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上游最大!池州这里正打造“百亿产业”!

文摘   2024-12-30 10:01   安徽  


在池州市贵池区乌沙镇北的长江主航道南侧,坐落着贵池东西南北四大产业板块中的北部增长极——贵池船舶工业基地。17年前,这里是一片“滩涂洼地”。如今,这里已然成为新时代的“安徽船谷”!


从茫茫滩涂到“安徽船谷”,多年来,贵池船舶工业基地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升级传统赛道、深耕细分赛道、瞄准未来赛道,持续做“特而优”的船厂,造“专而精”的船舶,推动船舶制造业向“智造”转变,逐渐走出一条从修船、造船到全链条高端化发展的转型发展之路,驶向行业新“蓝海”


近日,走进贵池船舶工业基地,在池州鑫飞扬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的建设现场,9处船台同时开工,12艘船舶加紧建造,生产场景十分火热。据企业生产厂长赵兴进介绍,现在企业订单爆满,订单交船期甚至已经排到了2027年底,目前还有十几艘新能源船舶的订单正在洽谈中。而在旁边的池州市中海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可同时承载1700辆汽车的滚装船基本已经改建完成,这是该基地今年即将完工的又一特色船型,计划在月底驶往中国香港,逐梦“深蓝”。


作为安徽省三大沿江船舶工业基地中集聚造船企业最多、利用连片长江岸线最长、占地面积最大的船舶工业基地,贵池船舶工业基地起步于2007年,目前配备有近4000米的船舶修造专用岸线,长达1200米的公用码头岸线,并预留有600亩土地资源以待未来开发。截至目前,该基地共落户船舶修造企业8家,备案总产能168万载重吨,是南京上游最大的船舶修造集聚区


从“扁担之地”到如今的安徽船舶重镇,贵池船舶产业发展步履更加稳健。放眼世界,全球船市复苏向好的趋势益发凸显,船舶产业当前正处于景气上行区间,这给贵池船舶产业发展释放了更多利好。聚焦全国,内河绿色智能船舶换代的万亿级产业风口强劲,正助力贵池绿色船舶发展跃入“窗口期”。再观省内,在全省十大新兴产业布局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在贵池布局船舶装备制造,这也为贵池船舶产业发展提供了绝佳的政策机遇。展望未来,贵池在船舶产业发展上大有可为。


据乌沙镇副镇长徐毅介绍,2023年,基地完工订单62万载重吨,全口径统计产值近30亿元,造船完工量占全省的一半以上。今年,全国内河载重吨位最大的“油改电”散货船下水交付,承建的两艘首制CCS化学品船正式开工,船企手持船舶订单量依旧处于井喷态势,但基地正在朝着高技术、更专业的方向寻求突破,会择优建造更高附加值的船型。


而在船舶基地后乌沙社区近670亩的空地上,作为省级重点项目的贵池区智能绿色船舶制造基地项目正在加紧推进。“这也是我们企业翘首以盼的重点项目。项目投产运营后,船舶分段加工将全部迁移至圩内生产,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大大减少,能解决船台占用周期长、利用率低等问题,实现7×24小时工厂化生产,极大提高造船效率,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保护长江岸线资源,带动企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池州市中海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开放表示。


平地起楼台,白纸画蓝图。除了在生产上的巨大优势,借助该项目的建设契机,贵池船舶基地也将在标准化、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上继续加力。当前,该基地已经与多家大船厂、船舶设计公司以及高校院所深度合作,正在研发设计各类别的标准船型。“以标准化制造为基础,基地之后计划为船东提供智选服务,船东可以在标准船型基础上选择个性化选项,以后像在4S店购车一样购船不是梦想。”在贵池区智能绿色船舶制造基地项目建设现场,徐毅边走边为记者介绍。今后,贵池船舶工业基地将重点引进船舶设计、电池、电驱、焊丝、舾装、燃料电池等一批新能源船舶配套企业,充分挖掘并发挥船舶基地岸线和“内港池”资源优势,构建“建造+服务”的生态产业链,使以建造为主的盈利模式向以服务为主的盈利模式转变,推动产业链条覆盖船舶的全生命周期和发展阶段。


“目前,我们还正在筹划与池州市技工学校对接开设机器人、新能源船舶、焊接等三个方向的订单班,培养专项技术型人才及管理型人才。良好的人才基础和人才与产业的双向奔赴将为船舶基地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撑。”展望基地未来发展,乌沙镇党委书记李芳胜信心倍增。接下来,该基地将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打造“造、修、检、测”全生命周期的产业链生态,做大全球海船市场份额,形成国际化绿色海工产业集聚区,着力建设“安徽船谷”,奋力打造“百亿产业”



来源:宝地贵池


编辑:李翔            责编:余冰瑶

审稿:姚成润         监制:周美超

池州新闻
在这里,读懂池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220004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