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通讯 | 2024年或将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财富   2024-11-13 16:40   北京  

编者按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最新数据,2024年或将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近地表温度甚至高于2023年。在全球极端天气事件加剧的背景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第二十九次会议于11月11日至22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隆重召开。鉴于不作为的代价越发高昂,本次会议将聚焦推动清洁能源融资,寻找化石燃料的可行替代方案,旨在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严峻挑战。

国内方面,为期六天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闭幕。本届进博会成交活跃,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800.1亿美元,比上届增长2.0%。本届进博会企业展共有12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500家企业参展,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297家,创历史新高。今年跨国企业带来450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首发首展包括100多项全球首发、40项亚洲首展和200多项中国首秀,积极助力首发经济,激发消费新动能。

IFF会员通讯将持续关注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动向,分享最新的资讯及专家观点。


 IFF动态 IFF News
01.   国际金融论坛(IFF)第21届全球年会即将召开!

国际观察 Global Review

02.   第29届联合国气候大会: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不作为代价越发高昂
03.   第12届世界城市论坛通过《开罗行动呼吁》
04.   中国在专利、商标、工业品外观设计等领域的知识产权申请量均为世界第一
05.   2024年或将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06.   印度-联合国发展伙伴关系基金:携手全球南方国家,共筑繁荣未来
07.   由不健康的膳食结构导致的隐性成本高达8万亿美元

国内要闻 China News

08.   《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4)》发布

09.   今年前三季度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减税降费及退税超2万亿元

10.   第七届进博会落下帷幕,按年计意向成交金额超800亿美元
11.   我国自动化码头规模居世界第一
12.   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助企融资超万亿元
13.   大湾区低空特快专线首航,珠海航展迎来首批打“飞的”观众


//

 IFF动态 IFF News



01

国际金融论坛(IFF)第21届全球年会即将召开!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国际金融论坛(IFF)第21届全球年会“世界大变局:构建国际合作新未来”将于2024年11月22日-23日隆重举行。本次年会将汇聚来自50多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的200多位全球财经政要、金融机构、专家学者及业界代表,共同探讨当前全球经济金融的新趋势和挑战。

本次年会的议程丰富多彩,涵盖了多个重要议题,全球领袖也将就当前经济形势发表主旨演讲。年会还将发布《IFF2024全球金融与发展报告》《IFF全球数字货币发展报告》和《IFF全球AI竞争力指数报告》等重要研究成果,为全球金融界提供宝贵的参考。

届时年会还将正式启动 “全球可持续发展领航者计划”,该项目获得国际金融论坛 (IFF) 主席团、理事会和顾问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众多成员的参与和支持,并得到 IFF 联合主席、联合国大会主席理事会主席、联合国首任气候变化特使、韩国前总理韩升洙的亲自发起和题词。

欢迎扫描上方二维码报名参会。



//            国际观察 Global Review

02

第29届联合国气候大会:极端天气事件频发,

不作为代价越发高昂



在全球极端天气事件加剧的背景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第二十九次会议于11月11日至22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隆重召开。鉴于不作为的代价越发高昂,本次会议将聚焦推动清洁能源融资,寻找化石燃料的可行替代方案,旨在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严峻挑战。

联合国近期发布的一份气候报告显示,全球平均气温正逼近工业化前水平以上1.5摄氏度的危险升温阈值。若未能采取紧急且有效的减排措施,全球气温预计将在本世纪内攀升至2.6至3.1摄氏度,或将引发灾难性后果。

为遏制更频繁、更猛烈的极端天气事件,联合国强烈呼吁包括二十国集团在内的各大经济体立即行动起来,携手采取集体减排举措。

在第29届联合国气候大会的议程中,首要且紧迫的任务是确立新的气候融资目标,确保各国都能获得充足资源以应对气候变化、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并构建具有气候抗御能力的社区。

