的诉求,旅游公司通过每月发放停车票予以解决,民主决策让村民们都心服口服。
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助力旺山村持续和谐稳定,有力有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近年来,旺山村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等50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自建村以来无重大刑事案件发生,开创了“社会稳定发展,百姓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像旺山村一样,在吴中区广大乡村,村“两委”干部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已成为习惯和自觉。
这背后是吴中区常年紧抓“两委”干部学法、村务公开、监督保障等关键环节,切实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的不懈努力。
为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吴中区加强对村“两委”干部法治素养培训,建立村法律顾问制度,培育1799名“法律明白人”,切实增强村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基层事务的能力。
为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吴中区引导村民主动参与依法修订完善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并邀请村法律顾问共同参与,严格落实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流程和公开制度。围绕乡村治理难点、痛点、堵点,积极搭建援法议事平台,打造了“澜桥议事”“古樟议事”等一批优质援法议事项目,促进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持续开展“社情民意联系日”活动,上下联动解决群众身边事,成为反映民声、表达民意、交流思想、沟通信息的重要渠道。
为确保村级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吴中区建立“小微权力清单”“监督责任清单”“流程事项图”的“两单一图”监督机制,将党务、村务、财务分项目分类别列入监督内容,推动乡村治理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深秋,吴中区临湖镇石塘村到处是金灿灿的稻谷,与粉墙黛瓦的村居构成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在该村的“法治文化路”两侧设置了贴近群众生产生活的各种法律条文的宣传牌,村民和游客漫步其中,一边欣赏田园风光,一边驻足学习法律知识。与“法治文化路”紧紧相连的法治文化小公园“培育法治文化 提升村民素养”的金色大字折射出吴中区法治乡村建设的勃勃生机与活力,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文化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村民出门见法、抬头看法、休闲学法,引导着村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一路一园一廊一墙形成了亮丽的法治文化景观带,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
潘英自2019年下半年担任吴中区临湖镇石塘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以来,明显感受到了村民法治素养的提升,她说:“通过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和润物细无声的普法宣传,村民‘遇事讲法、遇事找法’的意识不断增强,不知不觉间村里矛盾少了,邻居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和谐了。”
为了让法治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吴中区将法治建设与文旅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实施乡村法治文化覆盖工程,在基层打造了法治公园、长廊、书屋等一批阵地,并开展文艺演出、法治灯谜、徒步行等活动,让广大群众在休闲娱乐的同时近距离感受法治文化的熏陶。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五四”青年节之际,一场别开生面的“青年有为 梦想起航”成人礼在吴中区临湖镇牛桥村宝树书院举行。通过冠礼、共读家书、三拜之礼、《宪法》宣誓等仪式,大家为村里年满16周岁的孩子们送上祝福,勉励他们向着理想奋进,带着责任起航,做朝气蓬勃的有为青年。
拥有“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头衔的牛桥村不仅有“高颜值”,更有“深内涵”。作为孔子嫡系后裔集聚地,牛桥村深度挖掘本地特色文化资源,依托“宝树书院”“诗礼堂”“万丽基金”等平台载体,开办公益国学讲堂,举办成人礼、道德评判等活动,用传统文化滋养牛桥人,在全村形成了崇德向法的社会风尚。
法治的根基在人民,让法治在乡村落地生根,把纸上的法律变成行动中的法律,增强乡村普法工作实效,要在群众心中埋下法治的“种子”。
“八五”普法以来,吴中区多管齐下,采取一系列创新举措,不断提升村民法治素养,切实满足村民“急难愁盼”的法律需求,让村民看见法治元素、听见法治声音、获得法治服务、受到法治保障。
该区大力推动普法进乡村活动,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发放宣传资料、宣讲法治案例、提供法律咨询,把“法”送到群众身边。整合村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普法讲师团等力量,开展“法护人生、法润村民”“法治惠民进乡村”“网络普法进乡村”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并利用乡村广播、宣传栏、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等渠道,定期发布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信息,如土地流转、婚姻家庭、劳动权益等,确保普法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吸引群众主动了解和学习法律知识,不断增强村民的法治观念。吴中区还开展“吴中好人”、“五好家庭”、家规家训征集等评选活动,提升乡风文明,推动乡村善治。积极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全区目前共建成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2家,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89家。
