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最近
一段视频火了
一位妈妈走进孩子房间
看到乱糟糟的地面很烦躁
但当她蹲下时
却发现了另一个世界
↓↓↓
孩子看见的不一样
原来,站在孩子的高度和角度,看到的是一个与大人完全不同的世界。
许多爸妈会从大人的角度出发和孩子互动,间接或直接安排,甚至命令孩子怎么做、怎么玩、玩什么。其实,小孩就是小孩,他身体和思想的高度都还有待成长,如果站在大人的立场,就很难明白孩子的喜怒哀乐。
成人有自己固定的思维,也有自己已经成形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也习惯了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衡量这件事情到底是什么样的,或者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孩子的心理。
如果这样,那家长永远也猜不到孩子在想什么,因为你们的出发点、角度和孩子完全不同。
站在孩子的高度看世界,
你蹲下来了吗?
孩子的各种观念和各种社会经验,都还在慢慢累积的阶段,他还没有经历过你所经历的那些风风雨雨,所以同一件事情,他看见的和你看见的可能完全不一样。
就像很多人都看过的那个广告一样,小女孩流畅地在钢琴上弹完一曲,大人纷纷鼓掌叫道:“再来一遍。”大人的意思是:“你弹得很好,我们想再听一遍。”是鼓励,也是赞扬。可是,孩子没有出现预期中的笑脸,反倒掉下眼泪,睁着无辜的大眼睛说:“我又没有弹错,为什么要再来一遍?”
可爱的孩子,她把大人的称赞看成了惩罚。为什么两代人的差异如此巨大?因为他们看问题的角度是不一样的。
在和孩子相处时,家长应该蹲下来,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掌握孩子的听觉、视觉与理解特性。只有蹲下来,你才能走进孩子的世界。
蹲下来的4个理由
当你习惯蹲下来时,你会慢慢发现,自己和孩子的相处有了这些变化——
更好了解孩子的需求
站在孩子的角度,才能知道孩子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哪些做法对孩子是好的,哪些做法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只有蹲下来,才不会用大人高高在上的态度,自作主张地决定孩子该干什么,才能发现,现在怎么做才最适合孩子成长和发展。
切身体会孩子的感受
大人总会把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觉得“我在某个场合有什么样的想法,孩子一定也是这么想的”。实际上,孩子由于和你的经历并不相同,感受也会完全不一样。可能让你开心的事情,他并不开心,你喜欢的场合和物品,也未必能博得他的欢心。试着想想,在孩子的角度,他会怎么想?这样你才能知道孩子内心的想法,才不至于用你的想法代替孩子的想法。
更有效地和孩子沟通
如果你连孩子想什么都不知道,怎么能很好地和孩子沟通呢?只有愿意蹲下来的父母,才能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和孩子对视,用“平等”的心态和孩子交流,而不是做高高在上的长辈。站在孩子的角度,家长才是真正地为孩子考虑,亲子间的沟通和交流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亲子感情也会更进一步。
促进孩子的发展
只有了解孩子,才能促进孩子的发展。和孩子处在同一角度,想想如果自己是个小孩子,会怎么对待这件事情,这样才能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和建议,让孩子的发展更为顺利。如果总是高高在上,根本就不可能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不能给出合适的指导,或者一味按自己的标准和想法来要求孩子,那样反而会害了孩子。
当你蹲下来,
会带给孩子两种神奇的东西
一是自信
蹲下来,孩子的生命受到了尊重,他们的一举一动,无论对或是错,都得到大人蹲下来的对待,他们的自我价值和自尊感会比较高,由此带给孩子的将是自信的性格,让他们在对待事情上不那么胆怯,保持着乐观向上的情绪。
二是信任
蹲下来近距离的沟通,大人和孩子的心灵更加靠近,更容易得到孩子的信任和好感。向孩子传达的,是大人的一种理解、耐心和爱。这种情况下,孩子更容易敞开心扉、对大人推心置腹,这一切根源于蹲下来带给孩子的信任。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
他们会变得和大人一样高
他们的世界也会越来越开阔
而大人蹲下身子的机会
也就越来越少
所以,请珍惜孩子的童年时光
珍惜蹲下来的相处机会
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
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处理。
信息来源:彭州教育
北城小学
让每一张笑脸更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