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其诗语言生动清新,与白居易合称“刘白”。《陋室铭》《竹枝词》《乌衣巷》等是其名篇,有《刘梦得文集》。秋天,在多愁善感的文人笔下,历来具有愁肠九曲的萧瑟,而刘禹锡在《秋词》中却一扫千古陈说,拓展出崭新的意境,在中国诗歌史上,可谓凤毛麟角。在一般文人墨客的眼中,秋是一种悲凉,是一种寂寞,秋是悲的象征,是孤独、寂寞、惆怅的载体,所以开头,诗人按照常理来说:“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激情唱出:“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豪迈,表现出诗人被贬后积极乐观的心情。诗的三、四句描绘秋高气爽、晴空万里、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展现出一幅独特而富有活力的秋景图,一个“排”字,呈现出非凡气势,表现出诗人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品读此诗,我们能感受到诗中隐含的诗人因支持变法屡遭贬谪、愈挫愈勇的豪情壮志!1..请描述“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你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采用了什么写法和表达方式?表露了作者怎样的心境?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白云飘拂,一只白鹤凌空而起,冲破秋天的肃杀,满载诗人的诗情,直冲云霄,将秋日的寂寥一扫而空。对比议论 表露了诗人乐观豁达的心境。2.赏析“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中“排”“引”二字。“排”字写出了白鹤直冲云霄的气势,“引”字写出了作者看到白鹤冲天而引发出来的豪情壮志,表现了诗人豁达豪迈乐观之情。3.“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描绘了怎样的图景?4.本诗作者借助“排云之鹤”,来表达对秋的迥异态度。请写出你对本诗中“鹤”的形象及其所体现的人生态度的理解。刘禹锡诗中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振翅高飞,翱翔天空,矫健凌厉,体现了诗人激越向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怀洲河内(现在河南沁阳)人,唐代著名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的诗构思精巧,委婉含蓄,语言精练,富有文采,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有《李义山诗集》。这是李商隐脍炙人口的抒情诗,一说写给友人,一说写给妻子。诗只有四句,却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既包含空间的往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跳跃。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用巴山夜雨的阴暗孤寂来烘托作者孤独悲凉的心情,是实写。后两句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是想象的景,是虚写。作者通过写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发了羁旅他乡对亲人、友人的无限思念之情。1这首诗借“巴山夜雨”之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2.诗中两次提到“巴山夜雨”,你分别是怎样理解的?第一个“巴山夜雨”是写实,渲染凄清寂寥的情调;第二个“巴山夜雨”是写虚,是想象与妻子团圆,突出重逢的温馨和愉悦。3.试分析“巴山夜雨涨秋池”中“秋”这一意象的作用。“秋”点明了季节,渲染了寂寥、凄冷的氛围,同时烘托了人物漂泊在外的寂寞。4.“巴山夜雨涨秋池”中的“涨”字意蕴丰富,请从眼前景、心中情两个方面分析。①“涨”字写出夜雨连绵,秋池水渐渐涨满的情景。②作者秋夜听雨时孤寂感倍增,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愈浓。这两句是想象两人相逢后畅谈的景象,以相见的欢乐来衬托自己思念的寂寞,把思念的深情转化为重聚的希冀,表现离情之深。6.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剪烛西窗”的含义。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词人。他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的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其存诗9000多首,数量之多居中国古代诗人之冠,代表诗作有《游山西村》《书愤》《示儿》等。本诗是陆游68岁所写,爱国情思丝毫未减,日夜不忘报效祖国。但是,诗人空怀壮志,却不为朝廷所重视,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无法实现,只能“僵卧孤村”,把为国家收复中原的理想寄托到梦境之中。诗歌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诗人伟大的爱国精神,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诗的前两句描写现实:诗人虽年老体衰,闲居乡下,仍然盼望为国出力,表现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后两句由现实转入梦境,“铁马冰河”的梦境,进一步充分展现了诗人强烈忧国忧民的情怀。全诗感情深沉悲壮,洋溢着诗人爱国主义的豪情。1.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所展现的画面。夜将尽,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就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2.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僵”、“孤”写出了诗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的处境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其爱国之志坚定不移。3.“夜阑卧听风吹雨”一语双关,请你结合诗歌内容略作赏析。“风吹雨”既是指现实生活,又象征南宋王朝的命运。诗人从“风吹雨”联想到南宋王朝摇摇欲坠的处境,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使“铁马冰河”的梦境和“戍轮台”的平生壮志融为一体,抒发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只要扣住“风吹雨”的双层含义,从写作、思想等方面回答即可)4.诗歌前两句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志向?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将“僵卧孤村”的衰老之状与“卫国戍边”的爱国热忱形成鲜明对比,深切表现了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尚”是“还”的意思,“僵”和“孤”虽写出了诗人年老体衰、闲居乡间的生活状况,但诗人还想着去戍守边疆,表现了诗人强烈的报国之情。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特点?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间接抒情表达了作者要戍守边疆、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抒发了强烈的爱国热情。诗人始终有着一颗抗金杀敌、保家卫国的爱国心,在现实中却难以实现,只能形诸梦境,“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抒发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8.梁启超对本诗作者曾有这样的评价:“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从这首诗中你看到了作者什么样的品格?结合具体诗句谈谈感受。作者忧国忧民,报效国家的强烈感情至死不渝,处境凄凉、艰难也“不自哀”,即使梦中也在驰骋沙场,杀敌立功,报效祖国。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又名华相众生,湖南浏阳人,清末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戊戌“六君子”之一。现存诗二百余首,风格豪放,富有爱国激情。首句写骑马登上半山间的潼关古道,巍峨的雄关就被白云团团簇拥着,异峰突起,令人神往,傍山监河,乘兴前进;接着写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西风吹散、吹远,飞入滚滚的云涛里;第三句写诗人立马城关,眼见黄河从北面高原峡谷奔腾怒吼而来,到悬崖脚下猛然一转弯,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但气势却不见缓和,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紧;最后一句写那连绵不断的山峰,在关东并不怎样惹眼,刚入潼关便突兀而起、耸入云天,一座座争奇斗险,桀骜不驯,唯恐自己显得平庸!这是一首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山水绝句,反映了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决封建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愿望。3.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的画面。骑马登上半山间的潼关古道,巍峨的雄关被白云团团簇拥着,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的西风吹散、吹远,飞入滚滚的云涛里。4.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犹嫌”“不解平”运用拟人的修辞,写出了黄河奔腾而下的壮阔气势,表现作者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簇”是“簇拥”之意,高云簇拥潼关,极言其高,异峰突起,令人神往。表现了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表现了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如需联系,下面有V信。资料由语文帮老师根据网络资源整理编辑,主要用于教师学生交流学习,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