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齐齐妈很沮丧的跟我说,齐齐在学校被人打了。对方是个同班的小女孩,踢到了齐齐的裆部。齐齐妈跟我讲述了他们一家处理这件事的过程。从应对不讲理的父母到如何给孩子撑腰,再到教孩子如何防范,我觉得他们的做法值得大家参考。毕竟对于我们所有父母来说,最怕就是娃在学校被欺负,甚至孩子被欺负了,做家长的都毫不知情。处理的好,孩子便可以免遭伤害,处理不好,那就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也希望大家可以各抒己见,让我们在养娃的路上一起成长。前面几次,她打过齐齐的脸,弄坏过齐齐的魔方,还折断了齐齐好几支铅笔……但因为班主任老师都介入过,并对这个女孩进行了批评,所以我们没再过多干涉。我只是开玩笑地对齐齐说:那下次我去接你,把她揍一顿。我这么说其实就是想试探一下这件事在齐齐心里的伤害程度。我看他笑呵呵地说着“那也不用这样”,也就放下心来。直到这次,他回来说,对方踢了他的裆部,踢得时候很痛。我们才觉得可能有必要插手了。整个处理过程,充满了无奈、无语,还有气愤(可惜都是语音交涉,留的证据不多)。林子大了什么鸟都会有,人这一生会遇到什么人,真的无法预知,但等你遇到了也只能想办法解决。庆幸的是,鸟虽然不是什么好鸟,但我们也算枪瞄的准,打不到也可以轰一轰。齐齐爸电话打给我的时候,特别生气,觉得这个女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欺负自己儿子,必须严肃地跟她的父母交涉。我当然也是生气的,自己孩子被打了,哪个父母能无所谓?但如果一听到孩子被欺负,我们就任由自己愤怒,就会忽略孩子的感受和需求。支持和信任比失控更重要。这是一次偶发性的冲突,还是经常性的无故被打,这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只是一次冲突,那么矛盾化解了即可;如果这个孩子经常打无故打人,而且对象就是齐齐,那说它是霸凌也不为过。经过询问,“受害者”不是只有齐齐,被打的还有其他的孩子,他们有的是被扇巴掌,有的是被踢到腿,有的是被推搡。为了证实齐齐的说法,我询问了班主任。透过老师的语气,我听到了很多的无奈。很多人会说,老师是校园霸凌的间接助推者,正是因为老师的包庇纵容才让他们越来越嚣张。作为一名老师,她每次都会很严厉地批评,也会告诉小女孩的家长,但是效果微乎其微,她又有什么办法呢?在跟老师沟通过之后,我们决定再去其他几个被打的孩子那里了解一下情况,找到“同盟者”,对方父母会更加重视。结果就是,那几个孩子也确实都不同程度地挨过打,有的孩子还被她用铅笔戳,甚至频繁被辱骂。事情了解到这里,我发现我们几个孩子的家长都犯了一个同样的错误:此前在我们知道自己孩子被打后,都简单地以为这只是孩子之间的玩闹,殊不知对方已经是一个惯犯,快“打遍天下无敌手”了。我们碍于大人的情面,没有及时干预,其实也无形之中纵容了女孩子打同学的行为。在基本可以断定齐齐没什么过错的情况下,我们向齐齐提出了两个处理意见:第一个是再跟班主任说一下,让班主任来处理;第二个是我们去跟她的家长谈一下。因为大人并不能完全站在孩子的立场,去评估他所面对的环境。把他作为独立当事人询问意见,也是教他如何处理矛盾的方式。齐齐选择了第二个方案,他觉得班主任已经批评过她很多次了,没什么作用。而恰好班主任也希望我们从家长的角度给对方父母一点压力。我找到了小女孩的妈妈,对方倒是很客气,说自己也在出差,回去后一定会好好问问自己的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以为这件事情的结果就是:对方父母深入了解之后真相大白,然后道歉并承诺会好好管教孩子。然而一通电话,却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为什么老师难做以及什么叫有其父必有其子。电话是女孩的爸爸打给齐齐爸的,他不满于齐齐爸在两个妈妈沟通之后还要让他去了解情况,电话里全是傻B、我cao以及TMD等脏话。而这个电话接通的时候,齐齐正在爸爸边上,听的一清二楚。之后的事情当然也不是我预想的那样,对方“调查”之后承认了前后几次打了齐齐。但也一直在强调齐齐都还手了(齐齐表示,他并未还手,老师教育过他们,不能打女孩子),而踢到裆部则是因为踢腿踢偏了……即便我们在有几个人证的前提下,对方依旧只是以“玩闹”、“轻轻地”为借口,弱化其他孩子们被打这一事实。老师的无力感大概就源自这种态度吧,是不是很像我们很讨厌的一种人:明明做错了,理由却是一大推。在与对方父母的交涉中,显然我跟齐齐爸都“败下阵来”,毕竟孩子是他们的孩子,我们永远无法叫醒一对沉睡的父母。但有理不在声高,无事何需语远。孩子想要看到的也不是咄咄逼人、盛气凌人的父母。面对不明事理的家长,我们也不想再证明什么、掰扯什么,越想还原事实,越容易掉入“自证陷阱”。因为在我们想要好好协商的时候,对方却只想着释放攻击、逃避责任。