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牛津读博的第四年:拨开云雾见天日

文摘   教育   2022-01-27 15:39  


历经1500多个日日夜夜后,总算可以合法地在自己的称呼前加上“Dr.”。


在写博士论文致谢时,感慨万千,便用我在牛津读博系列的最后一篇年记,来回望一下过去的这几年。


牛津博士入学仪式


循序渐进,从被牵着鼻子走,到主导独立研究


博士期间我做了三个项目。


第一个对我而言是经济学研究的入门,是一篇非常典型的实证文章。我有幸跟着在全球年轻实证学者里都能排得上号的导师一起做。因为自己缺乏这方面的背景,我基本上是被导师牵着鼻子走的,怎么做数据分析,如何从结果中发现端倪从而进一步研究。导师非常耐心地指导我,甚至帮我一行行看代码。


当然,有时导师也会发飙。当我没有严格按照合作的规范写代码,导致导师用自己的电脑跑程序时会频繁出错,就会来责问我。这篇文章是我博士三个项目中最费时的,也是对我身心折磨最大的一篇。不过导师在整个过程中对我的指导,让这篇文章有了质的飞跃,有希望成为最promising的一篇。


第二个项目,则属于比较典型的跨学科研究,也体现了如何在前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这篇文章是我们组的博后带着半成品来找的我。他跟一个学长在这个项目做到一半,学长毕业去了业界,博后就找到我,问我愿不愿意接过来继续做。我了解这个课题后,觉得挺有意思。学长几年前发表了这个领域最早的文章之一,可以说是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而我现在需要做的则是在这条路上继续前进。


博后和学长都是经济学背景,后期我们又找了一位在气候政策领域有多年modeling经验的大气物理背景的合作者。我在这个项目里改进了学长的方法,也加入了一些新的东西,里面涉及到不少工程技术知识,我的跨学科优势也发挥了出来。



1500个日日夜夜的重复


第三个项目,则由我自己主导。想法起源于我和一个金融背景的同事闲聊。同事一直在关注这个细分领域,我对这一块数据和政策比较熟,同事在方法上很有经验,我们一拍即合,几次讨论下来,就确定好了研究问题和方法,还找到了一个特别给力的懂GIS和统计的同事加入。


这篇文章不一定是这三篇中最promising的,但却是我最喜欢的。因为这是自己第一次lead一个完整的科研项目,从提出想法、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再到写作投稿。而且在研究的过程我们还提出了很多后续值得深入研究的新课题,我跟同事可以继续合作。


回望我博士期间的这三个项目,从第一篇被导师牵着鼻子走,到第二篇半独立半协商,再到第三篇主导研究,就像一个打怪升级的过程。


在完成第三篇后,我忽然就有了开窍的感觉,觉得自己在科研这条路上终于上道了。


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当时我正在自学编程,坐在我对面的是个在瑞典读博士的伊朗小哥,正好在研究所里访问。我和他就随口一聊,问他有没有啥编程技巧,没想到他立马给我传授了怎么写代码才能够清晰的技巧。


虽然是个很小的点,但这个好习惯真的让我很受用。后来常常被我的合作者称赞,说这样做非常有组织性。


神奇的是,这是我跟伊朗小哥为数不多的聊天之一。后来他访问结束了,连联系方式都没留下.......当真是
做好事,莫问前程。


能写会说,软实力也得精进


记得有位教授曾说过,博士生在毕业时应掌握的技能,除了科研硬实力之外,还应该有写作能力和演讲技巧,也就是输出的技能。


满腹经纶固然好,却需要沟通技巧将这些知识输出,所以写和说,是学者必须掌握的两个技能。


在写作上,还记得第一年开题报告时,导师怕伤我自尊,没有直接说我写的东西惨不忍睹,而是委婉地说,呃,你的这个报告,我没有时间给你逐字修改,如果有需要,你可以选择专业的proofreading......


后来我就下了些功夫,去牛津语言中心上完了academic writing的课程,也花了些心思研究好的学术文章都是怎么写的,做积累,看到好的写作方式就记下来。


除此之外,好像也没有做什么特别的事儿,但估计就是在这日积月累的过程中慢慢有了进步。


到第三年交中期答辩的时候,导师已经被我写的报告给“震惊”了,连发几个惊叹号说我的写作能力进步如此之大!


图书馆窗外的晚霞


最后博士论文提交时,我也没有proofreading,用grammarly检查了一遍语法就提交了。后来评审委员会给的意见竟然是“well-written”,我真是又惊又喜。


不得不提英文写作的两个神器:grammarly 和 quillbot(做paraphrase的)。有AI技术促进生产率提高的时候,就用吧!


在演讲上,还记得第一年在系里开题报告的时候,紧张得要死,提前练习了很久,说第一句话时还差点舌头打结,毕竟这是首次在牛津做报告。


第二年在研究所里讲seminar,尽管是内部的研讨会,但是要讲一个小时,心里还是特别忐忑。


那一年还参加了一个在伦敦的英国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也是第一次做正式的口头报告,在一百多人的厅里。刚开口时,看到台下黑压压一片还是很紧张,声音都是颤抖的,好在后来迅速调整了状态。

 

在没人的时候,来办公室楼顶练习演讲


第三年则是第一次在国际会议上汇报,是我们领域欧洲的年会。讲之前导师让我试讲一遍,给我把关,估计是怕我要是讲得太差了,在这种大型会议里,会在同行面前给导师丢脸。没想到试讲的时候,导师说我讲得特别好,她都被惊讶到了。


