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448
草堂归来忆杜甫
把玉明
从川西到成都时,就心心念念的想去杜甫草堂,去看看,去瞻仰,这位中国历史上,诗坛风云中,有着诗圣地位的诗人、学者和儒者。
杜甫草堂是从正门一路听着讲解,看着景观步入的。
草堂,院落式建筑,院内花草碧池,怡然幽深;松柏竹林、葱茏掩映;水榭溪流,萦回环绕。自然景观与地域风貌精致独特。院落正门、大廨、诗史堂及工部祠在一条中轴线上,民居风格与祠宇建筑有机结合。尽显古朴典雅,沧桑厚重。尤为浣花溪畔的三舍茅屋,是草堂的旧址,杜甫的故居,更是草堂“地标”式建筑的压轴之作。
走进草堂,既能感受到自然环境的清幽淡雅,又不失纪念性故居的肃穆庄重。一种兼具中国古典园林式的建筑风格呈现在眼前。草堂历经各朝各代的修葺和扩建,布局和规模不断扩大改善,但始终保持了其古朴典雅的风貌。随时代的变迁,草堂已经演变成了一种集纪念、研究和旅游一体的不可多得的文化景点了。
当年杜甫流寓成都时,大概只是三五间不起眼的茅草屋吧!不然,怎么会对茅屋被秋风所破的印象那么深刻呢?
归来时,认知上似乎有了两个杜甫:原知的杜甫和更新的杜甫,有点辨不明理不清了,那一个该是更接近真实而又纯粹的杜甫呢?
于是,两个杜甫在我脑海里忽闪、较劲。
原知的杜甫,是老师讲的,诗中读的。如果用诗概括就是:腰曲背驼鬓发白,新疼老疾身已衰。半生漂泊诗卷浓,不与蝇营相往来。这样的概括虽然不够精准,但的确是概念和意识里的杜甫。
在大多数人的概念里,杜甫生活窘迫,可以说是与“穷”息息相关。穷,成了杜甫生前的一个标签。由穷,能延伸出与之相关的瘦和老来。一直以来,杜甫穷和瘦的形象,给我的感觉是一辈子的。以致于到了老年,他那首《登高》的诗作,被我认为是他人生暮年极端困窘状态下壮志难酬后的自我反思和总结。
如果从人格精神及其价值认识层面来说,原知的杜甫就是儒家思想里温良恭俭让的化身。也就是说:杜甫善良、忠义、睿智、脾气好,心更好。他心里装着的不仅仅是妻儿、邻里和路人,还有那看上去与之相去甚远,却又挂怀于心的举国天下事。正所谓“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
其实,杜甫在其人生不同阶段的景况和形象是不一样的。
“杜甫草堂不好玩”这是成都“的哥”告诫我的。是委婉地告诉我,成都“好玩”的地方多。比如春熙路、锦里,即便是茶楼听戏,也都比草堂哪儿“好玩。”大概草堂是文人墨客们该去的地方,又大概文人的外在表象与“清瘦、尔雅、彬彬”等词语相关,与之引发出来的文人形象,可能与我相去甚远的原故吧!所以才有忠恳的告诫。
成都乃大都市,古老景点和现代商圈自不在少。当然,地域文化,区域传承各有精彩,各有差异。单就文艺戏曲来说:成都有川戏,西安唱秦腔,而我们甘青一带流行青海花儿小调。同是地方文艺,情趣和韵味各有不同,那一个都精彩,那一个都吵人。只有那些共同历史民族内部碰撞整合中呈现出来的文化,才是广义上的文化,才是沉淀出来的赓续传承,永恒的传统。杜甫及诗作便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传承传统。诚然,我也不只是仅看几间草屋,几处塑像。而是杜甫在这里几进几出,辗转漂泊,又一朝别离;杜甫也在这里以诗会友,妻儿共欢,邻里情深,度过了一段“僻乡邻家少,茅檐喜共居”少有的田园生活。千里路上来成都,一睹历史人物真实面容是其一,更想近距离感受一番草堂诗意,蜀地文化的氛围。
杜甫的诗,从小学到高中教材中不但少不了,还为什么那么多呢?杜甫倾其半生的清苦,成就了绝美的诗篇。生活虽清苦,生命也短暂,却能成名成就,原因何在呢?此来目的:便是找寻一种诗人的情怀,探究一个学者的精神,学习一位儒者的智慧。
