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三线老厂的背影
刁平
四川德阳金鑫股份有限公司是最早从东北的富拉尔基迁入四川参加德阳工业区建设的企业之一,也是三线建设的老厂,它至今仍然保留着1958年建厂时修建的苏式厂房建筑,在它的六十多年岁月中还有过多个名字:建工部第一工程局机械厂、四川省建筑工程局机械修造厂、四川省建筑工程机械厂、东方石化通用设备总厂等等,不过其最响亮的名字,不是上级命名的,而是当年四川建筑系统和德阳地区人们口中习惯的俗称:大修厂。
厂区的农村景象
昔日的工农村就是名副其实的农村,大修厂车工老师傅朱喜成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是这样描述的:德阳县划了一大片地作为我们厂的用地,当时除了主要生产区那一片外,其他地方都没有围墙,都和生产队连在一起,厂里那些办公的房子、木工房、中心仓库等等,都立在稻田里。朱喜成举家从富拉尔基到德阳的时候,厂里给他家在生产区周边分了一间草房子,就在田坝中,“草房子里面只有一张床和几个凳子,其他啥都没有;地面没有夯实,所以走在上面是软乎乎的,住在这里最怕的就是下雨。”“其实也不是我一家住草房子,厂区的工友都一样,那个时候串个门都要过田坎儿。”
1974年年底我到大修厂当了一名工人,那个时候,朱师傅他们住过的草房子已经从生产区周边消失了,不过除了主要生产区域有围墙围着,那些什么办公楼、食堂、中心仓库等等建筑的周围仍然是农田,回想起来,曾经的黄昏时分,下班的职工们与赶着牛收工的农民在同一条路上穿行,真的是一幅独特的画面。那些年物资匮乏,厂里也想了很多办法解决,其中有一条就是种菜养鱼养猪。厂里有职工来自农村,擅长做这活儿,而中心仓库那个地方的大片空地正好可以利用,于是便被围起来给食堂种点菜,顺便还可以养鱼养猪,每每节日,给职工分点鱼分点肉,多少不论,总是福利啊。记得最清楚的就是1982年我结婚那年的国庆节,我们小两口就分到了三斤八两鱼,节日在单身楼(当时家属区的住房紧张,单身楼住了不少新婚夫妇)好好地庆祝了一下。
其实当年的大修厂和农村还是有区别的,入眼之处,当地生产队的农舍有竹林围着,生人路过时有犬吠声,做饭时时有炊烟;而工厂里有的则是隆隆的机器声,有高大的烟囱……
灰楼的修建速度
工厂家属区的旧楼房最早修建的时间是在1958年,这些旧楼房尤以灰楼的名气最大,灰楼因为其外墙是灰色的裸砖而得名,但是当年灰楼名气大的原因却是因为修建它的速度。
我的师傅孟宪昌也是1958年从富拉尔基来到德阳的,一提起修建灰楼时他就眉飞舞色:“修建灰楼,是在稻田里干的,把稻田夯实,田埂加宽,材料准备好了以后就开干,那家伙,没有吊车,就肩挑人抬,上百号的建筑工人大会战,晚上挑灯夜战,可壮观了,总共修了九栋,都是三层楼,其中有一栋建筑面积700多平米,其他八栋每栋建筑面积1000平米左右。那个修房的速度啊,真的是奇迹,一天一夜盖一栋,这是我们这辈子看到的修得最快的楼房了。”
一天一夜修一栋,而且全靠肩挑人抬,这个说法得到厂里几乎所有老人的证实,但是我也听过有几位老同志说,加上电线安装、门窗安装、等等,每栋实际用了大约两天至三天。最初灰楼的设施里并没有厨房,只有卫生间,每户房间刚进门就是卫生间,全家所有的生活用水,卫生间里一个水龙头就全包了。后来通走廊外侧木质栏杆因为安全隐患被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米高的砖体护栏,并且,厂里为每家住户增加了一个厨房,就“贴”在砖体护栏一侧,有了厨房,那些通走廊上的蜂窝煤炉子等都被摆放进了厨房。
承重墙及砖柱的主要材料就是砖、石灰和黏土,基本上看不到钢筋,有限的钢材和水泥主要都用在二重厂等单位的厂房建设上了。一楼光线很暗,也很潮湿,假如有几天不在家,或者闭门关窗一段时间,再进屋的话,就有一股发霉的味道扑鼻而来。而二三楼就不潮湿了,采光通风都不错,地板也是木质的,平整光亮,看起来很舒服,这些木质地板都是修建的时候装上的,地板与地板之间主要是用榫子或者“卡槽子”连接,几乎没有钉子;顶棚十分简单,面层是石灰,石灰上面有薄薄的黏土,黏土上面架上梁和檩子,再上面就是楼上的木地板了。住户与住户之间的隔墙更简单,“竹笆子”的两边布上麻线,糊一层黏土,面层抹上石灰,就是隔墙。别看这样简单的隔墙和地板和顶棚,从修建完工到最后的拆除,总共使用了四十多年都没有变形,基本完好。
