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维文旅累积完成4000余个规划设计项目,600余个项目已建造完成并落地运营,参与项目获得数十项国家级奖励,提供规划、设计、咨询、投融资、建造、招商、运营、综合孵化,详询15811113303!
经济增速怎么看
当前中国经济问答之一
看中国经济,许多人习惯于先看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4.8%,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中指出:“中国出台了一系列重磅改革举措,将有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有充足信心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继续发挥世界经济增长最大引擎作用。”
中国经济航船始终在稳健前行,有厚实的底气,有充沛的动力,更有不断汇聚的信心,哪怕有风有雨,定能一往无前。
(一)
不可否认,中国的发展需要速度。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走过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进程,用速度压缩了时间,创造了发展空间。
中国以奋进的姿态迈进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同时间赛跑、同历史并进。”
2012年至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126万亿元,人均GDP从39771元增长到89358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510元增长到39218元,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从1.03万亿元增长到3.3万亿元……
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了新台阶,发展具备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体量今非昔比。但对于一个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发展仍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必然要有持续积累的经济总量作为重要支撑。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确保明年“十四五”规划顺利收官,保持一定经济增速至关重要。
前三个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5.3%、4.7%、4.6%,虽有所起伏,但波动幅度不大,保持在预期目标附近。
这样的增速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有世界经济增长动能趋缓带来的冲击,有房地产、地方债等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的影响,也有内需不振、部分企业经营困难、洪涝灾害频发等方面的作用。
但是,我们顶住了压力,守住了底线,经济稳定运行的总基调没有变。
纵向看,今年前三季度GDP总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近3.7万亿元,三季度GDP总量比去年同期多了近1.3万亿元,环比增速连续九个季度正增长。
无论是增量还是增势,前三季度的经济运行已经为实现全年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横向看,三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计算增长2.8%,欧元区和欧盟均同比增长0.9%,日本环比增长0.2%。同主要经济体相比,我国经济增速仍位居前列。
世界经济需要中国的增长,国际社会表现出对中国经济的乐观期待。近期,美国彭博社基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计算得出结论,未来五年中国仍将是全球增长的最大贡献国。
全面看,支撑经济增速,还有更多可圈可点的亮色。
前三季度,铁路、民航客运量同比分别增长13.8%、19.1%,我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490.9亿人次,同比增长5.4%;
全社会用电量累计7.4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电动汽车等新兴行业用电量高速增长;
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9%,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
根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统计结果,国内出游人次同比增长15.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同比增长17.9%。
一项项快而优、小而美的数据,从一个个侧面呈现出中国经济增长的广泛性与多元性。这些细分领域的增长,单独来看可能并不显著,但累积起来却可以对整体增长产生积极影响。
总的看,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宏观经济大盘“稳”的态势得以延续,中国经济稳中向好有支撑、有基础、有底气。
(二)
看经济增速,不仅看当下、看一时,更要辩证看、长远看。
重视速度、不唯速度,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所遵循的辩证法。
GDP及其增速,通常用来衡量一个经济体的综合经济实力和水平。但作为一个数量指标,GDP强调的是量的概念,并不能全面反映经济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经济发展仅仅理解为数量增减、简单重复,是形而上学的发展观。”
上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100多个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只有十几个成功跻身高收入经济体。那些取得成功的国家,就是在经历高速增长阶段后实现了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那些徘徊不前甚至倒退的国家,就是没有实现这种根本性转变。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曾经在我国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也让我们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掩盖了一些矛盾和风险。
如果我们不破除“速度崇拜”,习惯于铺摊子、上项目,即使暂时把速度抬上去了,也会透支未来的增长。
“速度再快一点,非不能也,而不为也。”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论断。
发展是硬道理,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到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再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经济不断被注入高质量发展的新内涵。
当前的中国经济,更加注重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而不是简单以GDP论英雄。
今年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是5%左右,我们一直朝这个目标全力以赴。经过努力,在5%的左一点或是右一点,都可以接受。
相比于速度,评判经济好不好,我们更要看发展动力是否强劲、经济结构是否合理,看创新驱动力是否更强了、发展是否更协调了、绿色底色是否更厚重了、开放水平是否更高了、老百姓是否更幸福安康了。
几个节点颇具意味。11月15日,X8083次中欧班列从重庆驶向德国杜伊斯堡,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达到10万列。
2011年,第一列中欧班列为单一IT产品的“中国制造”。如今,第10万列的货单里,包括电子信息产品、汽车整车及零配件、机械工业配件等“中国创造”。
就在不久前,随着一辆新车在武汉下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首次突破年度1000万辆。
从2015年开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2023年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表明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走出坚实步伐。
