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数据保护历程(上):从《数据保护指令》到《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

文摘   社会   2024-07-21 17:11   湖北  

欧盟

平台、数据
立法汇总

1.1995年,《数据保护指令》

其为欧盟于1995年通过的规定处理欧盟内部的个人数据的指令,是欧盟隐私和人权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蓝本是美国《数字千年版权法》。2016年4月通过的“ 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已取代数据保护指令,并于2018年5月25日开始实施。

具体内容:处理数据三原则:透明度(数据主体必须表示同意等)、合法目的、比例性(比例原则)。

2.2015年5月6日,欧盟《数字单一市场战略》

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数字单一市场战略》,指出消费者和企业应更好地在欧洲境内获得在线商品和服务,要求尽快取消线上和线下服务的重大差异,打破跨境在线活动的壁垒:创建数字网络和服务蓬勃发展的恰当条件,要求高速安全可靠的基础设施和内容服务,同时具备恰当的创新,投资,公平竞争和公平竞争环境的监管条件的支撑。


3.2016年2月《欧美隐私盾协议》

2016年2月,欧盟委员会与美国签订了《欧美隐私盾协议》。不过在2020年7月16日,欧盟法院在Schrems II(case C-311/18)案中判决已实施了四年的“隐私盾”无效。法院认为,在该协议下,美国情报机关仍有可能获取用户信息,欧盟公民的个人数据无法得到应有的保护。同时,欧盟还对欧盟与美国之间的跨境数据转移标准合同(SCCs)有效性提出质疑。

      值得一提的是,“隐私盾”的前身“安全港(Safe Harbor)”协议也遭遇了类似的命运。2013年,前美国中情局雇员斯诺登揭露美国“棱镜门”计划,美国政府通过调取微软、Google等平台的数据窃听欧洲多国领导人。在马克斯·施雷姆斯(Max Schrems)诉Facebook案件中,施雷姆斯俗称美国情报机构访问其个人数据违法,此时欧美遵循2000年11月签订的“安全港”协议。欧盟法院最终认定美国政府机构对个人数据访问权没有遵循“必要”和“成比例”范围内。2014年该案被移交欧盟最高法院,一年后法院判决“安全港”协议无效并予以撤销。


4.2016年5月,《就机器人民事法律规则向欧盟委员会提出立法建议的报告草案》

欧盟议会法律事务委员会提出了《就机器人民事法律规则向欧盟委员会提出立法建议的报告草案》,呼吁欧盟委员会评估人工智能的影响。


5.2017年2月16日,《关于机器人民法规则的决议》

欧盟议会提出了《关于机器人民法规则的决议》,就制定《机器人民事法律规则》提出具体建议,并要求提交关于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民事责任的法律提案。决议提出诸多制度:成立统一的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监管机构;针对更高级的机器人建立登记制度;引入电子人格以促进自主智能机器人的登记、保险和管理;提出强制保险、赔偿基金等新的责任规则;提出伦理原则和《机器人宪章》以保障负责任的创新。

6.2017年5月,《关于AI的意见》

欧洲经济与社会委员会发布了《关于AI的意见》,指出AI给伦理、安全、隐私等11个领域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倡议制定AI伦理规范,建立AI监控和认证的标准系统。同年10月,将AI伦理与治理确立为未来立法工作的重点内容。


7.2018年4月25日,《欧盟人工智能》

欧盟委员会发布了《欧盟人工智能》,指出3大支柱:1.提升技术和产业能力,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2.积极应对社会经济变革,让教育和培训体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密切监测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为过渡期劳动者提供支持,培养多元化、跨学科人才;3.建立适当的伦理和法律框架,阐明产品规则的适用,起草并制定人工智能伦理指南。

8.2018年5月,《通用(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

欧盟委员会发布了《通用(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对人工智能发展应用的影响较大,诸多研究表明GDPR阻碍了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新技术、新事物在欧盟的发展,给企业经营增加了过重的负担和不确定性。——将被遗忘权纳入了个人数据保护的范畴!Connect 《欧盟非个人数据自由流通条例》
(欧盟的个体赋权范式,22条赋予数据主体有权不受基于自动化处理得出决定制约的权利;37条规定了“数据保护官”制度,设立政府派驻监督专员)
算法解释权立法:《欧洲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提出,“每个数据主体应该有权知道和获取通信,特别是关于任何自动个人数据处理中涉及的逻辑,至少是在基 于分析的情况下,这种处理的后果”。《欧洲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中也提出,“应该采取适 当的保障措施,其中应包括数据主体的具体信息和获得人为干预(而非数据干预)的权利,以表达 其观点,已获得对此类评估之后达成的决定的解释,并对决定提出质疑。”。Connect英国《数据保护法案》(Data Protection Art)规定,人们有权对 人工智能做出的决定进行挑战。
允许用户质疑、拒绝和更换质量瑕疵的“数字产品”。如在《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中即规定有关自身的数据与自动化决策结果提出异议、获得修正或拒绝接受,不受完全的自动化决策支配的权利(the right not to be subject to a decision based solely on automated processing),以及获得人为干预的权利(The right to obtain human intervention)。尽管根据条文这两项权利的行使存在着诸多限制。(根据GDPR22条(1)对适用此条款机器决策存在以下限定条件:第一,该机器决策对数据主体有法律效力或重大影响;第二,该机器决策中没有人的参与,是一个纯粹的自动化决策(solely on automated processing))仍提供给用户一条对抗平台用户画像的自动化决策的选择。
Connect:2021年,欧盟《算法责任与透明治理框架》,提出建立“算法影响评估”机制。提出建立“算法影响评估”(AIA)机制,欧盟部长委员会向成员国提出立法建议,应对算法对内容与用户行为的“过程操纵”能力。GDPR的风险预防型立法逐渐获得各国立法者的青睐,美国、加拿大和德国也逐渐重视算法系统的事前风险防范制度,要求企业承担更多的信息披露义务,以减少监管机构的负担。无论是GDPR的算法专条还是美国的《算法问责法案》(Algorithmic Accountability Act of 2019),其中的算法透明度、可见性、评估、认证等制度均充分体现了算法风险预防型流程监管的加强趋势。
GDPR的数据处理评估制度(DPIA)即是针对高风险数据处理活动对数据控制者设置的预警自查义务。AI Now研究院也提出了类似的“算法影响评估”制度,要求在重要的公共部门使用算法前,应采取关键步骤来确定何时以及如何产生潜在危害的,包括增加其专业知识和能力以有效评估算法系统,并允许第三方审计公共部门的算法。


余下法律汇总,详见下次更新,欢迎关注!



前往公众号主页,了解更多法学知识!

关注后点击菜单栏“经济法笔记”,

即可免费领取张守文教授

《经济法学(第七版)》笔记哦~


END


感谢观看!

您的点赞、收藏、在看和关注都是对我的支持!

有任何问题、建议,欢迎在本公众号内留言。



法者水也
法律如同一条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