杜甫的诗,谁都会来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写景,写的对仗工整,景情交融,并不比别人逊色。“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写安闲逸适,写身边人,邻里事,语言生动,情趣浓浓。杜甫也写浪漫豪放。他少年漫游,登临泰山时所写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描写泰山雄伟景象的诗作,其雄心和气概,壮志与豪情,至今难以有人超越。尽管去岁进士不第,却未心灰意冷,依然齐鲁望岳,豪迈之气直冲泰山。是啊!苍茫人生,得失悲喜,皆在一念之间,格局大了,事就小了。
杜甫一生中写了三仟多首诗,现存一仟四佰多首。谁都知道杜甫的诗作大都沉郁雄浑,顿挫感伤。不信我背你看:“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写普通人生活的艰辛,字句写实,情感细腻,让人动容。“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写戍边战乱,抒怀家忧国之情,实物实景,一句一转,思乡之情凄楚哀感。还有《石壕吏》《三吏》《三别》……这些诗作是对安史之乱的真实写照,既反映了民间疾苦,又写自己漂泊的孤独,伤感又无助,报效又无门。自京城天灾,百姓流离失所而写的《丽人行》《兵车行》后,杜甫再无闲心欢快之作了。
这些诗,大都是作者在“穷、苦、累”氛围里的跌宕起浮,与世挣扎;是“行、思、盼”征程里的独自徘徊,对月呻吟。诗甫一路走来,风餐露宿,颠沛流离,但秉承执念,静守本心。诗作大多反映的是民情世相、跌宕动乱,朝政腐败的社会现象。少有欢愉兴奋,清雅闲适之作。就像:“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诗作,是忧国忧民之作,更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一种使命感。
杜甫生活在一个唐王朝几经动乱衰败的年代,即便是像杜甫这样有一官半职的人来说,也难逃悲惨厄运。杜甫杜工部少说也算是个有级别的公务员,可回家探亲时:“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正遇妻子抱着活活饿死的小儿痛哭。当听到解说员深情并茂的讲述时,我也哽咽了一下,周围倾听的人们也都表情凝重,神思严肃。自此之后,杜甫把千古悲鸣、家国情怀融进了诗歌中;把世态炎凉,愤世疾俗付诸于笔端。使诗歌进入到了一个全新里程碑的阶段。于是,不乏“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千古名句来。
当然,杜甫不是一味的呻吟,无限的哀愁。其中《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是杜甫生平第一快诗。把一个“喜“字表现的欢快淋漓;把渴望统一,急切回家,安居乐业的热切愿望表现的痛快淋漓。同样,把心系苍生,胸怀天下的人格秉性表现的酣畅淋漓。官军打败了安碌山,他比谁都高兴,好像就是他的心事、喜事和纠结的事。历来“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安史之乱中的杜甫,洞察到世态的秋毫,目睹了战乱的残忍。贫困使他居无定所,靠借宿甚或乞讨维持生活。无奈上书求职,说自己“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又说“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急切的恳求,却申报无果,又误入困境,被叛军俘虏,滞留长安,目睹京城凄惨,于孤苦无助中,写就了《春望》这首热爱祖国,眷念家人的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来。
