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二年级语文组教师读书分享
READING
一、教师简介
大家好,我是来自二年级语文组的朱婷老师,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书是《爱心与教育》。
READING
二、作者简介
READING
三、内容介绍
READING
四、教师阅读感悟
以爱育爱,共存共成
读《爱心与教育》,我感动于李老师对孩子的爱心,他正是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教育者。
保有童心,真诚地热爱学生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十分可爱,总有些让人忍俊不禁的时刻,或者是一些使人哭笑不得的妙语,如果这些发生在课堂上,常常让老师们无可奈何。
然而,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呀,虽然,只有少数的人记得。小男孩眨着眼睛,笑眼弯弯地看着自己书本上老师给的奖励贴纸,那要泼洒出来的骄傲与开心多美好;小女孩眼睛红红,擦着眼泪还要将田字格里的生字再写好一点的固执和倔强多真挚!成人世界看来鸡毛蒜皮的小事,擦身而过不小心被人碰了一下,不道歉就不道歉吧,可在孩子眼里却会委屈难过:怎么可以不说对不起呢?
读李老师笔下的故事,他常与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一起疯、一起闹,俨然就是个“大孩子”,似乎总有用不完的教育热情。静下来,他和孩子谈心聊天,做一个认真地倾听者。他用自己切身的行动实践着教育人丰盈的童心是多么重要:把自己变成孩子,尽力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观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用孩子的感情去热爱。而在这个过程中,爱心是不可或缺的。我认为这就是李老师打动学生心灵的真正法宝:不装模作样地“平易近人”,也不居高临下的“恩赐情感”,“真诚地热爱每一位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永远不对任何学生绝望。”
立准目标,智慧地爱学生
很多老师虽然发自内心地爱孩子,对待工作很敬业,给予了学生无微不至的陪伴和不计回报的付出,可依然不一定能帮助每个孩子成为现实意义上的优生。“缺乏爱的教育是伪教育,但用爱取代一切,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因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人格和品质。事实上,每个学生的天赋、能力、潜力都是无可限量且各不相同的,作为教师要学会调整心态,“让花成花,让树成树”,更多地尊重学生的未来发展,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智慧地去爱每一个学生。
“真正富有教育之爱的教师必须拥有深厚的文化功底、丰富的学科素养和高超的育人艺术——这些最后都体现于如何带好班、如何上好课、如何与学生谈心、如何进行家访、如何处理每一次突发事件等方面的智慧。”这些话十分切合实际,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虽有十余年的教学经历,面临的教育环境已与《爱心与教育》书中所记不可同日而语,压力之下,更明白了要有自己不懈的追求和信念,需从学科专业素养、师德师风、教育智慧、心理素质等各方面不断提高能力。因为如今的教育目标,远不止题山卷海里拼搏的一串串分数,而是一个个自信勇敢,既能在社会竞争中勇敢向前,也能在平淡生活里愉悦享受的人才。
享受教育,幸福地爱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曾讲:“教学大纲、教科书规定了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是没有规定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一样东西,就是:幸福。”
李老师希望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幸福的人,在与学生的相处中,他深觉学生让他收获了教育的温暖、生活的快乐和生命的价值! 当教师走进童心的世界,让童心唤醒爱心,让爱心滋养童心,孩子与老师的才能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依恋,互相成长!
教育路上,付出爱也收获爱。在每一个与学生、家长、同事一起前行的有爱日子里,学生们日渐养成的学习和生活好习惯,让人惊喜的爱表达,善表达;家长们全为一个目标的同心共育;同事们彼此关心,互相帮助的点点滴滴······我的存在,就是幸福。这些幸福,当我享受教育,就能更加真切地感知。
人间四月天,正是读书时。一本好书,常读常新。对教师而言,每年九月,富于挑战的新学期从不会失约,怀揣初心,饱含智慧,培育爱心,愿每一位教师,有爱也被爱,种福亦得福!
END
文字:朱 婷
编辑:蒋雪晴
一审:刘配领
二审:廖 玲
三审:史丹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