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农村城市化步伐加快,基层乡镇政府面临的安全风险和隐患越来越突出。经过二十年实践发展,网格化管理模式在我国已日趋成熟。把网格化管理引入到乡镇应急管理工作中,可以解决处置突发事件混乱不畅、物资调配不及时等突出问题,但影响乡镇网格化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的因素依然存在。
乡镇网格化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乡镇政府作为与人民群众最为贴近的应急管理主体,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者,是国家相关法规政策落实到基层“最后一公里”的主要执行者,承担着网格化管理和服务的职能。但在网格化应急管理中,依然存在乡镇网格融入应急指挥平台不足、应急网格员本领不强、应急资金和物资不足以及群众自救互救能力较弱等问题。
乡镇网格融入应急指挥平台不足。应急指挥平台在设计上虽然有专门的应急管理模块,在乡镇与应急管理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同渠道未被打通。突发事件发生后,乡镇网格内信息数据不能快速、有效传输,无法快速实现数据信息支持、监测预警、辅助决策等功能。各部门之间沟通研判的渠道不顺,只能根据自己掌握的灾情信息各自行动,协同处置不精准。网格内的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等进入应急指挥平台的权限尚未开通,不能快速参与到应急救援工作中,在应急处置中缺乏充足的社会力量。
应急网格员本领不强。网格员多为镇村干部、退休老党员、民兵和农民,对应急指挥平台使用不足、工作能力有限。网格员工作量大,但工资待遇较低,对网格员的考核与激励制度尚未完善,致使年轻网格员流动较大,网格员的专业素养难以被充分培养。工作中存在对突发事件警觉不足、分析报告和先期处置不到位的情况,应急网格员不能有效应对综合性安全风险。
对乡镇应急网格的投入不足。镇级网格储备库多储备如救生圈、救生衣、安全帽、铁锨、编织袋、照明灯等基础应急救援物资,而漏电监测仪、侦察勘灾的无人机、AED 设备、便携式风力灭火机等高技术补给缺乏。村级网格储备力量更为薄弱,仅储备救生衣、安全帽、铁锨、编织袋、照明灯等少量抢险救援类物资,镇村两级网格应急投入不足。
乡镇网格化应急管理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乡镇网格化应急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部分地区应急管理平台之间不兼容,应急指挥协调难度增加。乡镇政府应急管理信息化运行水平不高,各职能部门之间还处于非体系性的松散状态,网格内的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进入应急指挥平台的通道尚未打通,平台内部高效运行的信息化协作模式还未建立,突发事件发生时,各应急主体无法快速参与到乡镇应急救援工作中。
应急网格员教育培训较少。应急网格员上岗前缺乏系统的岗前培训,应急处置的知识和技能缺乏。一些网格员危机意识薄弱,对日常突发事件及安全事故前期征兆不敏感,对隐患排查不到位。灾害发生时被动应对,应急处置本领不强。应急网格员在应急指挥平台上进行信息数据报送及灾情预警、灾情报送、抢险救灾、转移避险具体工作中,缺乏专业指导,处置不高效。
对乡镇网格化应急管理的供给不足。乡镇政府对应急管理重视不足,存在“重救轻防”倾向,网格内应急物资普遍保障不足,无法保障乡镇应急网格员的教育培训和群众的宣传教育。部分乡镇对当地应急救援产业、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物资等底数不清,镇级网格没有与社会力量有效整合,一定程度上存在低水平重复储备的情况。
对群众应急教育宣传培训不到位。应急网格员在日常隐患排查、风险识别、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工作中,没有利用好现场对群众开展“面对面”“手把手”应急处置指导。群众受文化水平和日常教育的限制,安全知识和应急技能缺乏,逃生避险、自救互救能力不足,灾害发生时往往被动等待救援。
提升乡镇网格化应急管理能力的路径分析