安史之乱给杜甫的冲击巨大,给老百姓带来的疾苦不仅仅是流离失所,有家难归和无家可归。更有甚者是有家无人归了。战乱期间,杜甫为生计、为国兴,被迫依附权贵,辗转求职,却屡屡被诬被贬,生活无望,报效无门。正如诗作“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中描述的景况,这不是堕落,更不是自艾。人在最困难,最无助时得不到一丝基本生存保障时,会绝望,会实施反击。就此,杜甫他看透了,也厌倦了。他想有个家,有个衣食不愁的家的欲望越来越浓。于是,便毅然决然的辞去了那个被疏远的小得可怜的华州司功参军一职,携家眷别离京城远赴成都,在亲友帮扶下才有三间茅屋,才算暂时有了一个安稳的家。
成都的三间茅屋,有他的妻和子,有他的半百良田,三分秀竹,这里承载了他生活的全部希望。普通老百娃一生中不就图个平安,得个温饱,求个团圆吗。
之前,我只知杜甫贫困潦倒,而不知其身世经历,而今在身临其境他的草堂时,算是直面杜甫了。
顺着解说员的路线进入杜甫草堂正厅时,偌大的雅厅,宽敞的空间,却四壁萧然。正中央就一尊杜甫塑像,再无他物。这种布设大概符合一种心理暗示,营造一个浓情氛围吧!当我站在杜甫塑像前正视杜甫时,我瞬间差点崩溃:等人比例的乌金紫铜塑像,塑得瘦骨嶙峋,形如乞丐,瘦得前心紧贴后背。塑像身躯略略前倾,脖颈细长尽显佝偻,疏发窄面两腮塌陷,凝目远视的眼神中尽显怨气,似有仰天长啸傲问苍穹之意。这样的塑造确实符合杜甫终其一生穷困潦倒的事实。但一代文豪瘦成这个样子,不忍心多看,不能不让人联想到:饥饿与贫穷,温饱与小康了。
当我再次看到不同阶段的杜甫塑像时,才知青年时期的杜甫,也是意气风发,壮志豪情,不输李白。
原来,杜甫他出身世家,祖上二十一代为官,其父官至司马。司马是什么官?相当于现如今的副市长,还分管军事。要职啊!青年时代的杜甫,他不但不穷,还算是个官二代呢!他十九漫游,二十四进士不准,三十结婚,还是个晚婚晚育呢。只可惜结婚当年父亲病故,这给他此后的经济和仕途上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他与大他十一岁的李白同游,成忘年交。两位伟大的诗人,一个诗仙,一个诗圣;一个浪漫,一个现实。同一个世代,两个领域里的领军人物,把大唐古典诗歌推向了巅峰。
其实,杜甫一生中时刻都在谋求发达,实现远大抱负。只是屡试不第,考编不准;只能依附权贵,多方求官。最终命运多舛,生不逢时,被诬被贬。尤为中晚年的杜甫过的并不理想,甚至是凄残潦倒。他真正入职生涯也仅短短三年多。四十多岁好不容易得了人生第一官职——河西尉,掌控司法捕盗,征收赋税之类的小官,还未上任就爆发了安史之乱。后又千辛万苦追随投奔肃宗皇帝时:“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皇帝感动又赏识,赏赐杜甫一个左拾遗的八品谏官。可他对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认真过度,敬业到家,得罪了皇帝和权臣,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负责祭祀、礼乐之类。杜甫一生四次为官,可官官不配,官官不顺,不是自弃就是被贬,是时运不济,还是性格直撞的原因呢?可惜呀!他这样优秀的人,始终得不到用武之地。要知道他“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更可惜杜甫虽有学识才气,但在做官这个方面,他敢于直面,勇于批评,不与蝇营狗苟同流,不向权贵摧眉折腰。是太挑剔了,还是太直接了。一心只想成为辅佐尧舜的命官的他,却最终被疏远或贬外,远离官场。
