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回响与精神的传承
重返曼棍洞
文/任志民
在南疆自卫反击战的硝烟散去数年之后,曼棍洞这个曾经见证了无数英勇与牺牲的地方,再次迎来了它的老朋友——昔日的炮兵部队战友们。他们带着岁月的痕迹,怀着对过去的深情回忆,重返这片曾经战斗过的热土,缅怀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
“曼棍洞”又称“将军洞”。位于云南自治州麻栗坡县中越边境的老山脚下,这里曾是1984年老山战役的师部指挥所。高级将领傅全有将军、廖锡龙将军等当年曾经在此洞指挥过老山作战,“将军洞”由此得名。这个洞口原本只能由单人单兵通过,洞内却能容纳上千兵员。八十年代老山作战期间,师野战医院就在洞外的右下边,另外还有通信、工兵、防化等部队。
漫游其中,步移景异,有的象恐龙长嘶,有的如猛虎怒啸。这里洞底溪水潺潺,空气新鲜。洞外两侧为悬崖陡壁,山势峻秀。此洞原为对越防御作战期间轮战部队前进指挥所所在地,修有石阶路通往洞口,并在洞口壁岩上刻有"曼棍洞"三个大字,据说书写者为原47军139师司令部作训科参谋李凯轩,这里保护较为完好。
曼棍洞,一个位于老山前线的无名高地,洞体呈南西向展布,内有溪水流淌,此洞为地下水流动而成,洞分中洞、上洞和下洞,中洞内又有岔洞三个,形成洞中有洞,洞中有厅,洞中有水。如今,或许在地图上难以找到它的准确位置,但在无数参战战士的心中,它却是一座永恒的丰碑。在当年,这里曾是他们的重要防御阵地,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战士们的鲜血和汗水。
那场战役的激烈程度,至今仍让人心潮澎湃。战士们在这里与敌人进行了殊死搏斗,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在曼棍洞阵地上,官兵们的每一次冲锋、每一次防守,都是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誓言。
岁月荏苒,当年意气风发的青年战士们而已白发苍苍,但他们的记忆却依然清晰。重返曼棍洞,他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耳边又回响起了战友们的呼喊声,眼前浮现出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
在曼棍洞阵地上,老兵们仔细地寻找着曾经的足迹,抚摸着每一寸土地,仿佛在与过去的自己对话。他们互相搀扶着,走过那些曾经熟悉的战壕和掩体,讲述着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
“这里曾是我们的主阵地,我记得那天晚上,敌人的炮火非常猛烈,但我们始终没有退缩。”一位老兵深情地自言自语地说道:“我们的战友们在这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
这场重返曼棍洞之旅,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回忆,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老兵们通过这种方式,将那份深厚的战友情谊和牺牲精神传递给了新一代。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人去珍惜和平,去铭记那段峥嵘岁月。
走进曼棍洞,中洞景观呈现密集型沿溪流分布,以次生碳酸钙沉积最甚,次以洞壁水蚀石景(基岩)为辅。基岩水蚀岩景以200--1500米段最为壮观,200米处暗河两侧壁高1米至1.7米,分布着两条带状石啮,凹部呈不规则弧形,凸部平整,排列整齐、优美壮观。北侧带状石啮面上发育有部分鹅管和低矮石幔,千丝百条缀满岩面,如此景观,实属罕见。
这里分布着"五彩石",面积近200平方米,由青、赤、黄、黑、白五种颜色构成,色彩斑斓,奇形怪状。基岩,或洁白,或碧绿,如同一幅幅天然山水画。
两山顶还分布着天锅、天冲、吊岩等奇观。次生碳酸钙沉积物,分布较为密集,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石旗和石幔布等多种类型,形态万千,有如帘幕、有如灵芝、有如飞瀑,雪白开放的石花……上下琳琅满目,左右错落有致,令人叹为观止。
曼棍洞之行,也让老兵们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和人民的幸福。如今的曼棍洞大地,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战火纷飞的地方,而是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这一切都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值得每一个人去珍惜和守护。
在曼棍洞的夕阳下,老兵们的身影显得格外坚定。他们知道,无论岁月如何变迁,那份为国为民的信念永远不会改变。昔日的战友们,虽然已经远去,但他们的精神将永远留在这片土地上,激励着后来人不断前行。
那年时激情燃烧青春芳华,未了情血撒疆场故地重游。再回曼棍洞,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寻和缅怀,更是一次精神的传承和升华。让我们铭记这段历史,珍惜和平,向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