而且在我看来,“被打”是事实,无论他们怎么找理由,都不应该是“被打”的孩子受过。退一万步讲,苍蝇叮蛋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它就是苍蝇吗?我们也一直在跟齐齐强调的一点是:不管对方讲不讲理,都不用害怕,爸爸妈妈一定会采取各种可能方式保护好你。孩子被打,尤其是一个男孩子被女孩子打,可能会产生自卑情绪。但我们要告诉孩子受害者并没有罪,他没有做错任何事情。最后,在老师的协调下,两位爸爸在学校碰了个面,那位满嘴脏话的爸爸向齐齐爸爸道了歉。去学校时,齐齐爸带上了齐齐,毕竟他被骂的时候齐齐就在边上。他要让齐齐知道,这个世界是有规则的,邪不胜正,犯错的人总是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我想这不仅是齐齐爸在维护自己做父亲的尊严,更是在给孩子上一堂生动地社会实践课。事情处理了不代表就结束了,何况我们遇到的是极力狡辩的父母,他们终究也没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在后来的几天里,我们也都在持续关注和询问齐齐的情况,这个女孩子又几次想要打他,都被他躲了过去。但也有几个同学不幸被打到,而且练习本上被她写脏话,还在继续。我反倒开始可怜起这个孩子,父母拒绝教育,以后长大后步入社会,会遭受怎样的毒打?我们自始至终都没有教齐齐“打回去”,甚至还表扬了他躲开的做法。孩子在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他更需要的就是一个包容者和支持者,而不是一个指挥者和教育者。但如果他选择了“打回去”,那也是他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用魔法打败魔法,并没有错。表面上看我们遇到的情况并不多见:父母不在意,孩子屡教不改。但霸凌却无处不在,背后一定也有大人的“助推”。在孩子被欺负后,我们不能以一时气愤作结,而是以此为戒教会孩子如何防范。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如果孩子性格内向或者慢热,家长可以多组织一些活动,邀请同学参加,这样遇到问题时就能有人出面帮助他。没有朋友、性格内向孤僻的孩子,很容易成为被欺负的对象。多交朋友,既能提高孩子社交能力,也能从同伴中获得力量,朋友多了路好走嘛。当然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可能还不知道如何帮助被欺负的朋友,那就让自己的孩子学会寻求帮助。明确帮助对象和求助的要求,也可以避免“旁观者效应”,让孩子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拒绝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更是一种自我尊重的表现。只有孩子学会尊重自己、保护自己,才能被尊重、被保护。在面对不合理的要求时,一定要告诉孩子勇敢地说“不”,也完全可以告诉老师或家长。而是小时候学会拒绝,懂得正视自己的需求,维护自己的权益,长大了才不会活得太辛苦。事后我们回忆起这件事情,齐齐爸和齐齐都输在了不会“吵架”上。我甚至还嘲笑齐齐爸,让人骂了二三十秒,竟然没还嘴(不过他当时是为了录音留证据,奈何WX语音不支持录音)?在发生冲突时,要想在“吵架”时占据上风,就要学会变换主体,强调“你”,而不是“我”。比如对方说“你也还手打了我了”,我们不应该说“我没有打你”,而是说“你怎么证明我还手了”或者“为什么你能打我,我不能还手”。把问题抛给对方,自己才能掌握主动权。这种具有攻击性的吵架方式,其实也是孩子勇敢决绝被欺负的体现。这个能力包括学习成绩、兴趣特长以及身体素质等各方面,也包括我们前面说的人际关系。
因为它们都可以成为孩子免受欺负的“保护伞”。
回想我们读书的时候,那些被老师偏爱的成绩优异的孩子,是不是被霸凌的概率就会小很多?
当然被老师和同学喜欢的不是只有成绩好的孩子,性格开朗、团结班级、积极参与活动的孩子,同样也能得到大家的保护。
而且有一项比较突出的能力,会成为孩子在被欺负时勇于反击的底气。
那些每一个闪闪发光的时刻,都会给孩子足够的信心,让他遇到事情时不会唯唯诺诺。
另外,身体素质当然也是一种能力!打不过的时候还可以跑嘛😂。
我们无法预料孩子在学校会遇到什么样的同学,以后步入学校会遇到什么样的人,不讲理的人比比皆是。
单一的规则永远无法面对复杂的世界,在孩子被欺负时,我们没办法给出一个标准的、万全的解决方法。
但我相信,父母的信任、守护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都将深深影响着孩子。
今日互动话题
如果孩子在外面被欺负,大家是什么处理方案呢?
可以评论区分享一下,我们互相取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