官没有当成的杜甫,却在诗歌上成就了伟名。单就杜甫诗而言,他不是刻意而为的,他少年游学,高考落榜,战乱流离,被诬被贬,走了很多地,经了许多事。也许,走过艰难路程的人都一样,最终会回归到天地间,坐标在真实里。他只是本能使然地用我手写我见,用我手写我心。没有扬名立万,显宗耀祖的想法,更谈不上“伟大、现实主义”等之类后有的荣誉追求。要说同一时代的诗人大家自不在少,虽有经历不同,却所处时代背景相同,所见目睹一致。而世传至今的诗作,就杜甫他的诗最接地气,最具烟火,最察民生。他的诗,昭示了一种诗歌与生活既生动又朴素的处世态度和人生哲理。这与人之经历和人格秉性息息相关。
就诗而论,不能不说杜甫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高度政治敏锐感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人生如梦,尘世难料。不是杜甫不进促,不顾家,把日子过成了这样。而是他一直在求职问薪的路上。其目的不也是让日子,让家人过的更安稳踏实些吗?可他最终未能如愿,于孤苦无助中客死在他乡舟中了。
至杜甫及家人居住的草屋时,天正小雨,周天昏暗,人们没有离去,皆在凝目近视,却都有心存不甘。难道这就是杜甫及家人当年居住的地方,仅几间草屋,尚不宽大。屋顶蒿草锈迹斑驳,苔菌藤蔓,黑霉粘连;陋屋四壁土夯板墙,黄泥涂壁,灰暗映绿。杜甫竟在这样的一个居住环境里,写出了惊天动地的传世史诗。
逢巧有剧组拍戏,一位中年杜甫,头戴黑色幞头,身穿宽袖交领绿袍,腰系墨色宽带,右手执扇,左手背后,身体直立,目光深邃尽显文雅,拱手走出草屋的那一刻,并不是消瘦佝偻着的杜甫时,我的内心略微放松宽舒了一点点,但还是从心底窜出了一丝淡淡的酸楚味……
离开草屋,我再没跟从解说员,而是走在草堂的亭阁回廊,花墙竹篱处游看。困了,就坐在石凳上歇息。草堂的林荫幽道上游人往来,不拥挤,不压抑,拍照的继续拍照,赏景的赞不绝口。而我坐在幽静的石凳上一边赏景,一边沉思。看了草屋,见到杜甫,想了许多,一种说不清的思绪涌上心头。不知为何,此刻的我,正在为杜甫,为这位唐王朝时代的老人伤感,游人从我身边走过,是不是也看到了我的表情。
当我走出杜甫草堂时,感觉上并不是更新了对杜甫的原知,而是由诗词口传上的原知杜甫,过渡到家传身世,生活经历上的杜甫了,是更真实的走近了杜甫,读懂了杜甫。
草堂归来,我才感觉到那个“的哥”的话不无道理,草堂里人少了许多,确实不是“玩”的地方,氛围也不与别处同。整体感觉上这座在成都市中心,占地近三百亩的草堂,建筑清曹峻府,庄重凝洁,即便是亭阁回廊、雅厅堂祠的颜色也趋于灰褐,近乎暗淡。这种色彩,这种建构,这种简洁的装饰,符合真实的杜甫,也符合命运多舛杜甫奔波苍凉的身世。整个杜甫草堂的建构、布设和氛围,于冥冥之中,似乎传递着一个朴实无华,干净纯质的理念,昭示着一种安顿身心,寄寓灵魂的静穆天地。
2024年12月24日
作者简介
把玉明,甘肃永登人,中师生,在天祝工作,喜欢读书写作。
投稿提示
投稿前请点击蓝字认真阅读投稿须知——天马竞辉原创文社投稿须知(←点击此标题链接即可阅读)。投稿邮箱:285095385@qq.com 原创首发,体裁不限,文本形式。作品不少于300字节,诗词可数首同发,请认真校对,定稿后再投,一经刊出无法修改,文责自负。所刊发作品无稿酬,也不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若有赞赏按编制修稿情况一定比例发放(详见投稿须知);一经刊出不可随意要求删除。文社自收到来稿7天内审稿,文社对投稿作品有修改、编辑、宣传等权利,同时尊重作者署名权,若不能刊用作品,文社会在7天内通过邮件或微信告知作者,阅读量过低会延迟刊发。为推广文社优秀作品,文社将授权更多的平台转载或同步所刊发作品,并支持报刊杂志选用。谢绝微信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