更多指标,透射出中国经济求质而进、换挡升级的轨迹:
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其中,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1%、7.5%,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
前三季度,新领域新赛道继续拓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光电子器件、虚拟现实设备、太阳能电池等产品产量保持两位数增长。
前三季度,经济发展的“含绿量”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初步测算,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降幅比上半年扩大0.8个百分点。
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百姓大大小小的身边事、关切事、难办事,不断纳入国家发展的顶层设计。今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提出六方面24项措施。
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达1049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略高于GDP增速。
加快转型升级,增添高质量发展动力;增进民生福祉,折射高质量发展成色。
国家统计局作出明确判断:“中国经济在保持量的合理增长前提下,经济发展的结构在优化,质量在提升,高质量发展稳中有进的大趋势没有变。”
(三)
2024年只有不到一个月时间了,抓经济到了冲刺关键期。
党中央始终把稳增长放在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面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总揽全局、正视困难、科学决策,及时加强宏观调控,加快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
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空前——
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从今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9月27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10月21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降25个基点。
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持续加力——
多地调整住房限购政策,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标准;降低住房贷款首付比例、降低存量房贷利率落实到位,加大住房交易环节契税优惠力度,降低二手房交易成本。
提振资本市场多措并举——
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发布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
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逐步显效——
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国家、省、市、县四级发展改革部门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和问题解决机制进一步健全,出台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相关产品销量持续增长。
进入金秋后,我们明显感受到,市场人气更旺了,股市、楼市更活跃了,经营主体的预期在改善,全社会的信心在增强。
10月份,全国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成交总量同比增长3.9%,连续8个月下降后首次实现增长;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额达1.98万亿元,环比增长近150%。
据商务大数据监测,11月上旬,重点监测零售企业家电、通信器材、服装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45%、28%和6%,部分老字号产品销售额翻番。
政策组合效应正在有效释放。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重回景气区间;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3%,比上月加快1.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比上月加快1.6个百分点;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6%,比上月加快3.9个百分点。
一系列“加快”表明经济企稳回升势头增强,积极因素累积增多,我们对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信心更足了。
信心赛过黄金,自信才能自强。
前进道路上有涉滩之险、爬坡之艰、闯关之难,可能遇到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但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巨大市场需求不会改变。
同时要看到,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不稳定性、国际政治不确定性增大,个别国家对我们的遏制打压可能升级;国内消费增势仍然较弱,稳投资难度加大,有的行业依然下行,一些企业困难加重,很多积极变化只是初步的,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
面对错综复杂、快速变化的形势,我们要把握好时与势、危与机、稳与进,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既要正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又要看到具备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从最坏处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牢牢掌握主动权。
干字当头。我们要倍加珍惜中国经济来之不易的向上、向优、向好局面,发挥独特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人心优势,坚决落实党中央对经济工作作出的决策部署,打好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组合拳,千方百计提振消费、扩大需求,加快推进产业提质升级,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深入推进重点改革任务,稳住楼市、股市两个“风向标”,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应对。
信心为钥。交出一份让人满意的全年经济发展成绩单,需要全国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迎难而上、积极有为、共同奋斗。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翻山越岭,拨云见日,中国经济必将迎来新天地。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内容(下同)
内需提振怎么看
当前中国经济问答之二
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社会民生,消费和投资组成的内需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随着一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协同发力、持续显效,10月我国消费增速明显回升,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为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有升提供坚实支撑。
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需求不足的挑战仍然较大。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
当前内需形势怎么看?
