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视窗 | 上海静安:实干、共建、创新,全力以赴实现应急宣教新成效

政务   2024-11-28 17:59   北京  

2024年,上海市静安区应急管理局坚定树牢安全理念、着力推动全民公共安全教育,加强公益宣传、普及应急知识,积极推介应急管理好经验好做法,全力营造浓厚安全宣传氛围,助力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可控。结合静安区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攻坚行动等重点工作的开展,全年组织协调区安委会成员单位开展安全知识宣贯、警示教育学习、安全文艺演出等近3500场次,播放应急宣传视频近3000个点位,组织开展避险逃生演练900余场,影响受众数十万余人次。“应急管理部”“上海发布”“文汇报”“上观新闻”等省部级媒体平台发布相关信息80余条次。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在把稳政治方向中强化安全理念

坚持和加强党对应急管理宣传工作的全面领导,明确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把关定向、分管党委委员指导审查、专门科室具体落实、多部门协同合作的“1+1+1+n”应急宣传工作责任机制。加强内容审核、安全宣传、工作提醒、检查指导,坚决把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理念”的舆论引导,以更高站位确保宣传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以更强担当壮大正面宣传声势。

坚持实干实为实效

在加强公益宣传中厚植安全文化

安全宣传“五进”持续深入。全年向各级学校发放安全读本约3300份,张贴海报300余张,播放宣传视频实现全覆盖。向社区和家庭开展宣讲、咨询活动约150场,指导开展电动自行车火灾演练、防台防汛演练、消防安全演练等近100场。开展“谁执法谁普法”检查227次。推荐标杆企业参加上海市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宣传静安市政公司创建经验,推动全区企业以安全文化软实力提升安全生产硬实力。

安全科普教育阵地建设持续深入。线上,积极开发“云课堂”“云竞赛”等活动,宣传覆盖面进一步拓展,“静安应急”公众号关注量与去年相比上涨超过60%。线下,静安区安全文化教育体验馆正式投入运行,依托“馆+站+基地+平台+中心”,有机整合各单位优势资源,为群众提供可选择的个性化的安全宣教“套餐”。目前,体验馆已成功申报上海市应急消防科普教育基地。

应急约课纽带建设持续深入。“液体火灾适用哪种灭火器?”“锂电池火灾的扑灭要领是什么?”静安区创新推出直接面向基层的“应急约课”工作机制,通过各单位“点单”+应急局“送课上门”的方式,有效提高宣教针对性,推动应急资源向下延伸。今年,“应急约课”相关课程被区委组织部和区委社会工作部纳入区级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课程、基层治理骨干教育培训课程等培训体系,通过共享互鉴,进一步放大了资源效用。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

在增强避险能力中筑牢安全防线

安全生产人民防线持续聚焦。充分发挥社会主体多元化和角色多样性的特点,大力传播防台防汛基础知识和社会共治理念。为群众科普燃气泄漏、地震灾难自救互救等技能,发出电动自行车安全使用倡议,利用平安“小细胞”织密城区“大安全”,推动形成“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静安区安全治理共同体。


齐抓共管的部门联动格局持续聚焦。充分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统”的综合优势、相关部门“分”的专业优势,强化安委办的统筹协调功能。在牵头安全生产专项行动、“安全生产月”等重大宣传活动中,组织各职能部门全要素、全过程协同联动。“安全生产月期间,与上海市应急管理局联合举办2024年度上海市“安全宣传咨询日”暨静安区“平安静安、守沪有我”主题活动,展示静安区电动自行车专项治理工作举措和应急科普力量培树成果。


坚持创新创先创优

在普及应急知识中奏响安全强音

静安应急特色品牌形成系列。以出精品、谋创新、亮品牌为理念,提升公益宣传作品质量,丰富公共安全创作内涵,以局党建品牌为引领,“静守者·应急小课堂”精品涌现广泛传播,“静守者·法治系列讲座”内容精彩受益深远,“静守者·以案释法”举一反三警钟长鸣,“静守者·应急约课”科普宣教实用管用。


静安应急宣传队伍持续完善。建成用好超60人的静安应急宣传队伍,经常性开展专业化培训,增强宣传员抓准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的新闻能力。深入挖掘各行业各领域应急科普达人,加强应急科普人才选树培育,积极组织参加第二届上海市“应急科普·守护城市安全”应急科普讲解大赛,以科普队伍高素质助力应急宣传事业高质量,以科普队伍新作为开创应急宣传事业发展新局面。


应急安全宣教关系千家万户的安全,是一项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民心工程”。静安区将始终坚定党的领导,秉持“实”干作风、“共”建优势和“创”新劲头,努力实现静安应急宣教新成效,真正筑牢城区安全发展防线。


扫码关注

中国安全生产

|微博|@中国安全生产杂志

|在线投稿|http://www.chinaosh.com.cn


中国安全生产
对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领域进行深度报道。传达国家关于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政策及决策部署,关注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及防灾减灾救灾等热点问题,反映基层真实情况,探讨相关领域理论实践,交流国内外经验,推广先进典型和新技术、新装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