本次会议致力于助力发展中国家筹集所需的数万亿美元资金,以减轻有害碳排放、适应气候变化并应对其造成的损失和损害。

本次会议预计将延续联合国未来峰会上关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讨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现行金融体系已难以应对当前挑战,众多贫困国家背负着不可持续的沉重债务,既难以保障社会保护和医疗体系,更无从推动低碳转型。

缔约方会议的重要性在于其强大的召集力:尽管每次会议所达成的决定或许不尽完美,但它们是经过协商一致的成果,是将世界各国紧密团结在制定标准和推动关键领域行动的国际协议中的关键纽带。

自2015年《巴黎协定》达成以来,各国已同意将全球变暖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之上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升温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该协定以五年为周期,建立了气候行动计划更新机制,下一轮国家自主贡献将于2025年提交。

每年,各国代表都会在前一年气候变化进展的基础上逐步加大承诺力度,依据最新的气候科学和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研究成果,推动达成新的协议。

在会议之外,众多积极迹象表明,全球清洁能源转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推进,众多国家正通过可再生能源创造就业机会并促进经济增长。

如今,可再生能源正以惊人的速度融入能源系统,全球多地的新风能和太阳能电力成本已低于化石燃料能源,清洁能源转型的潮流已不可逆转。积极投资清洁技术的国家有望在未来几年内收获显著的回报。

在第29届联合国大会闭幕之前,各国代表就将最终确定改进后的国家气候计划细节,包括从化石燃料向清洁能源的转型路径,以及确保全球气温上升不超过1.5度的具体举措。(来源:联合国网站)

03

第12届世界城市论坛通过
《开罗行动呼吁》




第12届世界城市论坛日前圆满落幕,会议通过了《开罗行动呼吁》。此次论坛围绕着“一切从家开始”这一主题展开,并就包括住房危机和城市化融资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罗斯巴赫在闭幕式之前举行的最后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向记者表示,论坛聚焦地方行动的时机非常及时,考虑到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现在居住在城市地区,地方政府在城市和人类居住区的生活质量与状况方面拥有重要的影响力。

她将此次世界城市论坛描述为“世界城市论坛历程中的一个转折点”。

罗斯巴赫表示,第12届世界城市论坛的讨论“始终强调并提出了一系列关键问题,这些问题是推动可持续城市和社区发展的核心议题。”

讨论所涉及的问题包括全球住房危机的紧迫性,认识到适当住房是一项人权,并承认住房不足与其他危机(如气候和人道主义危机)相互影响。

罗斯巴赫表示,融资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优先事项,包括挖掘城市中未被利用的财政资源。此外,需要收集、分享并借鉴现有的实践和解决方案,迅速、大规模地加快行动。与此同时,需要加强和挖掘联盟和伙伴关系的力量与潜力,以确保人们利用资源和专业知识并大规模采取行动,应对复杂和前所未有的挑战。

与会者认识到,城市化是不可逆转的巨大发展趋势,是一种变革性的力量,如果得到有效利用,将推动社会公平、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福祉的提升。

他们还确认了通过实施《新城市议程》和《2030年议程》,推动可持续城市化的承诺,从而加速全球其他发展目标的实现。(来源:联合国网站)



04

中国在专利、商标、工业品外观设计等领域的

知识产权申请量均为世界第一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表的《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最新年度报告显示,中国在专利、商标、工业品外观设计等领域的知识产权申请量独占鳌头。报告同时指出,2023年全球专利申请活动量再创新高,申请量首次突破350万件,这标志着尽管宏观经济环境充满挑战,但全球专利申请量仍连续第四年实现增长。

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和德国是全球专利申请量最多的国家。

印度的专利申请量排名上升一位至第六位,主要由印度经济快速增长支持下居民专利申请量大幅增加所推动。

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活动量也有所增长,增幅为2.8%。

2022年(由于申请和公布之间的时间延迟,目前只有最近一年的完整数据),计算机技术仍然是全世界已公布专利申请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技术,占全球总量的12.4%。位列其后的是电气机械、测量、医疗技术和数字通信。

