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大学教师,被工作折磨到筋疲力尽

学术   2024-10-11 19:25   上海  



据《泰晤士高等教育》官网报道,美国西部州长大学下属实验室近日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约80%的教职人员感到技术发展使他们“始终处于工作状态”



64%的受访者表示,技术让他们难以从工作中抽身,彷佛永远在工作,进而导致41%的教师感受到职业倦怠。


中国教师的情况如何?

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曾发表瑞典延雪平大学教授佩尔松主导的研究,该研究首次对全球高校教师的压力水平进行了跨国比较,覆盖34个国家,分析了91篇文献和38000名参与者的数据。

结果显示,中国高校教师的压力水平位居全球之冠,达到五级,而德国大学教师的压力最小,加拿大、丹麦、芬兰、马来西亚等国的大学教师压力相对较轻。

理想状态下,高校教师享有寒暑假,且无需坐班。然而现实是,他们似乎总是处于“24小时待命”的工作状态,精力日益有限,常常感到疲惫。

各行各业都在“内卷”,为何大学教师总是抱怨疲惫?

大学教师的累点怎么这么低?


一、工作时间长

一项近期的研究表明,中国高校教师的周工作时间超出法定标准,平均达到32.9小时,若计入寒暑假,年工作时间高达2483小时,远超法定的2288小时


二、学术压力大

青椒们的“非升即走”是老生常谈的问题。现在,副教授也不安全了


今年初,某985大学发布规定,新聘任的常规副高岗位教师若6年内未晋升为正高及以上岗位,应转为专职科研岗、实验工程岗或不再续聘。该规定引发广泛关注,被概括为“副教授的非升即走”。

今年4月,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宋凯博士因首聘期考核未通过,被降级降薪并退还部分安家费,在“非升即走”的压力下选择了自杀。

去年2月19日,台湾大学生命科学馆一名张姓副教授在实验室内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三、生活负担重

在一线城市,教师的住房问题日益严峻,尤其是年轻教师,他们的收入普遍偏低,面对高昂的房租和生活成本,经济压力不断增加。在生活与工作的双重压力下,年轻教师往往感到力不从心。


此外,工作与家庭的矛盾愈发突出。高校教师普遍抱怨:顾得上科研就顾不上家庭,顾得上家庭就顾不上科研。女性教师这方面的压力尤为明显。

四、技术的“奴役”

文章开头提到受调查的美国教职人员感到技术发展使他们“始终处于工作状态”。中国高校教师,亦是如此。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微信、钉钉等通讯工具已成为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这种便利性的背后,却隐藏着对大学教师休息时间的侵蚀。不分昼夜的信息提示,让教师们难以享受真正意义上的休息。

他们的生活被工作信息的洪流所淹没,即便是在假期,也难以完全放松,这种“永远在线”的工作模式,正在悄然改变着教师的工作与生活平衡。


综上所述,中国高校教师所承受的压力与多种因素紧密相关,包括工作时间、生活负担、学术压力等。为了改善这一状况,需要从管理、政策和社会支持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反思与调整。

为了不让教师为技术所“奴役”,一些高校开始探索更加人性化的工作模式,比如设定特定的“无打扰”时间段,或者鼓励教师在非工作时间关闭通讯工具的通知功能。

这些措施旨在帮助教师找回失去的休息时间,让他们能够在工作与生活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点。毕竟,教师的身心健康,对于教育质量和学生的成长同样至关重要。


更多相关信息,可扫码+群,邀您进学术圈



编辑| Albertz;来源| 环球科学科研圈、 麦可思研究 等



科研与发表
关注科研圏动态,国际期刊动态,介绍发表经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