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玲《课程统整:小学项目式学习的实践研究》简介

百科   2025-01-06 06:03   山东  

1.编辑推荐:

课程统整,是小学推进项目式学习的有效途径,同时,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和核心素养养成。本书从十个方面入手,阐述了作者带领下的研究团队,从2011年开始坚持“十年磨一剑”,历经多年的实践探索过程,书中案例均经过实践运行并进行理念提升,可以直接借鉴。本书的内容,对当前探索五育融合的教育发展、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2.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含作者和团队成员多年推进课程统整项目式学习研究过程中的学习、实践的阶段性成果。其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

前言部分阐述了课题组十年来开展课程统整项目式学习研究的三个阶段,介绍了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聚焦课程统整项目式学习的逻辑起点,通过构建源由文献回溯实践探索三个方面对学校开展课程统整项目式学习进行生长式的省思,以期明了课程建设的学校教育逻辑。

第二章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对课程统整项目式学习建设进行了整体性的阐述。在本章节中,从课程的愿景建立出发,探讨建设原则整体建构等问题,进一步厘清了课程统整项目的内在要素及外显特征,唤起参与研究的老师进行深层思考,回归教育本质。

第三章开始介绍课程统整项目式学习的实践类型,分别从节日主题、场馆考察类、学科实践类、教育戏剧类等四种类型课程统整项目的特点、实施策略及案例进行介绍。

第四章主要聚焦于课程统整项目式学习的技术支持。本章从精准分析、多元互动、跨界学习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并分享具体的应用案例。

第五章主要探讨课程统整项目式学习的评价促进。本章从课程统整项目式学习的特点及实践案例进行阐述,并分享具体的探索做法。

第六章主要阐述了对课程统整项目式学习的未来展望,提出要响应时代要求,让课程统整项目式学习更具独特育人作用;加强信息应用,让课程统整项目式学习更有“智慧”;寻找“中间地带”,提炼课程统整项目式学习的“中国路径”;结合地域特点,寻求课程统整项目式学习的“校本表达”。

3.作者简介:

李玲玲,厦门市音乐学校副校长,正高级教师,福建省特级教师、福建省学科带头人、厦门市专家型教师,集美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育硕士校外导师,曾获得福建省先进德育工作者、厦门市杰出教师、福建省教研先进个人等表彰。担任福建省网络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带领近千名教师开展网络研修,担任厦门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出版个人专著《小学数学教师5项修炼》、《课程统整:小学项目式学习实践研究》、《融美数学:探寻小学数学课堂新境》

4.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 课程统整项目式学习研究的逻辑起点 4

第一节 课程统整项目式学习的构建源由 4

第二节 课程统整项目式学习的域外风景 9

第三节 课程统整项目式学习的中国实践 28

第二章 课程统整项目式学习之整体构建 31

第一节 课程统整项目式学习的内涵诠释 32

第二节 课程统整项目式学习的愿景建立 37

第三节 课程统整项目式学习的建设原则 39

第四节 课程统整项目式学习的确定标准 40

第三章 课程统整项目式学习的实践类型 44

第一节 节日主题类课程统整项目式学习 44

第二节 场馆考察类课程统整项目式学习 71

第三节 学科实践类课程统整项目式学习 113

第四节 教育戏剧类课程统整项目式学习 142

第四章 课程统整项目式学习的技术应用 161

第一节 精准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162

第二节 多元互动,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165

第三节 拓展时空,借助技术实现 “无边界学习” 173

第五章 课程统整项目式学习的评价促进 180

第一节 课程统整项目式学习的评价主体 180

第二节 课程统整项目式学习的评价内容 184

第三节 课程统整项目式学习的评价方式 186

第六章 课程统整项目式学习的未来展望 200

参考文献 203

后记 207

5.样章:

