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在央视播出的纪录片,何以被粉丝追着“求加更”?

时事   2024-12-10 20:49   湖南  

湘伴导读




一万八千年前的人类,用什么做饭?旧石器时代怎么砍断骨头?史前湖南人也讲究住三室一厅?远离中原,湖南的青铜重器从何而来?


12月9日晚上,由湖南日报社、湖南省文物局联合摄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下属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北京发现纪实传媒有限公司承制的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湖湘一万年》(第一季)在CCTV-4迎来“大结局”。《稻作之源》《凤起沅湘》《众城之祖》《南疆古国》《青铜迷踪》五集内容,生动再现了一个不为史籍所载的远古湖南,让不少“追连载”的粉丝“求加更”。





文物“盲盒”

传来历史风信





纪录片有“动态相册”“生活之镜”之称。一般是以现实生活、客观实存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物真事真景为表现对象。


而历史文化纪录片是以文物遗迹为起点,探寻文物背后潜藏的深厚文明,回溯游弋中国古老的历史记忆。

其独特之处就在于,谁都不知道下一秒会拆出什么样的文物“盲盒”,观者的好奇心与探索欲自然就被勾起;镜头的切换和旁白的解读,让观众“在现场”感受“历史的风”,又唤起了大家对远古历史文化的“心灵感应”。

在上下五千年的时空之下,中华文明的起源如满天星斗般灿烂多元。文物的埋藏与破土、文化的交融与传承、文明的发源与变迁等,都是历史长卷中值得揣摩的精妙笔触。在湘伴君看来,用纪录片的形式对历史文化进行灵动、清新、唯美的现代转译,这样的创新,真正让历史活了过来,也为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开辟了一条新的叙事路线。

《湖湘一万年》(第一季)共五集,每一集不到30分钟的时长,但“微言有大义”“短小显精悍”。从“一粒稻种的由来”到“一座城池的起源”,从“三苗古国的文化交流与共生”到“青铜器敲响远古的余韵”,一个个精妙的故事,褪去了历史“遥远且缺乏生命温度”的“高冷”,在历史言说与大众接受之间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言古必及今”,而“言今必自古”。在艰深的考古中聆听远古传来的风信,不仅能够让我们了解万年前远古先民的生存、适应和演化过程,更能触发大众对人类自身发展的思考。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这样的历史追溯无疑给人以静谧和力量。





科技元素

更新叙事形态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提出的两道“融合命题”之一,就是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当然,文化和科技融合,做的绝不是简单的“加法题”,而是更有含金量的“综合题”。

《湖湘一万年》(第一季),是新时代下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的深刻践行,也是以创新视角激活古老智慧的湖南实践。纪录片以镜头为纽带,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时代印记,还用科技之钥打破传播边界,融合多元艺术表达形式,带领观众感受时间的深度与文明的广度。


湖湘一万年》纪录片截图。


比如第一集《稻作之源》,以一粒被碳化的稻种为原点,融入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多学科视角,使得观众对水稻的“前世今生”了然于心;第三集《众城之祖》,一条人工挖成的护城河引来了学者关于“中国最早的城”的猜想,为了弄清城墙的建造方式和施工进度,考古工作者曾结合历史文献和现代民族学的实验方法做过实验。



表现形式上,纪录片通过多维叙事逻辑与叙事结构,运用非线性的镜头语言、沉浸式的实景演绎、CG技术的场景再现等手段,力图挖掘更为多元化、更为细分的故事内容,以更加年轻、更加时尚的面貌,让大众更深一步理解“何为考古”“为何考古”“如何考古”。


《湖湘一万年》纪录片截图。


近年来,《如果国宝会说话》《我在故宫修文物》《何以中国》等历史文化纪录片层出不穷。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纪录片也不再拘泥于单一的田野考古,开始将目光投向科技考古、实验室考古等考古学的分支学科。一古一今两条脉络纵横之间,是新技术、新形式的更迭,是创作视野的不断拓宽,而背后恒久的则是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留影存档的时代使命。


《如果国宝会说话》纪录片宣传图。





百年考古

激扬文化自信




历史文物作为文明源流的贮存器,发挥着记录历史、传承文明的重要作用。

诚如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院长徐天进所言:“文物就像压在箱底的小学作文本和奖状。长大后,人们或许会忘了它们,但小时候的奖状往往能够解释你何以成为今天的自己。”

《湖湘一万年》(第一季)的“出圈”,不仅是一次关于考古的探索,也是湖湘文化万余年来所积淀的“奖状”“奖章”的见证,更是读懂“何以中国”、彰显文化自信的重要切片。

它打开了一个观察和学习的视窗——在道县玉蟾岩洞穴,人们可以从人工驯化水稻的过程嗅到一场远古时代的“农业革命”,在沅水北岸的高庙文化遗址,人们可以欣赏到中国史前第一次艺术浪潮;在遥远的三苗古国,人们可以看到精美玉器促成的湖湘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流互动;在宁乡炭河里古城遗址,人们可以通过青铜重器展开“商人南迁”“分封赏赐”的美好想象……



这些纪实场景、多元视角,在润物细无声中勾勒出湖湘文化的历史文脉,凸显了中华文化传承至今的连续性。

而不同身份、不同经历的远古先民,跨越深邃的时空隧道款款而来,他们彼时的思想与当下的文明碰撞交流,更能让观众看到可感、可信的文明图景,更能帮助大家沿着历史拾级而上,对中华文化产生更多的底气和自信。

“让我们能停下脚步,回望我们曾经走过的路,思考从哪里来,要向哪里去,这就是历史的价值。”与万余年前的湖湘文化打一个共鸣的响指,以“文化的自信”讲述“自信的文化”,让遥远的过去和无限的未来血肉相连,这或许,就是《湖湘一万年》(第一季)被“催更”的原因所在。


  文  | 曹茜茜
编辑 | 张子仪
一审 | 曹茜茜
二审 | 邓晶琎
三审 | 唐   婷

湘伴
与君相伴,伴君成长。青年时政记者和青年公务员组成的圈子,为您带来第一手的、湘味浓郁的湖南时事政情。不要道听途说,拒绝四平八稳。你感兴趣的,都是我们关心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