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缘

文摘   2024-12-11 18:01   河南  




中午闲来无事,一个人二两小酒下肚,心血来潮有了写作思绪,就说说我的喝酒缘吧。

 

在我印象中从我的小时候起家里应该就有了酒缘。一是因为老家南阳这个地方的酒文化由来已久,亲朋好友相聚、礼尚往来往往都要好酒款待,从小耳濡目染久矣,觉得生活中就要有酒;二是我家有喝酒的基因,我的姥姥去世时候98岁,在我的记忆中,她每天都要喝两、三杯,说喝了酒明显身体舒服。我的姨姥姥也喝酒,去世时也是将近100岁。我的母亲将近80岁了,身体硬朗,如今还是满头黑发,看上去别人都认为只有60多岁,母亲也喝酒,也是每天三几杯,自我感觉少喝点酒对身体好。可以说从小我对酒就没有恶意。

 

自我上了大学,算是人生独立了,我也开始喝酒了。那时候,不知道自己的酒量,可以说不知道天高地厚,随便几个菜,几个同学聚在一起,5块钱的光肚瓶子仰韶酒就干起来了。几场大酒下来,经测试发现,我可以胜酒力,能喝!班里同学也时常聚餐喝酒,公认我的酒量可以。


后来走上了工作岗位,喝酒也伴随我一路走来。朋友们问我:“你说喝酒对你有啥好?”结合我真实的体会,我认为感想有二:一是缓解压力烦恼,在飘飘欲仙的晕中,烦恼忧愁随风而去;二是喝酒是一个沟通交流的媒介,支个酒场,邀亲朋好友几人,喝喝酒、说说话,沟通信息,联络感情,是一个好的交流平台。

 

中国的酒文化博大精深,特别是工作中的喝酒应酬逐渐有了套路,酒场有时候成为了一种工作场。从内心深处,我对七、八人以上人多的大聚会、大酒场是非常冷静理智、内心不乐意参加的,我认为这就是一个工作的需要,而不是一个开怀畅饮的喝酒之地。在这样的场合,我会告诫自己懂礼仪、知轻重,要非常清楚这个酒场是要干啥事的,谁是主,谁是宾,自己的身份是什么,该说的话要说,多余的话一句不说,要稳重端庄,恰如其分。这样的场合,我基本上是非常冷静的,大多属于静悄悄坐着吃菜聆听的人。

 

酒品见人品,酒场见能力。经常见到有人借酒浇愁、借酒闹事,几俩酒下肚现了原形,说疯话、耍酒疯。也会见到优秀的人,酒喝得再多,说话得体,办事得体,不乱章法。所以人到中年,喝酒约场子很有讲究,要叫哪些人去参加,这些人之间有啥微妙关系,都是要事前认真考量的。“不是一路人,不登一家门”“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和哪些人喝酒、今天这个场子去还是不去参加都大有学问,其实这是考验一个人的智慧和情商。

 

酒缘也是缘。如今人到中年,可以说伴随喝酒一路走来。如果让我自己说说我的喝酒史上有啥值得自豪的事情,那就是一点:就是我喝酒多年,自我评价从来没有失态过,没耍过酒疯,没给酒友添过乱子。可以说这么多年来,酒场上喝得再多,甚至去医院打吊针,那是因为胃受不了,但是头脑冷静理智,不说扯淡话、失态话。这也是朋友们对我酒风的评价,应该说自己酒场的表现杠杠的!

 

《三国演义》中有群英会蒋干中计这个章节,周瑜看起来喝得酩酊大醉,其实头脑清醒,胸有韬略,巧设计谋,让蒋干盗书,“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代儒帅周瑜的喝酒风范和做事韬略永远是我们后辈酒友的学习楷模!

理财大讲堂
自写原创为主,感悟经济,感悟投资,感悟管理,感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