据估算,2023年全球共提交了1163万件商标申请,涵盖1523万个类别。

中国申请人的申请活动量最高,其次是美国、俄罗斯、印度和德国的申请人。

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量约为119万件,其中包含约152万项外观设计,比2022年增长了2.8%。

2023年,中国申请人的外观设计申请量居世界首位。其次是美国、德国、意大利和韩国。这前五大国家在2023年共占全球活动量的近四分之三。

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共提交了约29070件植物品种申请。中国申请人在2023年最为活跃,占全球总量的53.5%。排在中国申请人之后的是荷兰、美国、法国和英国。

来自86个国家和地区主管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据估算有58600个受保护的地理标志。地理标志是用于具有特定地理来源且具有源于该产地的品质或声誉的产品的标志,例如用于奶酪的格吕耶尔(Gruyère)或用于烈酒的龙舌兰(Tequila)。

2023年,中国是本国领土内有效地理标志最多的国家,其次是德国、匈牙利和捷克共和国。

与“葡萄酒和烈酒”有关的有效地理标志几乎占2023年全球总量的一半,农产品和食品占44.8%,手工艺品占4.2%。(来源:联合国网站)


05

2024年或将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最新数据,2024年或将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近地表温度甚至高于2023年。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 “今天,世界气象组织及其合作伙伴告诉我们,2024年或将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人类正在烧毁地球并为此付出代价。"

世界气象组织新编写的一份多机构旗舰报告《气候服务状况》指出,过去五年来,为决策提供气候信息的工作取得了进展,但仍存在很大差距,投资远远落后于需求。

报告指出,到2024年,三分之一的国家气象水文部门能提供“基本”水平的气候服务,近三分之一能提供“先进”或“全面”水平的气候服务。报告称,由于获得了有针对性的适应资金,亚洲和非洲国家在提高能力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报告表示,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前所未有的暖度一直持续到2024年。许多极端气候现象正变得更加频繁和强烈。虽然由于更好的预警和灾害风险管理,与天气和气候相关的已报告死亡人数在逐渐减少,但经济损失却在增加。

从2020年到2024年中期,洪水仍是最常报告的灾害。然而,与高温有关的危害已成为造成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占全球报告的天气、水和气候相关死亡总数的57%。

报告表示,正在创建量身定制气候服务的国家太少,例如,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观测网络覆盖仍有很多空白。在过去十年中对其天气、气候和水文服务进行了社会经济效益评估的国家气象水文部门不足20%。

在共同开发气候服务方面也存在重大差距,这些服务要认识到气候相关风险对儿童、妇女、残疾人以及边缘化社会和生计群体的具体影响。此外,儿童和青年作为关键伙伴参与气候服务的共同开发和包容性传播的问题尚未得到充分解决,作为一个关键部门,教育尚未被纳入全球和国家气候服务框架。

与此同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阿塞拜疆巴库召开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前夕发布了一份名为《2024年适应差距报告:赴汤蹈火》的报告,指出各国必须以在COP29上作出资金行动承诺为起点,大幅加强适应工作。

报告强调,适应资金需求与当前国际公共适应资金流之间存在巨大差距,阻碍了这一目标的实现。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公共适应资金从2021年的220亿美元增至2022年的280亿美元——这是自《巴黎协定》签订以来最大幅度的绝对及相对同比增长。

这反映了《格拉斯哥气候协议》取得的进展,该协议敦促发达国家在2025年将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的适应资金在约190亿美元(2019年水平)的基础上至少实现翻倍。然而,即使实现《格拉斯哥气候协议》的目标,也只能将适应资金缺口缩小约5%。

