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人们只能看到月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嫦娥4号”探月任务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随着“天问一号”飞离地球,航天人的目光又投向遥远的深空……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2024年高考刚刚结束,作文题目成为热议话题,以上是202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Ⅱ卷作文题目。很久以前,中国人就想像嫦娥一样奔向月亮,看看月亮上有什么。如今“嫦娥团队”把神话变成了现实,关于这支年轻的团队,你了解多少?
从地球到月球,38万公里,十多年间,从“嫦娥1号”到“嫦娥6号”,从探月、落月到世界首次月背软着陆,“中国探月”闪耀在茫茫太空。
《“嫦娥”团队——月球探宝》
葛竞 著
今天分享儿童文学评论家张家鸿所书写的《是梦想让心灵有了光——读葛竞〈“嫦娥”团队——月球探宝〉》。
“从零到一,再从一到一千,十七年的努力,中国探月航天用最短的时间跨越了最长的道路,飞身来到世界航天领域的前列。”看到我国探月工程的逐渐前行,心生民族自豪感是必然的。然而对读者来讲,最让人心潮澎湃的,莫过于在困难面前那股不退缩、不服输的精神。当一道道技术难题横亘于前时,应该怎么办?除了直接面对,勇敢解决,他们没有第二条路。探月之梦,让心灵有了光。
2007年11月26日,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从距离地球38万公里的环月轨道传回的第一张月面图像。
如何测控在月球轨道运行、距离地球长达38万公里的“嫦娥1号”,这漫长距离中的信号衰减问题如何解决?怎样让“嫦娥1号”对月球表面进行拍摄,形成完整的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如何让“嫦娥1号”在脱离地球轨道后,顺利进入月球轨道,并环绕月球飞行?怎样最大程度降低月食带来的断电危机与低温危险?如何让“嫦娥2号”与图塔蒂斯交会时,二者之间的距离不超过一公里?当“嫦娥4号”降落距月球表面100米时,如何悬停并寻找着陆点?葛竞把主要笔墨花费在科研人员如何一步步攻克一道道难题,实现一次次跨越的关键事件上。
“嫦娥2号”对月表物质成分和分布进行探测
对作者来讲,这是有难度甚至带有挑战性的写作,然而从文本最终呈现来看,这也是完成度极高的写作。即便读者对某些专业名词只知皮毛、不明就里,然而阅读的流畅度并不因之受到影响。可以想见,葛竞于写作时的充分准备与苦心经营。
可以用激光高度计和立体相机组成“嫦娥1号”的拍摄器,当拍摄器随之绕月运转时,每隔一秒就能发射一束激光;通过提前调整“嫦娥1号”的轨道高度和月食出现时卫星的相位,以缩短月食产生的阴影时间;设计研发出新的智能程序,为“嫦娥4号”增加一双“眼睛”,让它能根据实时数据判断出最理想的着陆点。以上文字是貌似平常却艰辛的科技叙事。葛竞的写作是双线并行,即科技之光与人性之光的同时绽放,可谓德智双全。德,即品德、操守;智,即智慧、才华。不管是名声响亮的科学家还是未留名姓的科技人员,均在参与研究、全心实践的日日夜夜中实现自我价值。
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
“嫦娥4号”探测器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葛竞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对相对专业的、充满科技元素的内容进行大众化的诠释,更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对小读者来讲,这是阅读门槛的降低,也是科技进步的更宏阔的展示。从专业观点到大众视野,从高精专至接地气,考验的正是作家的理解力与表达力。“如果将‘嫦娥1号’比作风筝,那么测控系统就是那个放风筝的人,而控制风筝的线绳则是由地面指挥中心发射的电磁波。这是一条看不到却至关重要的‘风筝线’。”测控系统的复杂、电磁波的神秘、“嫦娥1号”的重要性虽无法完全真实展示出来,但是彼此之间的关系与各自的重要性,借由接连出现的比喻句,已然表达明确。如何解释让探测器安全实现软着陆的“三维激光成像”方案?“这就很像是给‘嫦娥3号’配备了四位视力绝佳的‘侦察员’,在降落过程中由它们接力观察地面,寻找平整的着陆点。”也可以说,就是给它们安上能见度极高的眼睛。
“嫦娥3号”悬停段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
作业效果示意图
除了严谨、认真、细致的写作风格,葛竞笔下还有几分浪漫。当然,这并不独属她自己,它还属于科学家们。“嫦娥2号”飞向远方一直绕着太阳飞,成为太阳系里非常小的一个人造小天体。月球车“玉兔”在完成九百七十二天的服役任务后,永远留在月球上,一直回望着地球上的人类。这份浪漫属于所有中国人,属于人类。那是对未知的渴望,那是对科学的不断探求。
中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号
团队由个人组成,没了个人,团队便不复存在;个人在团队协作中展现个人价值,在互帮互助中实现共同成长。个人与团队之间的关系,不是你高我低、我重你轻,而是同样重要、缺一不可。基于这样的认识,个人在团队中发挥的具体作用,如螺丝钉一般,貌似无关大局,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如书中写到,有一次卫星组装完成后,卫星总体副主任设计师陈向东提出,最好复查一遍发动机的安装情况,因为一个产品在经历两次以上的安装操作后,很容易产生极性错误。短暂的思考后,叶培建果断采纳了这个建议,众人再次排查时,果然发现两个单位对坐标的定义正好相差一百八十度。书中还写到,年逾花甲的孙家栋是整个队伍无微不至的大家长,关心大家的身体和生活,但在紧抓工程进展时,他又成了“班主任”,拿着一个小凳子坐在门口,等待验收科研组全体工作人员的作业。
孙家栋
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
“两弹一星”元勋、“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既有个人作为与贡献的重点叙述,亦有团队集体作风的大致勾勒。何为吃苦耐劳?在最困难的时候,不少人饥肠辘辘地工作到深夜,只能倒点白水,加些酱油,泡点葱丝充饥。葛竞说道:“就是这样一群人,在连肚子都没法儿填饱的年代里,他们的眼睛却始终望向苍穹,向往着天外的世界。”为实现“嫦娥3号”在月球的软着陆而设计的变推力发动机,在实验舱内仅十秒就全部烧毁。“没关系!我们现在使用的技术,是前辈们经受了多少次失败才换来的!我们这才第几次试验,怎么能在这里就退缩了?”这岂是兰晓辉一人的心声?纵有低落失意,绝无退缩不前。月球车应该长什么样子?“有长着翅膀、漂亮又梦幻的,有四个轮子中规中矩的,还有外表华丽酷炫像变形金刚一样的……有的稳重,有的轻巧,有的朴实,有的花哨。”这是众人的热情,发挥各自的想象力,严谨中有浪漫,浪漫中有严谨。从“嫦娥1号”到“嫦娥6号”是中国探月科技的进步史,也是“嫦娥”团队所有成员的成长史,更是中国智慧也是中国力量的绝佳诠释。先人有嫦娥奔月的传说,今人有嫦娥探月的壮举,奔月之梦不再是梦,而是令人欢呼雀跃的现实。这是科技水平不断向前发展的产物,更是中国航天人攻坚克难、不懈进取的必然结果。传说令人浮想联翩,壮举让人无比动容。葛竞的《“嫦娥”团队——月球探宝》是对中国航天人探月之路既高屋建瓴又精华浓缩的总结陈词,它如同一份言简意赅、重点突出的导游词,很有存在与品读之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