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爬后走和不爬就走的孩子,长大后有什么区别?

健康   健康   2024-08-19 22:43   澳大利亚  

网上有个说法,不爬就走,影响孩子大脑发育,还可能导致语言障碍;相反,先爬后走的孩子,肢体灵活,协调性好,发育更好。先爬后走和不爬就走的孩子,长大了就会“见分晓”。


生长发育过程,有爬行阶段和直接跳过爬行阶段的孩子,到底有什么区别呢?要注意什么?不爬就走的孩子,可以做什么替代爬行?今天来聊聊。

图源:Unsplash


01

关于宝宝爬行

以及爬行的意义


大部分宝宝在5-13月龄区间开始爬行。最近20年里,研究发现孩子开始爬行的月龄变得越来越晚。而1998年的一项研究发现,遵从睡眠安全原则,仰卧位睡的方法,似乎会让孩子翻身、坐和爬的开始月龄稍稍延后;但是到了18月龄,仰卧位睡和孩子的大运动发育之间的就没有发现关联了。


另外,研究还发现,膝手爬的方式可能比坐着挪屁股爬的方式更理想。相比膝手爬,坐着挪屁股方式的爬行,效率更低,而且对四肢的锻炼也有限,比如孩子的上肢没有机会承受身体重量,失去锻炼上肢的机会。


爬行对孩子的肩部、髋关节锻炼,以及手臂和双腿协调有帮助。当然,锻炼这些身体部位以及手臂和双腿协调,并不是只有通过爬行,其他的包括:攀爬、扶站等,也有同样的锻炼意义。根据现有研究,现在孩子的上肢力量相比前几代人更弱一些。但是这并不能简单理解为爬行姿势不对,或者没有爬行直接走而导致的,相反更多是因为孩子整体的体育活动减少了。


爬行对孩子的生长发育确实是有意义的,而且爬行对孩子来讲,是人生中第一次实现了独立的移动、变换位置。孩子可能会为了靠近某件玩具、某个人等而努力爬行,这个过程对孩子的认知(思考)发育、社交行为发育等方面有积极意义。另外,爬行过程孩子也要学会四肢协调以及形成空间意识。


02

不爬就走的孩子

有什么不同?

注意什么?


约7-10%的孩子,会跳过爬行阶段,不爬就走。刚才讲过爬行有很多生长发育方面的意义,那这些不爬的孩子,是不是就有问题?长大以后就和那些爬行过的孩子出现显著差别?


其实未必。


因为在爬行阶段失去的一些锻炼机会,孩子其实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补救”回来。所以,如果孩子没有爬就走了,不要因为网上流传的“不爬就走影响大脑发育、语言发育;长大之后见分晓”之类的说法而过度紧张。

图源:Unsplash


对孩子来讲,我们需要看整体的发育,而不是只盯着一个某个特定方面。宝宝迟迟不爬,或者不爬就直接走了,在开始担心之前,先要想想:




1. 孩子生长发育过程,其他大运动发育是否理想?比如开始竖头(一般4月龄前能较好竖头)、独坐的年龄(一般6月龄左右开始能靠坐或独坐),跟其他孩子差不多吗?


2. 孩子的语言发育进度,与其他孩子差不多吗?大致符合发展规律吗?


更多参见:

《这些表现,警惕语言发育迟缓!4类孩子更可能语言发育迟缓》


《宝宝这些表现,说明语言发育达标了》


3. 孩子的社交、认知等各方面,与其他孩子差不多吗?


更多参见:

《认知与智力有关,0-3岁认知发育里程碑,你家宝宝达标了吗?哪些迹象提示落后?》


假如孩子各方面的发育都是理想的、单单就是跳过了爬行阶段,那通常不用因此而担心在智力、大脑、语言或其他发育行为等有方面问题;也不用而担心比其他爬过的孩子在智力、行为等方面表现差。


当然,如果孩子跳过爬行阶段,同时还合并其他发育方面的问题,那还是要引起重视,及早向靠谱的专业人士求助,比如找靠谱的儿童保健或行为发育医生排查一下。


03

如果孩子不爬

替代爬行的锻炼方法是什么?



一、攀爬


对于不愿爬、跳过爬行阶段的孩子,其实可以试试攀爬,同样可以让孩子获得爬行阶段的那些锻炼。其实,攀爬的肢体动作类似爬行,只是攀爬是垂直方向的爬行或攀登。


一开始可以鼓励孩子爬沙发背,然后可以慢慢让孩子试着爬楼梯,等再大一些,就可以让孩子在公园或儿童玩乐场所里,借助某些攀爬工具来爬,比如爬树、适合幼童的攀岩等。



二、爬行游戏


另外,还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让那些不肯爬或者跳过爬行阶段的孩子尝试爬行。比如跟孩子一起模仿狗爬、熊走路、青蛙跳等,还可以以比赛的方式,鼓励孩子尝试。通过这些游戏,鼓励孩子尝试爬行,让孩子尝试和体会爬行过程中肢体协调、对周围环境保持警惕和了解的状态。



三、负重行走


另外,让孩子负重行走,比如推着装满东西的玩具推车走、拉着装满沙子的小车走、或者帮助吸尘、整理比较重的东西(比如书)、甚至可以和孩子玩摔跤等。


所有这些游戏或活动,都可以对孩子的肌肉、关节等进行锻炼,而这些锻炼其实就是在孩子爬行阶段会得到的锻炼。


大部分孩子会有爬行的阶段,但有小部分孩子可能会跳过爬行。只要孩子总体的生长发育理想,通常不用因为没有爬过,而过度担忧。另外,对于不愿意爬、不爬就走的孩子,其实我们仍然有很多其他方法来让孩子获得类似爬行的锻炼。


图源:freepik photo created by freepik


以上便是今天的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我是珊珊,关注我,一起科学育儿。


- 部分参考来源 -

1. Davis BE1, Moon RY, Sachs HC, Ottolini MC. Effects of sleep position on infant motor development. Pediatrics. 1998 Nov;102(5):1135-40. 

2.https://www.encompassnw.org/crawlimportance-the-crawling-debate/

3.https://www.zerotothree.org/resources/202-steps-toward-crawling

4.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ages-stages/baby/Pages/Crawling-Styles.aspx


-END-

 如果觉得有用 

 分享给更多人阅读 


孩子或家人的个体化健康问题,包括儿科、皮肤科、妇产科、临床营养、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等,欢迎关注公众号:祐苗,自“咨询”菜单,向祐苗的靠谱医生咨询;

在祐苗上线的医生至少有5年国内三甲医院或者海外同等级医院工作经验、有循证理念和服务意识。祐苗后台也有日常咨询质量控制。


往期回顾


设置星标,不再错过我的推送:

1. 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澳洲妇幼Dr韩

2. 点击右上角“...

3. 点击“设为星标


长按关注,阅读喂养|睡眠|养育|孕产科普


让更多父母看到

让更多孩子受益

分享 点赞 在看 ↓↓↓ 

澳洲妇幼Dr韩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妇产科医学博士,妇幼健康博士后;临床营养学硕士;临床医学学士。 与你分享专业、可靠、实用的喂养、睡眠、养育和孕产科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