报告表示,在规划方面,目前已有171个国家至少制定了一项国家级适应规划文书,即政策、战略或计划。在26个没有出台国家规划文书的国家中,有10个国家没有制定文书的迹象;其中7个国家是受冲突影响的国家或脆弱国家,如果要在2030年内实现《阿联酋全球气候适应力框架》中关于规划的目标,就需要为这些国家提供大量针对性支持。

此外,发展中国家的国家适应计划的潜在有效性参差不齐,因而需要提供专属支持,以确保适应规划在这些情况下能够转化为有意义的行动。

报告表示,鉴于挑战规模巨大,弥补适应资金缺口还需要采取创新方法来调动更多的财政资源。对公共和私营部门来说,更强力的促成因素、新方法和金融工具是解锁适应资金的关键。

报告指出,需要加强能力建设和技术转让,以提高适应行动的有效性。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文件几乎处处都提到了能力和技术需求,主要关注水、粮食和农业方面。然而,目前为满足这些需求所做的努力往往缺乏协调、成本高昂且为期短暂。此外,很少有证据表明这些努力惠及边缘化和代表性不足的群体。

报告建议干预措施应调动现有能力,均衡强调技术和有利条件,并将性别平等和社会包容作为核心考量因素。(来源:联合国网站)


06

印度-联合国发展伙伴关系基金:

携手全球南方国家,共筑繁荣未来


印度-联合国发展伙伴关系基金在数字基础设施、农业、卫生、教育、技术和绿色能源等领域为全球南方国家发挥着重要作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表示,该基金践行“一方成功就是大家的成功”的理念,旨在推动各国实现共同繁荣。

自2017年成立以来,印度-联合国发展伙伴关系基金承诺投入1.5亿美元,支持全球南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项目。这些项目由印度政府牵头,与联合国系统密切合作,主要关注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需求。

近日,印度-联合国发展伙伴关系基金举行了第七届年度活动,出席者包括访美的印度议员代表团、各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和联合国官员。活动期间发布了年度报告,展示了多个国家根据《2030年议程》开展的项目成果,彰显了该基金在推动全球南方发展方面作出的贡献。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助理秘书长兼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局主任维格纳拉贾指出,十年来,南南合作倡议蓬勃发展,为参与国家带来了互利共赢的成功经验。他强调,这些项目充分展示了将先进技术引入全球南方国家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印度常驻联合国代表哈里什表示,两年前的新冠疫情和随后的暴力冲突,已经导致许多国家发展资源大幅缩减,项目落实面临资金挑战。印度作为一个人口众多、文化多元、宗教多样、语言丰富的国家,希望能够与南方国家分享其基层发展的宝贵经验。

坎博杰强调,印度正在通过一系列项目积极应对公共卫生、青年赋权、能力建设、气候行动和减贫等挑战,并逐步扩展到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和绿色能源等新兴领域。同时,印度还计划在教育和卫生领域推广先进技术的应用,以期惠及偏远农村地区。(来源:联合国网站)


07

由不健康的膳食结构导致的隐性成本

高达8万亿美元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近日发布的《2024年粮食及农业状况》报告指出,全球农业粮食体系每年产生的隐性成本约为12万亿美元,其中70%(约8万亿美元)源于不健康的膳食结构。这些和健康相关的隐性成本与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脏病、卒中和糖尿病紧密相关,其影响已远超环境退化和社会不平等。

报告显示,对大多数农业粮食体系而言,主要的膳食风险因素是全谷类摄入量低,而对长期危机型体系和传统型体系而言,主要问题是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低。  

报告指出,钠摄入量高是另一项重大问题,随着农业粮食体系从传统型向正规化型转变,钠摄入量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成为健康隐性成本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与此同时,在从传统型向工业化型体系转变的过程中,加工肉类和红肉的消费量也持续上升,成为三项最主要的膳食风险之一。  