以数观势,向上的力量正在积蓄——
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比上月加快1.6个百分点,是3月以来单月最高增速。
1至10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3%,比前9个月加快0.2个百分点,今年3月以来首次回升;制造业投资增长9.3%,比前9个月加快0.1个百分点。
高频指标进一步验证这一势头。
国家信息中心监测,10月反映工程建设热度的工程机械开工率较9月提升1.6个百分点,实物工作量加快形成;线下消费热度指数和生活服务消费热度指数分别比9月提升2.9个和1.7个百分点,消费活力持续释放。
以市观势,市面的回暖更加明显——
叠加政策发力的“双十一”,海外高度关注。
天猫589个品牌成交额破亿元,刷新历史纪录;京东超1.7万个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5倍,超3万个中小商家成交额增长超2倍;拼多多超40个细分类目翻倍增长……中国消费市场势能再次印证。
投资,短期是需求,中长期是供给。进入四季度,多地掀起重大项目“开工潮”。
小鹏汇天飞行汽车智造基地在广州开发区动工、西部(重庆)科学城保障性住房(一期)项目开工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建设提速……聚焦科技创新、民生保障、基础设施,一批工程项目按下“快进键”。
政策暖风支撑市面回暖。
“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当前扩大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发力点。
3000多万人参与、带动销售超4000亿元——这是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直接拉动效应。
政策带动下,10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39.2%、18%、7.4%、3.7%,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个百分点。
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下,前10个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6.1%,对投资增长贡献率超过60%。
沿江高铁、东北高标准农田建设、“双一流”高校、城市地下管网、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大江南北,1465个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有力度的政策,追求有温度的发展。
扩大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家电、汽车以旧换新下乡入村,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范围扩大到近3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到年底可让450万新市民、青年人住进保障性住房……
政策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不仅为经济量的合理增长提供支撑,也为质的有效提升夯实基础。
市面上,更多积极变化开始显现。
看股市,10月沪深两市股票成交量和成交额同比增幅都在1.5倍左右,投资者信心在逐步恢复。
看楼市,10月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成交总量在连续8个月下降后首次增长,房地产市场交易更趋活跃。
市场活了,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更足。1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3%,连续两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10月消费者信心指数比上月回升1.2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回落后首次回升。
一些投资机构研判,中国经济近期的改善是由更强劲的国内需求推动。需求端改善的同时,政策效应正通过经济循环向供给端传导,随着国内订单增加,企业信心加快恢复,持续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二)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面临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挑战。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处于近年低位。
挑战和机遇并存。如何应对挑战、把握机遇?
从消费看,今年前10个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接近40万亿元,去年全年超过47万亿元。中国仍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市场之一。
“尔滨”火爆出圈,热门游戏带火山西文旅,144小时过境免签让“China Travel”火遍外网,骑行、露营带来户外装备“大比拼”,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智能消费、时尚消费备受追捧……消费细分市场上,高潮迭起。
“中国消费面临危机了吗?”近期,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题为《2024中国消费市场真相》的报告,对关于中国消费的误读作出回应:
“国内消费增速虽有所回落,但仍在增长,特别是服务业和旅游业等部分行业增长强劲。”
从投资看,前10个月民间投资增速同比下滑0.3%,为今年以来最低增速。但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同比增长6.3%,高于整体投资增幅近3个百分点,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领域民间投资均保持两位数增速。
理解中国经济,不仅要看当下数据升降,还要看如何应对挑战、爬坡过坎,向着既定目标不懈奋进,扎实走好每一步。
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根据意见,到2030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这将比2023年增长近七成。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在满足人民对“好不好”的需要上下功夫,内需市场潜力无限、机遇无限。
培育新引擎。今年以来,从发展银发经济到激发冰雪经济活力,从低空经济“起飞”到首发经济“引燃”,供给、需求两端发力,撬动投资消费,超大规模市场持续升级扩容。
拓展新空间。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发布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培育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国经济纵深空间不断打开。
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依然不足,民间投资预期较弱,房地产市场仍在深度调整,物价总水平持续低位运行。
针对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果断决策,一揽子政策协调配合、同向发力,扩内需导向十分鲜明。
用于“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的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全部下达,年内提前下达明年1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和1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研究提出继续加大“两新”支持力度、扩大支持范围政策举措,加力扩投资促消费;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创设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更好支持经营主体投融资;
