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器械在口腔诊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其种类繁多、形状复杂、使用频繁且易污染,消毒灭菌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高度危险口腔器械,它们在使用过程中会进入或接触血液及其他无菌组织,如果消毒灭菌不合格,极易造成医源性感染,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
结合双随机监督检查,执法人员发现部分口腔诊疗机构仍存在器械消毒灭菌工作的“死角”。今天就让我们从这些细节问题入手,一起来重温一下WS 506-2016《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WS 506-2016《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是口腔诊疗机构必须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并掌握的重要规范。根据危险性程度将口腔器械分为高度危险、中度危险和低度危险三个类别,并对相应分类的消毒、灭菌、储存提出要求。
问题其一
器械储存不当
如下图所示,检查中发现部分机构存在灭菌物品和消毒物品混放的问题,这种操作易产生交叉污染。
储存区域的灭菌物品和消毒物品混放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 506-2016规定:
1.灭菌物品和消毒物品应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识。
2.采用灭菌包装的无菌物品储存有效期如下:
3.裸露灭菌及一般容器包装的高度危险口腔器械灭菌后应立即使用,最长不超过4小时。
4.中、低度危险口腔器械消毒或灭菌后置于清洁干燥的容器内保存,保存时间不宜超过7天。
问题其二
检查不过关
已打包的持针器等轴节类器械完全锁扣导致清洗不彻底;部分口腔器械清洗后仍存在肉眼可见污渍。
关节完全锁扣的持针器
清洗后仍存在明显污渍的口腔器械
WS 506-2016《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规定:应采用目测或使用带光源放大镜对干燥后的口腔器械进行检查。器械表面、螺旋结构处、关节处应无污渍、水渍等残留物质和锈斑,对清洗质量不合格的器械应重新处理;损坏或变形的器械应及时更换。
问题其三
包装欠规范
牙科探针等锐器未采取保护措施,且外包装有破损;牙科器械盒等外包装上没有标注灭菌信息。
未标注灭菌信息的牙科器械盒
为保证在口腔器械的灭菌有效期,无菌室存放的已完成消毒灭菌的口腔器械包,不得有破损、水渍等,外包装也应有标记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等信息。
WS 506-2016《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规定:
1.包外应有灭菌化学指示物,并标有物品名称、包装者、灭菌器编号、灭菌批次、灭菌日期及失效期,如只有1个灭菌器时可不标注灭菌器编号。
2.口腔门诊手术包的包内、包外均应有化学指示物。
3.纸塑袋包装时应密封完整,密封宽度≥6mm,包内器械距包装袋封口处≥2.5cm。纸袋包装时应密封完整。
包内器械距封口处不足2.5cm
问题其四
灭菌器维修后直接使用
WS506-2016《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规定:小型灭菌器每使用满12个月或维修后应同时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正常使用。灭菌器的日常维护、年度维护、维修或调试均应形成文字记录。
问题其五
灭菌周期运行记录随意
WS506-2016《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规定:每个灭菌周期运行均应形成文件记录,文件记录应保存3年。
近年来,人民群众对口腔健康愈加重视,口腔诊疗机构数量也随之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因此,口腔器械是否按规范消毒灭菌,也是卫生监督部门日常检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此郑重提醒:口腔诊疗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执行,凡是想钻空子省事的,一定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相关阅读
来 源:浙江省疾控局
编 辑:王 强
微信矩阵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