与此同时,吴中区在全区范围内积极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法治非遗作品展”“法治越野赛”“法治微观察随手拍”等多项寓教于乐的活动。发布“木渎法韵漫步之旅”“甪直法治文化半日游”“普法惠企法治文化体验路线”“漫游吴中乡村法治风景线”四条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实践路线,让村民在游览中感受法治文化的魅力。
自2020年起,江苏坤象律师事务所的杜松松律师便作为甪直镇淞南村的常驻法律顾问,频繁深入乡村,为村级事务持续提供法律指导与合同审查服务,并为村民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帮助村里化解矛盾。在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建设过程中,淞南村发现有一农户向村里承租的170余亩农用地已经到期,承租人在租赁期间未按照合同约定就将这些土地分别转租给其他近20户农户,而这些农户在地里种植的农作物不一,立即清退会对涉及农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杜松松在进村坐班时得知此事后,一边协助村委会起草限期腾退通知,一边马不停蹄走访承租人,实地调查租户的农作物种植情况,经过多次深入沟通交流,上门悉心普法释法,最终双方意见达成一致,顺利腾退改造了170余亩农用地。
目前,吴中区共有199名律师、法律工作者参与210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一村一顾问”发挥专业优势,为农村集体资产处置、工程招投标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等重点事务把脉献策,帮助防范法律风险和及时解决涉法难题。此外,吴中区还落实“加强法制审核提升基层行政行为合法性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探索将村级重大决策、重要合同签订纳入镇级法制审核当中,更好为村级治理和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茶企与某旅游产品开发公司因茶叶款项支付及茶叶等级品质产生争议并起诉到法院,后法院将该案分流到诉前调解。在组织开展调解时,东山调委会特邀碧螺春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制茶大师顾晓军提供专业咨询。最终,这起纠纷得到圆满化解,受到双方当事人的好评。
为把茶果类纠纷化解于萌芽状态,尽可能减少农民商户的诉累,全方位保障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吴中区专门成立茶果特色产业纠纷调处工作站,构建“法庭+法律服务点+司法行政联络员”的一体化便民服务网络,完善“诉调对接”“援调对接”等多元解纷机制,通过远程视频调解、在线司法确认等方式,切实提高纠纷化解的效率,有效推进涉茶果纠纷及时妥善解决。此外,还邀请群众代表、村法律顾问在援法议事阵地进行协商,广泛听取民意、阐述法理,通过“喝讲茶”为解决土地流转、合作社用工、农机租赁、有机肥推广、农产品销售等涉法问题提供法律指引,助力和谐乡村、法治乡村建设。两年来,吴中区各地排查化解涉茶果类矛盾纠纷近百起。
洞庭山碧螺春茶叶、枇杷、杨梅等茶果产业是吴中区独具优势的特色产业,推进涉茶果纠纷快速高效化解,是吴中区司法局“全链条”开展乡村法治服务、赋能乡村振兴、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吴中区司法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统筹服务资源,积极主动作为,联合相关职能部门,积极为茶果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法律服务保障。今年,苏州市专门出台《苏州市洞庭山碧螺春茶保护条例》,并于9月1日起施行。吴中区积极配合,在条例的立法过程中,司法部门主动靠前,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座谈,与市、区两级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当地茶农、茶企代表共商“茶”事,共提出意见建议24条,其中“加大对假冒伪劣碧螺春茶的打击力度”等建议被吸收采纳。吴中区还紧盯茶叶采摘销售关键节点,公安、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联合开展洞庭山碧螺春茶专项检查行动,就茶种植、采摘、加工、交易、服务场景内容进行全方位监管。吴中区司法局还向有关板块及部门发送《枇杷产销领域执法服务保障事前提示函》,条目式明确职责,推动行政执法机关规范执法,为“金叶子”“金果子”营造安心放心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同时,深化涉农产业“法治体检”机制,全过程介入、全链条提供法律咨询、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此外,针对优质“土货”加速“触网”、搭乘电商快车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实际,吴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还编制《市场监管领域电商直播营销活动合规指引(农产品类)》,源头规范交易秩序,成立吴中区优质农产品直播基地调解工作室,助力新经济、新业态健康发展。
夯实基层治理基础、提升村民法治素养、健全法律服务体系,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有力有序开展、持续走深走实,是吴中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实践。法治护航,久久为功,近年来,吴中区因地制宜总结、挖掘、培育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符合乡村实际、回应群众需求、融入乡村振兴的特色法治乡村建设示范,以法治之力滋养乡村振兴的沃土,让法治之花在和谐、美丽、富裕的新农村道路上绚丽绽放。
来源: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