出台近年力度最大化债措施,提高地方政府支出能力,将更多资源用于扩投资、促消费、保民生;
打出“组合拳”降低购房成本、提振购房需求,加大对特定群体支持力度……
在国计民生关键处发力,持续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国际机构评价,一揽子政策是为了社会民生好转、地方良性运转、物价和资产价格预期进入正向循环,有利于打通经济发展和民生就业淤塞点,推动经济再平衡过程更加顺畅,体现中国经济政策思路的进一步创新和突破。
(三)
提振内需,必须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是世界最大的会展中心之一,如此庞大的规模传递着一个信息: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中国向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展现了其国内市场的深度。”对于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法国《世界报》网站报道称。
来自129个国家和地区3496家展商参展,450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首发首展,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超800亿美元……14亿多人口不断升级的需求,与来自全球的技术、服务和商品对接,超大规模市场的活力持续激发。
世界经济舞台上,一个超大规模市场的成长形成,是中国经济转型最鲜明的印记之一。
从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把扩大内需作为基本立足点,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2009年以来,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已有8个年份超过100%;2023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82.5%。内需已成为支撑中国经济的主要力量。
经济是一个循环。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企业有收益,政府有税收,居民就业、收入持续增长,实现经济循环螺旋向上。
这是大国经济意义深远的转型——
2020年4月,面对疫情冲击下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当年10月举行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谋划“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对“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部署。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是促进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决策。
环顾全球,美国、德国、英国等在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万美元时内需结构均表现出“内需主导、消费引领”的特征。
审视自身,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市场主导经济循环的特征更加明显,经济增长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
看需求,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中等收入群体仍在不断扩大,商品零售额位居世界前列,今后还有稳步增长空间;
看供给,我国基于国内大市场形成的强大生产能力,能够促进全球要素资源整合创新,使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最大化发挥。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彭斯近日著文称,尚未充分激发的总需求,制约了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充分发挥。
“从出口导向型和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向以国内消费和创新为基础的增长模式转变,是一次根本性结构转型。”这位经济学家认为,中国面临的挑战是存在的,但并非无法克服。有了明确的、有针对性的政策手段,中国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
当前,以总需求不足为主要特征的经济承压,既有周期性因素,也有结构性矛盾。但这是发展中的问题、前进中的挑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闭幕逾百日,着眼中国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改革举措接力推出——
《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正式施行、《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印发、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民营企业更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多地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内需提振路径更加清晰。
更多新讯号显现新气象——
首破1500亿件!截至11月17日,我国快递年业务量再创新高。连接千城百业、千家万户,小包裹牵动大市场。
首破1000万辆!截至11月14日,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书写新纪录。7月以来,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连续4个月超过燃油车。转折与爆发背后,是强大科技和产业创新能力,与超大规模市场的碰撞、奔赴。
新注册15100种!这是前三季度出现的消费新品种。多样化需求牵引供给侧提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
“我们要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积极主动应对问题和挑战,用实实在在的高质量发展成效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坚定有力。
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风雨挑战中成长壮大。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下,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齐心协力、同向发力,坚定信心、真抓实干,以不惧风雨、改革创新的姿态前进,中国经济活力潜力不断释放,高质量发展的脚步更加笃定。
企业经营压力挑战怎么看
当前中国经济问答之三
(一)
面对零售业“洗牌”,永辉超市加快了自我调改的步伐。永辉超市副总裁王守诚坦言,如何挖掘需求是当下最大的挑战,企业正一点点摸索,预计到明年春节前调改门店增至40到50家。
供给侧,同样面临挑战。
当前,很多行业技术迭代迅速、创新节拍加快。如何以持续高效的创新应对市场竞争,也是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
(二)
近期,一些变化耐人寻味:
探寻更广阔的市场。前10个月,我国民营企业出口同比增长9.3%,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6.3%,机电产品出口增长8.5%……数字背后,是一个个中国企业走出去,在国际市场搏击风浪。
向创新要出路,向转型要空间。
12万亿元地方化债“组合拳”怎么看
当前中国经济问答之四
距离2024年收官不足一个月,密集上新的各省份地方政府再融资专项债券发行公报,传递出一个鲜明信号——
作为今年一揽子增量政策的“重头戏”,我国最新亮出的12万亿元地方化债“组合拳”正在加快落地。
在全国上下努力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关键时点,在我国经济加快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如何看待这一近年来力度最大化债方案背后的深意?
