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曾国藩传》,初读第一遍,只觉世无艰难,何来人杰?曾老仿佛就是我们芸芸众生,但他日拱一卒的修炼自身,成就了他不同寻常的一生。
第一章《曾国藩的七次科举之痛》,曾国藩的第六次科举,父亲曾麟书在四十三岁时终于考上秀才,而曾国藩的考试作文被“悬牌批责”,要求大家要引以为鉴。这次科举失败后,曾国藩反思中承认“资质之陋,众所指视”,并且改进学习方法,开始有针对性的下功夫。之后第七次科举中了秀才,曾国藩一路顺风顺水,考到翰林院,成为湘乡的第一个翰林。
到翰林院以后,曾国藩如饥似渴的读书,研读王阳明的《传习录》,看见“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而耻”。他悚然一惊,才发现与圣贤人物相比,自己多么狭隘。于是曾国藩立志,“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他明白自己此生只能有一个选择,要么浑浑噩噩下去,要么做一个圣人,没有中间道路可选。
茨维格曾说,“在一个人的命运之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就发现了自己人生的使命”。曾老幸运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就看清了自己的天赋所在,并且认定了自己的一生要做的事业。即使资质之陋、众所指视,但仍然读书修身、不断自我完善,持续行之,达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的境界。
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读曾国藩传,最初看见的是自己,同样平凡的奋斗着。再次看见的是务实精神,只有把一切交给时间,掌控内心的节奏,深耕自己,才会有厚积薄发。
供稿│焦济2标项目
图文│吴佳莉
制作│胡漫
编审│廖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