2003年灰楼被拆除了,如今那块地皮上,站立着几栋小高层经济适用房,渐渐地,灰楼就成为了工农村的记忆。
厂里的管乐队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两批从省建工局德阳中技校(现四川建院)毕业的学生进入了大修厂,他们都是 1965年和1966年参加全省技校统考走进学校的。由于大修厂工作稳定,不像其他建筑公司那样流动性强,所以想来大修厂的毕业生很多,厂里的领导考虑再三,选择了几十名毕业生,他们之中有不少都有文体方面的特长,而大修厂的管乐队就是在这个时候成立的。
管乐器主要是乐队搭台之初从工厂的主管机关省建工局“借”回来的,不知厂里从哪里得到消息,说局里有铜管乐器,已经闲置了很长时间,后来一位厂领导去成都开会,经过游说,“借”来了这些铜管乐器,这些乐器有捷克生产的,有前苏联生产的,也有国内生产的,因为闲置的时间久了,灰扑扑的像一堆废铜,厂里这帮乐器爱好者选来选去,几十件乐器能吹响的只有十七八支,其中,两支萨克管和一支单簧管的簧片失灵,没办法,队员们只好用橡皮筋缠绕在按键上将就用。
队员们积极性都很高,不过干劲最大的却是从来没有拿起乐器演奏的:郑伯林是指挥,曾经年轻时喜欢单簧管;陈仕贵,乐于服务,每次有活动有排练都跑前跑后的;黎先熙是1961年从西安交大机械制造系毕业后到大修厂工作的技术员(后来担任过企业的党委书记兼副总经理),他和技术员廖小琦两人没事就在一起琢磨词曲作品,德阳首届龙舟经济交易会(龙舟会)举办的会歌征集活动中,黎先熙创作的作品就成功入选。
吹竹笛的付阳跃很想进管乐队,但是他不会吹长笛,郑重冬和郑伟胜就专门找来与同调竹笛直径一样的铜管,按照竹笛的孔距、孔的直径和一端堵塞的位置反复试制,制作了一支铜管材质的笛子,让付阳跃加入管乐队,还别说,这支笛子的声音几乎能够以假乱真,当然仔细去听,还是没有长笛吹响时那种圆润清亮的味道。
因为大修厂主业修车,上班时很多工人穿的工作服都沾满油渍,所以乐队排练的时候也不例外,小伙子们一身油里麻花的,凳子上垫上报纸就开干。虽然在厂里排练大伙儿穿得脏兮兮的,但是只要外出演奏就是另外一码事了。乐队外出一般是用厂里的大货车,车厢里放上条凳,队员们都身着干净的蓝色劳动布工作服,看起来非常有精神。
外出演奏的曲子有十几首,《咱们工人有力量》是其中的首选,按照厂领导的话说,这支曲子有气势,最能代表我们职工的精神风貌。除此之外,《解放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都是管乐队的主打曲。记得有一次在孝泉的半边街,陈仕贵带着大家去了一家回民食堂,那时候的餐桌上哪有如今这样丰富,回民食堂每天餐桌上的牛肉也不多,很多菜品都是蔬菜主打,那天饭桌上出现了一盘菜,众人尝了之后都说“这豆腐做得味道不正”,只有陈仕贵不吭声自顾自地闷头吃着,基本吃好后才慢悠悠地告诉大家这道菜是红烧牛脑花,此言一出,手快的人赶紧伸筷将残余的牛脑花夹入口中,咀嚼后连连地说好吃,于是要求老板再上一份,可老板表示今天的牛脑花都卖完了,这让大家伙非常遗憾,几乎所有看向仕贵兄的眼神中都写着一句话:“你,是故意的吧。”
争气牌汽车
大修厂是造过汽车的,那是1970年刚开春,厂里做了一个决定,就是要试制汽车,而且定位货车,汽车的名字也想好了,就叫“争气”牌,为此专门召开了全厂职工大会,厂领导薛荣业在会上豪情满怀,说咱们厂很多老职工都参加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设,到了四川,厂里的主业又是汽车修理,有基础,咱们一定要争取在半年时间内完成汽车试制。一时间全厂上下都动了起来,技术人员把手头的设计资料和各类汽车零部件图纸收集整理后,提出了一套制造方案,汽车的发动机采用旋子发动机,据说有厂家想要搞汽车生产,做了资料,但是没搞成,这套资料后来被大修厂弄到了。按照对“争气”牌汽车的设想,大修厂进行了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两种方案试制,结果只有汽油发动机成功了。钣金工江礼平当时只是刚进厂两年左右的青年工人,照他的形容,就是有点像飞机发动机、外面圆形里面呈三角螺旋那种。
