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在飞往深圳的航班上,我看了一会儿《社会科学离科学有多远》,可能是脑子疲劳、犯困,总觉得越读越枯燥、读不下去了,于是想换本简单点的科普书。
这次带的是《白色天空下》,我以为它是科普书,但当返回北京的航班上再继续读时,发现中间有1/3的内容我也是读不下去的,一点都不入脑。看看封底,写的是“外国文学·纪实”。难怪那部分内容我丝毫都不感兴趣。
但它的第一部分、关于大堡礁及海蟾蜍的部分,我读得相当欢乐。第一部分描述了美国人对于入侵生物——亚洲鲤鱼的斗争过程,语言相当有趣。这个故事可以作为入侵生物的典型例子,我简单记录一下。
美国语境下的亚洲鲤鱼主要指的是我国的四大家鱼(还包括很多鲤科鱼类),我国在13世纪就开始在池塘中混养这四种鱼,这种实践活动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有记录的最早的综合混养模式”。
亚洲鲤鱼的共同特点是生长迅速、环境适应能力强。1963年,为了控制水草,美国鱼类及野生动物管理局把第一批亚洲鲤鱼(一指长的草鱼的鱼苗)投放到养殖实验站。三年后,实验站的生物学家成功地让其中一条成年草鱼产卵,结果得到成千上万条小鱼,然后不久,有些小鱼逃跑。
1970年代,为了清洁水体,他们又引入了鲢鱼和鳙鱼,后来它们也逃跑了。
这些鱼在我国令人称赞的品质令它们在美国变得声名狼藉,一条吃得很肥的草鱼可以重达40公斤。要是在我国它们能长这么大,那得卖多少钱啊。“它们不仅入侵了生态系统,还征服了生态系统。”这使得当地鱼类及很多软体动物受到严重的影响。
于是美国人开始使用各种办法来控制它们,比如设置电鱼屏障、分割水系、打捞(捕鱼笼)等。当这些办法无效时,还举办“鲤鱼节”号召人们吃了它们——打不过它们,就吃了它们。但由于传统的影响,美国人对它们敬而远之。怎么办呢?
将这些鱼冷冻后运到越南的胡志明市,然后在那里解冻,经过处理和真空包装,再重新冷冻起来,放到另一艘集装箱船上运回新奥尔良。为了避开美国人讨厌亚洲鲤鱼的偏见,再将这些鱼重新包装为“银鳍”,还注册了商标。
很难说“银鳍”们从一指长的小鱼变成指间小食的过程中,到底经历了多么遥远的旅程,但我估计至少会是3万多公里。而这还没有算上它们的先辈最初来到美国时所经历过的旅程。这真的就是“亚洲鲤鱼解决方案”吗?我对此有所怀疑。
当然,读这本书还深入理解了“人类世”的含义,知道最前沿、最疯狂的对抗全球变暖计划——向平流层发射微小的钻石或其他微粒,还有神奇的珊瑚集体排卵现象,以及利用CRISPR来控制入侵澳大利亚的海蟾蜍的精彩例子。
——2024年的第17本书,字码于10月25日深圳—北京飞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