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之文言固定句式

教育   2024-12-21 23:46   山东  

固定句式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它可以根据表达语气和表达作用分为下列几种:


(一)表示陈述语气的习惯说法

1.“有以”“无以”。可译为“有可以用来……的办法”和“不能,没有什么用来……的办法”。例如:

①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荆轲刺秦王》)

②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2.“有所”“无所”。可译为“有……用来的(人、事、物)”和“没有……用来的(人、事、物)”。例如:

①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

②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孔雀东南飞》)


(二)表示疑问语气的习惯说法

1.“何如”“如……何”“奈……何”“若……何”。这是几个同义的说法。意思是“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付(处置、安顿)……”。例如:

①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②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

③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治邺》)

④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


2.“何(奚、曷)以(用)……为”“何以为”“何……为”。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还要……干什么呢”

①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③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项羽之死》)


(三)表示感叹语气的习惯说法

1.“何其…… ”,可译为“多么”。例如: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2.“焉哉”,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吧”,“焉”不起作用。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卫风·氓》)


(四)表反问语气的习惯说法

1.“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或“难道不……吗”例如: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②众人匹之,不亦悲乎?(《逍遥游》)


2.“何……之有”可译为“有……呢” 例如:

①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3.“庸……乎”,可译为“难道……吗”。例如: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五)表揣度语气的习惯说法

“得无”“无乃”。“得无”意思是“该不会”“莫不是”。“无乃”意思是“岂不是”“莫非是”“恐怕要”等。例如:

①求,无乃尔是过欤?(《季氏将伐颛臾》)

②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③日饮食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鸿门宴》)


(六)表比较的习惯说法

“……孰与……”“……何如……”。可译为“和……相比,……”例如:

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七)表选择的习惯说法

“与其……孰若(岂若)……”“与(与其)……宁……”,可译为“与其……不如(宁可)……”。例如:

①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论语·微子》)

②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与妻书》)


(八)表示认定的习惯说法

“之谓”“……之谓也”,可译为“这就叫作……”或“说的就是……”。例如:

①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

②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秋水》)

部编语文学习
多版本语文课文、作文、阅读、课件、试卷、辅导与训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