(一)
11月8日下午4时,人民大会堂香港厅挤满了中外媒体记者。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12万亿元地方化债“组合拳”。
这是一套“6+4+2”的“三箭齐发”方案——
6,是指11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增加6万亿元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
4,是指从2024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
2,是指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不必提前偿还。
“三支箭”均指向海内外关注的中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问题,其风向标意义凸显。
为何选择在此时加力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我国政府债务风险几何?
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隐性债务”。
放眼全球,政府适度举债发展经济,是国际通行做法。也就是说,债务不是魔鬼,没必要“谈债色变”。
适当的债务融资,能帮助实体经济解决资金问题,促进经济繁荣;而一旦债务过高,财政可持续性受到冲击,经济将会受拖累。
我国政府债务包括法定债务和隐性债务。法定债务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发行的国债,以及省级政府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隐性债务是指地方各级政府在法定限额外,通过其他企事业单位等举借的政府承担偿还或者担保责任的债务,好比“隐藏的冰山”,没有被记录在政府资产负债表中,不易被监管。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指出,当前一些地方隐性债务规模大、利息负担重,不仅存在“爆雷”风险,也消耗了地方可用财力。
有困难有问题不可怕,关键看解决问题的努力和成效。
坚持底线思维,把牢关键环节,积极有效应对,正是中国屡屡在应对风险挑战中赢得战略主动的关键。
“十四五”规划提出“稳妥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这些年,从中央到地方,围绕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打响了攻坚战。
近年来,债务风险较低的北京、上海、广东已实现存量隐性债务清零,一些债务风险较高的地区已在中央政策支持下开展化债试点。截至2023年末,全国纳入政府债务信息平台的隐性债务余额比2018年摸底数减少了50%,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但也要看到,化债工作仍然在路上。
为进一步摸清“家底”,2023年末,经过逐个项目甄别、逐级审核上报,中央确认全国隐性债务余额为14.3万亿元,并要求在2028年底前全部化解完毕。
进入2024年,受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需不足等因素影响,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税收收入不及预期,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降,各地隐性债务化解的难度加大。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推出了新一轮化债“组合拳”。
据测算,通过“三支箭”协同发力,2028年底之前,地方需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将从14.3万亿元大幅降至2.3万亿元,平均每年消化额从2.86万亿元减为4600亿元,不到原来的六分之一。
对地方政府而言,这无疑是一场政策“及时雨”——5年预计可为地方政府节约6000亿元左右利息支出,既能直接缓解偿债压力,又能畅通资金链条。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以一子落促满盘活。
全国财政支出中,超过八成来自地方。地方政府的“轻装上阵”,必将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二)
12万亿元化债方案一经发布,即引发一些海外媒体的关注。《联合早报》报道称,从化债角度看,政策规模符合预期,甚至“略超预期”。
除了帮助地方政府解决短期的“燃眉之急”,这一方案更是着眼长远,体现了我国化债思路的根本转变。
从应急处置转为主动化解——
以前的化债侧重应急,发现一起风险事件处理一起,由于金融市场具有传染效应,一个小的风险事件容易引发更大的担忧,不利于债务问题的整体解决。此次化债则是通过整体系统的安排彰显主动性,地方需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从14.3万亿元大幅降至2.3万亿元,体现了实事求是、不避问题的积极应对态度。
将“暗债”转为“明债”——
“置换”是本轮化债方案的关键词,意味着不是减除地方政府的偿债责任,而是通过发行期限结构更加优化、利率更低的地方政府债券,逐步替换以银行贷款、公开市场债券、非标债务等形式存在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以此推动隐性债务显性化,地方债务管理更加规范透明。
对地方政府而言,降低当期偿债压力,无疑能腾出更多的政策空间、财政资金和精力来发展经济、提供公共服务、保障民生,从而更好平衡稳增长和防风险。
这一转变,传递出我国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债务风险化解”的积极信号,意味着今后财政政策支持高质量发展的力度以及逆周期调节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这就需要用完善的制度防范化解风险、有效应对挑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建立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监管体系和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加快地方融资平台改革转型。
12万亿元化债方案精准指向的是化解存量隐性债务,要巩固住化债效果,既要提高地方政府债券使用效率,更要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45689亿元,其中专项债券39121亿元;发行再融资债券28193亿元,累计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73882亿元。
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加大对国家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5G融合应用设施等领域支持力度……今年以来,我国不断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凸显支持高质量发展的取向。