粮农组织每年发布的《粮食及农业状况》报告关注农业粮食体系和发展领域的重要议题,今年,该报告首次连续两年围绕同一主题展开,凸显了推动全球农业粮食体系转型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此次报告基于对全球156个国家的深入调查,全面剖析了与粮食生产、销售和消费相关的全部成本和收益,特别是那些未能在市场价格中体现出来的隐性成本,涵盖了健康、环境和社会等多个维度。同时,报告也为农业粮食体系的转型变革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为系统揭示不健康的膳食结构造成的隐性成本,报告对不同类型的农业粮食体系进行了详细分析,根据农业粮食体系的六个类型,分析了不同体系中膳食风险因素的差异。

报告指出,除膳食风险外,不可持续的农作方式所导致的环境影响也大幅增加了隐性成本。多样化型农业粮食体系因温室气体排放、土地利用变化等造成的环境成本高达7200亿美元。

在社会隐性成本方面,贫困和食物不足问题在传统型和长期危机型农业粮食体系中最为普遍,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和18%,这进一步凸显了改善生计和整合人道主义、发展和和平相关工作的紧迫性。

面对这些严峻的挑战,报告呼吁采取集体行动,以价值为导向驱动农业粮食体系转型。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超越传统经济方法,采用真实成本核算法来计算隐性成本,并促进卫生、农业和环境部门之间的政策协调。同时,报告还提出了一系列关键建议,旨在推动农业粮食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强调,全球农业粮食体系转型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真正的变革需要明确行动、政策支持和持续投资。他呼吁以价值为导向,推动可持续、包容、高效的农业粮食体系转型,以更好地实现粮食安全、营养改善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来源:联合国网站)



//

 国内要闻 China news


08

《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4)》发布


在11月8日举行的第七届中国企业论坛“国有企业新型智库研究成果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衣学东发布了《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4)》(下称《高质量发展报告》)。

《高质量发展报告》由主报告和八个分报告组成,重点总结了2023年以来中央企业在推进高质量发展方面的进展。报告披露了中央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等的诸多新数据新变化。

中央企业通过一系列举措夯实了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一是着力提高经济效益,2023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6万亿元,利润总额2.6万亿元,净资产收益率达到6.6%,全员劳动生产率高达78.7万元/人,营业现金比率为11.2%,整体资产负债率为64.6%,各项经济指标均表现优异。二是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全年总投资达到6.2万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09万亿元,同比增长11.4%,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更是实现了32.1%的高速增长。三是加强协同发展,与民营企业等社会资本开展股权合作,涉及金额超过3900亿元,直接带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200多万户,其中96%为民营中小企业,有效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的融合发展。(来源:证券日报)


09

今年前三季度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减税降费

及退税超2万亿元

国家税务总局11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现行政策中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20868亿元。

这其中,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支持加大科技投入、成果转让和科技人才引进及培养的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约8937亿元;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和留抵退税等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约8107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等支持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兴产业的政策减税约3025亿元;购买500万元以下设备器具一次性税前扣除等支持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政策减税约800亿元。

在税费优惠等政策支持带动下,今年以来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持续稳步向好。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从创新发展看,1至10月,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4%;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4%。从制造业看,1至10月,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6%。其中,装备制造业、数字产品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3%、8.5%和8.7%。(来源:中国政府网)


10

第七届进博会落下帷幕,

按年计意向成交金额超800亿美元



为期六天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10日下午在上海闭幕。本届进博会成交活跃,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800.1亿美元,比上届增长2.0%。

本届进博会企业展共有12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500家企业参展,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297家,创历史新高。最新数据显示,今年跨国企业带来450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首发首展包括100多项全球首发、40项亚洲首展和200多项中国首秀,积极助力首发经济,激发消费新动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吴政平表示,本届进博会企业展科技含量高,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

技术装备展区首次设立新材料专区,涵盖电子材料、生物材料、特种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完善集成电路专区产业链,引入存储芯片制造商和电子设计自动化解决方案供应商等龙头企业;汽车展区中一半以上的展商展示自动驾驶、新型储能等最新技术和创新成果。创新孵化专区集中展示34个国家和地区的360个创新项目,为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发展提供助力。