数字化赋能乡镇“数字应急”能力。应健全应急指挥平台系统,加入乡镇应急专栏,内设乡镇案例库模块、应急知识模块、专家库模块、决策支持模块等,充实乡镇应急框架。利用时空信息技术,如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物联网、大数据挖掘等获取镇域内应急管理相关数据,辅助应急决策,提高应急人员专业能力和乡镇政府的应急决策能力。同时,完善数字技术赋能网格化应急管理全过程,实现数字技术对“监测预警→态势研判→资源配置→指挥救援→损失评估→灾后恢复”应急全生命周期的赋能,实现乡镇政府应急管理的数字化转型。“365天×24 小时”全天候实时监测、快速处理和生成结果,实时监测、动态把握网格内各种风险的态势,覆盖镇域应急管理全流程,实现风险可评估、研判有依据,有效助力乡镇“数字应急”能力提升。
数字化赋能网格员应急管理能力。高校及科研机构应探索开设符合乡镇实际的数字化应急管理课程,为乡镇培养和输送应急管理人才。同时,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开设短期培训班,教育和培训应急网格员。利用在线远程教育对在岗应急网格员开展常见的应急处置方法与技能培训,提高其对各类风险隐患的分析和处理能力。充分发挥其应急安全宣传、灾害信息普查、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安全管理、应急救援等多重职能,实现应急网格员从“等待风险”到“主动出击”,助推乡镇应急管理工作的重心从“事后处置”转向“事前预防”。此外,用好数字化预警装置,提高应急网格员对突发事件的敏锐性。用好大数据运算,提高应急网格员信息报告水平。用好专家库和决策支持系统,为应急网格员应急处置提供指导。
数字化赋能多元主体协作能力。应加大对数字化接口的投入,提高各应急主体参与的便利性,实现数据和信息的快速共享。应急平台开放群众参与模块,方便群众参与到社会治理之中,加深对乡镇政府、企业与社会组织的信任,提升积极性和参与度,形成团结协作的社会氛围。应急网格员应把日常的隐患排查、应急处置及应急物资储备变动等数据信息实时上报应急指挥数字平台,为不同应急主体提供支持。充分吸纳有相关经验的专家、学者和志愿者,发挥他们参谋指导的作用。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实现高效协同和行动联动,提高信息共享效率及主体间的沟通效率,为多元主体在乡镇应急管理中提供坚实的制度支撑,提升多元主体的行动力。
落实乡镇应急经费保障。根据乡镇发展特点,统筹发展与安全,把安全作为发展的前提,不断提高抵抗风险能力。努力探索建立乡镇政府与社会相结合的应急救援机制。乡镇应急管理应致力于打造“政府、社会、家庭”三级应急物资储备模式。鼓励与辖区内企业、超市等签署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协议,与社会救援力量开展长期合作,购买相应的应急救援服务,为乡镇应急救援提供保障。应加大在乡镇应急管理方面的投入,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手机、实时智能监控监测设备等科技力量,在重点监控区域安装摄像头、气体探测器等,数据信息实时上传至应急指挥平台。此外,还应提高网格员的工资待遇。对优秀的专职应急网格员优先发展入党、优先发展为村后备干部等,畅通应急网格员上升渠道。
数字化赋能应急文化引领力。应创新形式多样的宣传,增加培训场次,实现村、企业、医院、学校等应急知识宣讲、技能培训全覆盖。创新乡镇网格内的应急演练形式。使用 VR 技术,再现事故场景,营造逼真的事故氛围;使用三维数值模拟仿真技术,智能模拟事故演化过程,诊断响应程序、处置措施是否合理有效,增加群众参加的趣味性。建立应急志愿者远程教育培训体系,培育志愿者文化,坚决做到“先培训,再上岗”,推动应急救援志愿服务活动蓬勃、有序开展。把应急网格员处置隐患和突发事故的过程拍摄成小视频,利用安全科普平台和抖音、快手、视频号等自媒体,传播应急处置技能,增强群众的风险防范意识。
文: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 钱洪伟 任军军
责编:程程
编辑邮箱:chengchengmuc@163.com
“
小编的话:
本文节选《中国安全生产》杂志2024年第9期“应急管理”栏目《乡镇网格化应急管理能力提升路径研究》,部分内容有删节。更多精彩内容,欢迎订阅《中国安全生产》杂志,或关注中国安全生产微博、微信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