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重点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指引下,昆山学校社工项目由点到面,逐步覆盖,昆山学校社工队伍不断壮大。为形塑专业可感的服务形象,梳理社工经验、展现社工风采,开设专栏“温暖+1℃:点亮希望·社工风采”,以宣传提士气,以文章传经验,以内容亮身份,以平台扩影响。本期社工风采为大家带来昆山开发区驻校社工周菲的成长史。
曾经的周菲,是一名社区社工,她积极投入社区治理、志愿队伍培育,工作之余也会主动学习一些科学育儿、亲子沟通等家庭教育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让她发现“面对孩子要尊重他们的意愿和自主性,面对家长要看见家长的付出和艰辛,并且要给他们一个情绪宣泄、表露脆弱的机会”。曾经的周菲是一名社区精康社工,通过线上线下探访、基础功能康复训练等创新实践,逐渐加深对于精神障碍类疾病的了解。现在的周菲是一名学校社工,基于过往服务经验的积累,在项目主管、团队督导、督评平台的多维支持下,利用在线课程、平台培训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实务能力,并结合实践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家访技巧。
“我觉得我是和家长一起并肩作战的,我们是站在一起的,更是来跟家长一起帮助孩子解决这个问题的。”
带着这种立场,独属于社工周菲的家访风格逐渐形成,和家长对话时的她,不仅是一名社工,还是一位母亲,一位家长。在聆听家长时,周菲不仅会基于自己作为女儿时的生活经验,还会基于自己作为母亲时的生活感受,理解和共情到家长育儿所面临的困境。
“在聆听不同的家庭故事时,会发现很多家长经历的困难具有共同点,这时候我会去分析家长难过的点在哪,又需要带给他们什么情绪。其实就算我们解决不了具体的事情,但是可以通过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语言表达,让家长感受到社工是真诚的,是跟他/她在一起的,让家长知道社工来家访不仅仅只是因为孩子的事情来收集各种信息或者探听家里情况,而是让对方觉得自己在被倾听,有人能听到‘我’,这是我想传达的。”
一场场长达两个多小时的家访,不仅是社工初入家庭的尝试,也是家长感受力量、发泄情绪的契机。与此同时,一条属于社工和家长的名为信任的关系纽带逐渐变得坚固。
一场家访绝不可能是无目的、无把控的,对于周菲来说,家访前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
首先,和孩子面谈。了解家庭情况,如家庭人数、父母上班情况、孩子当前遇到的问题、孩子的感受、做了哪些尝试等等,周社工会根据孩子的问题来判断是否要介入家庭。
其次,和班主任沟通。同步访谈情况、风险评估等信息,补充了解关于孩子和家庭的情况,同时提醒班主任和各科老师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和班级内动态。
再者,和校方反馈。报备德育处社工的家访计划,告知社工需要家访的原因,如了解到孩子什么情况、家庭大概什么情况、班上表现如何,同步向校方收集信息。
此外,每次家访前周菲都要提前进行自我心理预设,梳理服务对象的成长史、家庭氛围、沟通模式等等,明确自己本次家访的目的,探究从家长的视角捕捉孩子出现异常的时间节点,以及父母观察到的变化。
在具体家访过程中,社工更多是倾听家长,给家长表达空间,在家长充分表达、社工耐心聆听的过程中,不断补充完善自己前期形成的信息清单,过程中社工会稍做话题引导,确保对话围绕自己提前确定的家访议题进行。
家访最后,周菲带着家长进行总结回顾。
第一步,肯定家长的坦诚相待和心声吐露。如“今天聊了这么多,也感谢妈妈的坦诚,对于怎么更好地帮助孩子也有更多了解。”
第二步,梳理回顾重点信息,正向表达且让家长感知到社工在认真倾听。如“我们今天聊了这么多,不如一起再梳理一下,第一个方面您跟我大致聊了聊孩子的成长经历,第二方面聊到孩子来到昆山后家庭的相处模式、互动方式,第三个方面是自从孩子出现这些表现,爸爸妈妈怎么应对的,家庭成员做了哪些努力....您看看还有没有要补充的?”
第三步,再次澄清社工身份和家访目的,缓解家长焦虑。如“我既不是学校老师,也不是教育专家(去权威化),但我们的目标是一样的——帮助孩子,并且不是孩子有问题而是孩子现在遇到了问题……”
第四步,铺垫后续服务,预告社工动作,肯定家庭力量。如“今天聊了这么多我也回去整理一下寻找一个切入点,我们一起制定一个计划来帮助孩子,后面有可能还会和您接触。孩子的背后是一个家庭,社工只是作为外来力量来激发家庭动力,最终孩子还是要依靠家庭来成长。”
第五步,结合社工前期收集到的信息,给出建议。比如,和孩子面谈时,孩子会说觉得妈妈进门不敲门让自己不舒服,或者妈妈只做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但是孩子不喜欢,社工会结合孩子表达的具体事件给出建议,如“孩子其实也会有自主意识,所以咱们下次进门可以先敲门,问问他方不方便进来。做饭可以多问问孩子想吃什么、喜欢吃什么,一周做两三次。”有时候和爸爸面谈,鉴于爸爸不善于直接表达自己对孩子的关心,社工会建议爸爸用便签、纸条去传递自己对孩子的认可和鼓励,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给出的建议。一般情况下,建议不超过三条,内容则要聚焦于父母立马能做到的,简单可行的。
不论是面对家长,还是面对孩子,周社工都耐心倾听、充分尊重,在沟通对话的细节中用真诚打动家长和孩子。最后,周社工分享自己的一个个案,通过这个个案我们可以了解到充分尊重孩子的态度和想法是信任关系建立的基础。
社工第一次去家访,半年没出过门的小C躲在自己房间的被窝里。
首次面谈,社工通过“我可以进去么?”“我可以坐这里么?”“我可以坐近一点么?”“你觉得现在的这个距离你舒服么?”不断询问和确认,逐渐拉近和服务对象空间上的距离。结束时社工和小C说:“今天这个时间没有提前跟你约,我就比较冒昧地来了,你觉得后面什么时候来比较合适?”小C仔细想了很久才说:“早上十点。”
第二次时,社工和小C确定了固定面谈的时间,但是小C仍然在被窝里。第三次面谈结束,社工考虑到几次面谈的氛围较不错,小C的表达欲也逐渐增强,结束时说:“我有一个小小的期待,希望下次我们能够坐着聊天,当然如果你不愿意我也尊重你。”小C思考了很久才给出“到时候再说”的回应,过程中社工感受到小C的投入。第四次面谈,虽然社工和小C一个坐在椅子上,一个坐在床上,社工从这一细节的变化看到了小C的阶段性进步。
从心出发的陪伴总是温暖、有力量的,社工通过聆听孩子的内心世界、增加孩子生命力量的时候,自己的人生故事亦不断被丰富、生命力量不断被激发。相信,每一位学校社工都可以秉持真诚、平等、尊重的价值伦理,为孩子们浇灌那朵名为“远航”的花。
供稿:儿童与残疾人福利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