除了企业展,本届进博会国家展也亮点纷呈,虹桥论坛国际化成色足,助力全球开放合作的动能更强劲。此外,进博会期间,共举办了近50场贸易和投资促进活动,其中贸易投资对接会达成合作意向260多项,累计实现意向合作金额超94亿美元。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平表示,第七届进博会上海交易团累计意向成交金额101亿美元,同比增长6.3%,连续七年位列地方交易团首位。

与此同时,第八届进博会筹办工作已全面铺开,新签下届企业展展览面积超10万平方米。(来源:央广网)


11

我国自动化码头规模居世界第一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多个世界级港口群,自动化码头规模居世界第一。

近日,从德国出发,满载机械设备、汽车零配件等货物的外籍集装箱船停靠在天津港。得益于“5G+北斗+无人驾驶”智慧港口建设方案,在远程自动化操控下,集装箱落箱实现厘米级精准对位,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按照系统自动下达的作业指令,将集装箱送到指定区域,全流程自动化作业紧密衔接。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建成自动化集装箱和干散货码头49座,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在集装箱码头方面,我国基本掌握了自动化码头设计建造、装备制造、系统集成和运营管理全链条的关键技术。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世界级港口群,港口基础设施规模多年保持世界第一。(来源:北青网)


12

我国产融合作平台助企融资超万亿元

今年以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助企融资新增2900亿元,同比增速达到40.7%。目前,平台已累计助企融资超1万亿元。

国家产融合作平台是依托工业和信息化部及相关金融机构数据资源建立的非营利性公共服务平台,可以为企业提供定制化、智能化的金融服务。

当前,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上线了产业转移、先进制造业集群、5G、工业互联网等24个特色专区,已经汇聚超过34万家优质企业、近3000家金融机构和700多项金融产品。(来源:千龙网)


13

大湾区低空特快专线首航,
珠海航展迎来首批打“飞的”观众



11月11日11时30分,以打“飞的”方式,搭乘大湾区低空特快专线到珠海看航展的首批4名乘客,从深圳起飞抵达珠海。这也标志着该专线顺利完成首航。

当日11时,执行首航任务的H135直升机从深圳盐田区起飞。与驾车需要2个多小时的高速路程相比,30分钟左右便可空中直达。

大湾区低空特快专线活动由珠海市低空产业投资运营有限公司联合南航通航、东部通航和广东客龙等多家通航企业共同打造。

此举将香港、广州、深圳、中山、肇庆等5个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以及与“融湾入圈”的广东阳江直飞珠海的时间,均缩短至1小时以内。这6个城市的市民,可通过更舒适快捷的空中出行体验,直达中国航展举办地珠海,共赴中国航展蓝天盛会。

“作为负责整体谋划珠海全市低空空域资源开发、场景应用、产业布局的特定功能型商业类国有全资公司,我们将持续打造珠海‘低空+’特色创新应用示范场景,拓宽低空经济产业的商业化实践,为湾区生活带来更多精彩纷呈的低空消费新业态,为珠海打造‘天空之城’提供坚实支撑。”珠海市低空产业投资运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来源:新华社)

免责声明:本产品是在公众媒体或其他第三方公开披露的信息基础上摘编而成。国际金融论坛(IFF)对其承载的信息、图表、数据等的可靠性、时效性、完整性、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本产品内容不代表IFF的观点和意见,所提供的信息仅供接收者参考,任何人依赖本产品的任何信息、观点、图表、数据行事而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行事者自负,与IFF无关。本产品内容的版权由IFF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国际金融论坛
国际金融论坛(IFF)北京秘书处官方账号。IFF是非营利、非官方独立国际组织。2003年10月由G20国家、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全球领袖共同发起成立,是全球金融常设对话机制和多边合作机构,被誉为全球金融领域的“F2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