后来想想,应该是第二年暑假的时候,我教了几个月的课,也参加了两期牛津语言中心的英语口语课程,发了很多言,有了自信


在经历了很多的第一次之后,我就慢慢练出来。尤其是第三年,由于疫情,所有的会议都搬到了线上,我就有机会在意大利、中国、爱尔兰、法国、西班牙、加拿大到处去present。
到了第四年,我已经可以在线上做公开的直播讲座了。


这些软实力的精进,也让我在博士期间有了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媒体上传播的机会。英国媒体报道了一些我的研究进展,我也在国际新闻杂志上发表了从学者角度对时事的评论。


主业之外,多点开花


我来读博的目的之一,就是想静下心来读点书,做点研究,所以在博士学业之外做的事,也都是跟研究相关的。


有两件对我帮助很大的事,一是给学生上课,二是给教授做助研。


有关teaching,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教学相长,这是让我受益匪浅的一件事。教学的过程中,既锻炼了我的表达能力,也认识了很多有趣的人,从与学生的观点碰撞中获得了很多启发。


给学生上课,是我在牛津很快乐的一段经历


博士期间,我也给商学院、政府学院的教授做了很多research assistants,而且都是自己很感兴趣的项目:油气公司的转型、负碳技术的综述、储能公司的调研。我觉得这是大有裨益的事儿,除了可以了解领域内的不同细分课题,还能从教授那里学习他/她的跨学科研究方法。


除此之外,博士期间我也参与了一些实践性的项目。这也是我的理想:科研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解决实际问题,要做有用的研究。


我参与了一个导师跟业界合作的项目,和同事一起完成了一份政策报告。


疫情爆发之后,我也发挥所学,参与了一项有关新冠病毒的研究。我们团队利用自身对气候数据和天气建模的熟练运用,研究天气对病毒传播的影响。


当时正值2020年3月份,欧洲刚开始lock down,天天宅在家,因为巨大的不确定性和各种消息的狂轰乱炸,正处于非常焦虑和煎熬的阶段。这个项目也就成了我的精神救赎,至少可以让我沉浸在其中,暂时从烦扰的情绪中解脱出来。


那几周,我跟同事们几班倒,夜猫子的人凌晨处理完数据发给习惯早起的人。每天早上我一睁眼,就看到十几封邮件,睡意全无,赶紧爬起来干活。


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项目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所以都像打了鸡血一样,一起连轴转。


疫情期间唯一的消遣


拨开云雾见天日


豁然开朗,这是我博士最后几个月的真实感受。


才入学的时候,导师就跟我讲,读博就像坐过山车,会有起起伏伏。现在想来,这话真不假!



就是曲线里的这种状态,有时想到一个新的idea,兴奋得可以马上从床上爬起来开电脑,全神贯注几个小时;


但没有研究是一帆风顺的。所有项目都是一开始看起来promising,做到一半就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甚至得推倒重来,状态就会跌到谷底;


而一旦把这个山谷挺过去了,到了下一个坡顶,还没高兴一阵,就会又出现新的问题。


如此循环往复,最后等到项目完成的时候,虽然不一定能达到一开始预想的高度,但只要坚持下去,总能达到一个过得去的水平。


博士如修仙,也是个开悟的过程吧。虽然我觉得还没到前人说的,“博士你都读下来了,还怕什么呢” 的状态,但是读博的过程中,自己的心智的确成熟了不少。


也是到博士的最后几个月,我才发现,其实自己还挺适合做研究的。


要知道,如果是十年前,你告诉我,以后我会成为在本科校园里看到的助教那样的博士大哥大姐,总是穿着黑白灰的羽绒服,戴着厚厚的眼镜,在办公室的角落研究着某个冷僻的课题,我一定会觉得这是天方夜谭。


那时,我的人生理想是要去拥抱广阔的天地,才不要坐在冷板凳上去钻研所谓的人类知识边界。


博士的前几年,我也时不时怀疑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做研究。


有时想,干脆毕业去业界算了,科研界这么苦,收入还低。


但现在才发现,其实我还挺喜欢这一行的。说来也得感谢我硕士期间的导师,如果没有他苦口婆心的相劝,我是断不会走上这条路的。


为什么我适合做研究呢?


因为好奇心、沉静和坚持。


我是个充满好奇心的人。生活中我喜欢各种新奇的东西,愿意去体验不同的事物。碰巧的是,好奇心,是科学研究的最大动力,正是对未知领域的好奇,才促成了一个个科学发现。


相对于浮躁的大环境,我也算是比较能静得下心来的人了。我耐得住性子做事,甚至享受孤独。


更重要的一点,我这个人还特别能坚持。没啥大的优点,但就挺有毅力,说过的话,我会争取做到;决定要做的事,也会努力做完。


读博前我说自己行万里路完成了,未来几年就想读万卷书


读博这几年后,我发现这两件事并不冲突,书中自有大千世界,因为:





我在牛津读博,还会有一个番外篇,讲讲跨专业读博,其余的就都在这里啦:


我为什么要读博士?如果你也与我一样曾经迷茫


我在牛津读博士的第一年


做个佛系青年,我在牛津读博的第二年


我在牛津读博的第三年:该来的还是来了





给各位拜个早年!



微信公众号的推送改版了,作为一个日常摸鱼的博主,我的文章很容易淹没在你的其它订阅中。为了不说再见,请点击「在看👀」、「把公众号加星标✨」、「点赞👍」、「收藏❤️」,让我们保持联系!

路上一只羊
是鱼非鱼,似木非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