前言

本书记录的是我和团队成员“用十年做一件事”的探索历程。基于课程统整的项目式学习的研究起点,应该追溯到十年前。这十年,我先后任职的两所学校,领导和同事都高度认同这项研究工作,为我和团队成员提供研究便利,我们在探索过程取得一些成效,借此书分享给更多研究同行者。

一、这十年的三个阶段

1. 课程统整项目式学习研究意识萌发期(2011-2015年)

期间,我任职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学校有着悠久历史积淀,但却不固步自封,倡导教师发展第一的办学理念,鼓励老师们积极开展教育改革研究。2011年起,当时因为要丰富学校的校本课程,并在开发的内容和方式有突破,学校领导积极协调厦门市科技馆,商讨校馆合作事宜。作为这项活动的具体负责人,我参与了课程的研发、实践的推进,包括每次活动跟班到科技馆观摩。孩子们在科技馆进行课程学习,那种在教室里看不到的积极实践、创意飞扬,深深地感染了带队老师,也让我们看到了课程的独特魅力。虽然那时没有提出课程统整,但每次活动,均带着明确的任务,各学科老师在相应的时间段,都会策划跟主题相关的学习内容,学生也有相关的作品展示,每次活动后都组织反思评价。可以说,那就是在进行基于课程统整的项目式学习。《走进科技馆》课程的成功开展,后续就有了《走进植物园》、《走进博物馆》……在参与这些课程的研发过程中,大家开始有了基于课程统整的项目式学习意识,并逐渐对自己的课程与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2. 课程统整项目式学习研究关键期(2016-2018年)

2016年,我申报的课题《基于课程统整的项目式学习研究》由福建省普教室批准立项,开始比较系统的任务驱动式课题研究。在多次的学习、讨论后,大家提出把“基于课程统整的项目式学习研究”表述为“课程统整项目式学习”(下文也沿用此说法)的名称,这样更简洁,易于传播交流。经过三年的研究,课题组成员完成预期的研究目标,达成较好效果。比如,丰富了学校课程体系,提升课题组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设计能力与课程实施能力,为学生创设一个立体的个性化的课程环境,全面提升学生学习素养,深入探究在数字化环境下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为今后深入开展项目式学习提供借鉴作用。课题组成员开设相关主题的省市级研讨课有9节,核心成员吴旗妹老师的案例《巧手做纸花》获福建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作省级优秀应用成果奖,《“走进博物馆”项目式学习》获“一师一优课”省级优课并推荐部优。我撰写的课题相关文章《着眼素养 基于标准 绿色评价》发表在《基础教育参考》,并有多位学生的课程学习成果获奖。20179月,我由于工作需要调整到厦门市音乐学校。虽然岗位变动了,但课题就像纽带,团队成员仍然开展定期的学习研讨,并在各自的学校里继续开展研究。而我也顺理成章地把“课程统整项目式学习”的推广作为新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推进工作之一。201811月,课题顺利结题,研究成效受到评估专家的充分肯定。

3. 课程统整项目式学习研究重新启程期(2019-   )

虽然申报的课题如期结题了,但因“课程统整项目式学习”研究而带来的师生成长,那种充实而快乐的体验,让我和伙伴们决定继续推进这项研究。而我们发现,全国各地开展课程统整项目的学校越来越多了。深圳南方科技大学第二实验小学唐晓勇校长,多次在全国教育研讨会议上为课程统整项目作代言。2017年该校发起“课程统整项目全国教师培训计划”,全国20多个省市近百所学校参与课程统整项目联盟。随着眼界的拓宽、观念的提升,我们发现之前的课程统整项目式学习研究,还可以有很多新的研究视角。于是,我们再次沉下心来,集中进行更多的文献学习、现场考察,进一步完善对课程的理解、改进研发与实施效果。同时,着手整理研究成果,撰写书稿,以此作为课程统整项目式学习研究的再次出发。课程统整项目式学习研究,重新启程,我们依然在路上……

有意购买此书,当当网、淘宝网都有。


追寻数学本质
数学教育教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