同时,为避免处理完“旧账”又增“新账”,我国对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持续保持“零容忍”的高压监管态势,完善惩处、问责机制,并加快推进地方融资平台改革转型。
越是面对复杂形势,越要善于在改革发展中解决问题。
统筹抓好化债和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债务风险化解,以化债为契机倒逼发展方式转型,在改革创新上迈出更大步伐,在化解债务风险中找到新的发展路径,正是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的生动实践。
(三)
2024年收官在即,这次化债“组合拳”正加快落地——
11月9日,12万亿元化债方案亮相的第二天,财政部已将6万亿元债务限额下达各地,多省份迅速启动发行工作。
12月5日,湖北省政府完成两期再融资专项债券招标,辽宁省政府完成两期再融资专项债券招标……
中国债券信息网上,一份份公告实时滚动更新,近一个月各地密集披露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再融资债券信息,有时一天有十多个省份同时发债。
截至12月5日,已有23个省(区、市、计划单列市)发行再融资债券,合计发行14595亿元,发行进度占2024年额度的73%。
这一力度空前的化债方案加快落地,正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加力的体现。
今年以来,财政收支矛盾进一步凸显,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承压而上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不妨打开今年的财政政策工具箱看一看:
做好“加法”,赤字规模增至4.06万亿元,年初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3.9万亿元,今年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全部发行完毕,用于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两重”)、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两新”)政策落地。
做好“减法”,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同时持续优化税费优惠政策。比如12月1日起,实施加大住房交易环节契税优惠力度、降低土地增值税预征率下限等多项税收优惠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做好“乘法”,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将资金更多投向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做好“除法”,在解决存量债务风险的同时,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12万亿元化债举措叠加其他财政增量举措,积极财政政策效应更大,成为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稳健前行的重要支撑。
巧用“加减乘除”运算法,多种政策工具组合发力,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断提质增效,助力高质量发展。
展望2025年,“十四五”规划将迎来收官之年。海内外关注,我国在推进化债工作的同时,财政政策未来发力空间还有多大?
可以从世界坐标上寻找答案——
从负债率看,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23年末G20中的国家平均政府负债率118.2%,G7国家平均政府负债率123.4%。同期,我国政府全口径债务总额为85万亿元,其中,国债30万亿元,地方政府法定债务40.7万亿元,隐性债务14.3万亿元,政府负债率为67.5%。
从赤字率看,我国长期以来对于赤字率的安排较为谨慎,大多数年份低于3%,明显低于其他全球主要经济体。
此外,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形成了大量有效资产。地方政府债务支持建设了一大批交通、水利、能源等项目,很多资产正在产生持续性收益,既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也是偿债资金的重要来源。
可以说,我国政府杠杆率明显低于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中央财政还有比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
事实上,一系列更加积极的政策已经在紧锣密鼓谋划推进中。
蓝佛安此前明确表示,2025年将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包括积极利用可提升的赤字空间,扩大专项债券发行规模,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大力度支持“两新”品种和规模,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等。
财政领域之外,多项金融政策密集发布,促消费稳外贸政策接连出台,助企帮扶举措有效实施,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打出“组合拳”……一揽子增量政策因时酝酿、因势推出,既注重当下又着眼长远。
更多的改革举措正在路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作出改革部署,其中明确提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明年一批条件成熟、可感可及的改革举措,特别是一些事关顶层设计的基础性制度,将加快落地。
以宏观调控应对短期挑战,以深化改革破解中长期难题——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不断开拓宏观调控空间,丰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向世界展现大国经济的治理智慧。
中国经济是一艘巨轮,顶风破浪前行是常态。
船行关键处,奋进正当时。朝着既定目标实干笃行,精准有效实施宏观调控,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中国经济发展必将乘风破浪,未来可期。
货币政策发力稳增长怎么看
当前中国经济问答之五
如果说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货币政策则是血脉稳定通畅的“调节器”,对宏观经济运行有深刻的影响。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国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频频打出“组合拳”,为经济回升向好营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站在当前的节点回顾和展望,货币政策的支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明年的货币政策方向又会如何?
