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注射胰岛素会上瘾。
很多糖尿病患者认为”打了胰岛素,会上瘾,以后就会形成胰岛素依赖”,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事实是:胰岛素没有成瘾性,停用后不会出现戒断综合征。
误区二:胰岛素用量会越来越大,不能再用回口服降糖药了。
临床上经常有2型糖尿病患者经饮食控制及最大量口服降糖药仍不能控制血糖或处于感染、急性心脑血管意外等状态,经过一段时间的胰岛素注射治疗,由于外源性胰岛素的补充,使病情得到控制。大部分患者可以在停用胰岛素后,通过单纯饮食、运动或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就可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而有的患者则可以减少胰岛素的使用剂量或使用次数。
误区三:使用胰岛素会使自身胰岛分泌功能下降。
出现这种想法的人,可能是误认为注射胰岛素后,自身的胰岛就不需要工作了,自然功能就会衰退。实际上,2型糖尿病患者无论用不用胰岛素治疗,其胰岛β细胞都会不停地分泌基础胰岛素。通常说的β细胞功能的不断减退是糖尿病本身的自然病程所导致,与注射胰岛素无关。注射胰岛素不仅不会导致胰岛功能的加速衰退,在一定程度上反而会起到保护胰岛功能的作用。
胰岛素是2型糖尿病常用药物
临床中很多患者的胰岛素治疗不规范,出现胰岛素治疗起始偏晚、起始胰岛素治疗后剂量调整不足等情况。
为了更好地规范我国基础胰岛素起始调量期的管理,进一步改善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我国内分泌与代谢疾病领域临床专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共同制定了《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起始调量期专家指导意见》。
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对于大多数非妊娠成年T2DM患者,合理的血糖控制目标为HbA1c<7%、FPG4.4~6.1mmol/L;
对于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无严重并发症或低血糖风险低的患者,可设定较为严格的血糖控制目 标,HbA1c<6.5%、FPG4.4~5.6mmol/L;
对于有严重低血糖史、预期寿命较短、合并严重疾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可较为宽松,HbA1c<8.0%,FPG≤7.0mmol/L或更高。
国内临床应用的基础胰岛素主要包括中效胰岛素(NPH,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U100)、超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U300、德谷胰岛素)
起始基础胰岛素的治疗时机
≥1 种口服降糖药物足量规范治疗3个月以上 HbA1c仍未达标者,可起始基础胰岛素治疗以改善血糖控制;
HbA1c>9.0%或 FPG>11.1mmol/L 伴或不伴明显高血糖症状的新诊断T2DM患者,如需短时间内纠正高血糖时,可考虑起始基础胰岛素联合餐时胰岛素治疗。
基础胰岛素起始剂量可根据体重计算,通常为0.1~0.3U/(kg·d)。
HbA1c>8.0%者,可考虑按照0.2~0.3U/(kg·d)起始
BMI≥25 kg/m2 者起始甘精胰岛素治疗时,可考虑按照0.3U/(kg·d)起始 。德谷胰岛素起始剂量通常为10U/d。
多数患者在基础胰岛素剂量未达到0.5~0.6U/(kg·d)时,若空腹血糖(FPG)未达标且无显著低血糖,可通过继续调整基础胰岛素剂量来优化血糖,而无须改变治疗方案。
在未达到设定的血糖目标值前,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根据FPG,每周调整2~6U直至FPG达标。
对于有能力进行血糖监测、能够感知低血糖、具有自我管理能力的患者,医生可指导其进行简易的自我胰岛素剂量调整,每3天调整2U直至FPG达标。
对于甘精胰岛素,患者还可采用每天调整1U直至FPG达标的简单方法进行自我胰岛素剂量调整。德谷胰岛素通常每周调整一次。
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可根据胰岛素治疗方案进行相应的血糖监测,维持血糖在目标范围内。使用基础胰岛素的患者应监测FPG,根据FPG调整睡前基础胰岛素的剂量。
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和(或)胰高糖素样肽 1受体激动剂规范治疗3个月后,FPG达标,但HbA1c仍未达标的患者,可在基础胰岛素治疗基础上,在主餐/早餐前添加餐时胰岛素4~6U。
根据下一餐前血糖值,每周调整1~2次餐时胰岛素。每次调整1~2U或10%~15%,直至下一餐的餐前血糖达标。之后可根据血糖控制的需要逐渐增至2~3次/d餐时胰岛素治疗。
基础胰岛素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治疗时,低血糖发生的风险可进一步增加,需注意监测血糖和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使用无针注射器注射胰岛素时,需注意适当减少胰岛素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