试制汽车的数量是两台,底盘和大梁最初是照着解放牌做的,几经改进,又有点像了黄河的底盘和大梁;再看看两台汽车的驾驶室和车头,职工们对黄河、解放、甚至前苏联的伏尔加轿车等多种车型的驾驶室进行了改装和试验才最后确定下来;当然,“争气”两个字是按照制作好的模子经过加工和镀铬处理,然后用小螺丝紧紧固定在车头的……
得知大修厂要想造汽车,一些兄弟单位也给予了支持。厂里热处理的加热电炉只有30千瓦,炉腔太小,不能解决挡风玻璃定型问题,为此,二重厂的技校实习厂很主动联系了大修厂,让工人们将玻璃用手推车推到他们那里,用他们的大电炉给挡风玻璃定型;另外,发动机的活塞刮片也是由自贡一个厂家加工的。
因为生产条件等原因,两台汽车试制虽然成功了,但是比原来的计划延迟了大半年。造出的汽车远远看去很大气,仔细一看,却感觉既有点像解放牌,又有点像黄河牌,还有一些部位哪家的模样都不像,因为它们是大修厂职工自己弄出来的;尽管如此,职工们非常开心,当时的工厂党委副书记贾文岐曾经记录了一次会议上的讨论情况,完成了“造汽车”就是生产方面的主要成绩。
按照地域管辖,德阳归属绵阳专区,所以厂里先是把汽车开到了绵阳,在军分区向上级报了喜,专区的领导很惊奇,说想不到我们绵阳境内还有工厂能够造汽车,一番称赞表扬后,还专门联系相关部门的专家到工厂考察。在绵阳专区报喜之后,厂里试车组的师傅们依照试车要求,开着两台“争气”牌汽车在省内几个地方转,感觉还可以,便带上一台厂里生产的备用发动机,经重庆去了贵州云南等邻近省。
后来厂里的汽车制造计划被放弃了,因为一是发动机没有采用活塞式发动机,没有劲,稍有坡度或者坡度长了就不行了,老式的旋子发动机只适用于无阻碍的条件下运行,比如飞机、轮船等;二是厂里的规模太小,六七百名职工仅七八个技术人员,制造设备几乎为零,这两台车大多都是靠着人工,生产能力设计能力都不足以制造汽车。不过前来考察的人们也被大修厂这种敢想敢干团结一致的精神所感动了。
改变生产汽车的想法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1971年工厂成功试制了单筒式卷扬机,产品一经销售很快就受到各个建筑工地追捧,所以工厂决定将主业由汽车修理转向建筑机械设备制造。
大修厂最终走的是建筑机械制造的路子,多年后又与德阳市矿山机械厂合并,在石油机械市场上竞争,从其历程中可以看到,在德阳的包括大修厂在内的三线建设企业,当年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就是如何让企业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很多企业在产品开发方面更是想了很多办法,也走了不少弯路。
当然从大修厂那些朴实的故事中也能看到,当年三线人面在对困难环境时所展现出来的,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和大胆创新的精神风貌,是他们坚定的信仰所催生的磅礴力量。
刁平,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诗词协会会员,德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德阳经开区特聘作家。作品散见《四川文艺报》《四川工人日报》《星星.诗词》等报刊。
编辑:德阳经开区党群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