(一)
今年以来,信贷增速放缓,人民币贷款从过去两位数以上的较高增速放缓至个位数;广义货币(M2)增速有所回落,一度降至6.2%的历史新低。
这不免让人担忧: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减弱了吗?
“质”和“量”构成了最基本的观察坐标系。在不少专家看来,目前单看金融总量增速已不能全面反映金融支持经济的力度。金融支持经济发展,既要看增量,也要看存量,既要关注量的合理增长,更要关注质的有效提升。
理解今年以来货币政策的发力点,可以从三个维度来切入分析。
——数次实施货币政策调整,金融总量平稳增长。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共1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约2万亿元,并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等工具,开展国债买卖操作,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在这些政策工具推动下,今年M2余额突破300万亿元,10月末增至309.71万亿元。
货币供应的稳定增加,意味着企业和个人能更容易地获得资金,从而促进投资和消费。目前,我国银行体系贷款余额超过200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余额突破400万亿元。庞大的总量规模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底气、注入活力。
——盘活存量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当前,我国金融总量已经达到一个较高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盘活存量资金是今年货币政策的一项重要任务。
有市场机构估算,前三季度主要金融机构贷款发放量超过110万亿元,比2023年同期多近8万亿元,比2022年同期多近20万亿元。
这超110万亿元贷款中,有新增,也有盘活的存量——银行将到期贷款收回后,可以投向其他更高效的领域。这些被盘活的存量贷款,通过“有减有增”的结构调整,能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信贷增速要像过去一样保持在10%以上是很难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在货币政策的传导上,要着力规范市场行为,盘活低效存量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畅通货币政策传导。
——畅通直接融资渠道,支持经济转型发展。
信贷只是社会融资渠道之一。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完善,直接融资的发展和融资结构的变化对货币信贷总量、金融调控产生了深层次影响。
以债券市场为例,2023年10月以来,企业和政府债券新增融资达到12.4万亿元。
当前,房地产等领域信贷需求明显放缓,而与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动能更加适配的直接融资需要加快发展。
据统计,北交所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九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企业占比近八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一半。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八成以上投向绿色低碳、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
可以说,货币信贷总量增速的变化,实际上是我国经济结构变化以及金融供给侧结构变化的客观反映。这有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效的金融支撑。
(二)
看货币政策效果,不仅要看总量,更要看结构。
结构指的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钱的流向。今年以来十几万亿元的新增信贷资金都去哪儿了?从结构看,实体经济的有效需求是否得到满足?
实打实的数据里有答案。
今年前10个月,我国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3.59万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八成以上,其中中长期贷款占比超七成。
这意味着,贷款资金主要流向了实体企业,特别是企业非常渴望的中长期资金。
今年8月,青岛一家创新型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项目对接机制,从当地中行获得了6500万元贷款授信,顺利上线了新的生产线。
自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设立以来,相关贷款签约和投放规模不断扩大。截至11月15日,已有1737个企业和项目与银行签订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合同近4000亿元。
这是着力畅通企业融资渠道的缩影,也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努力实现“精准滴灌”的注脚。
近年来,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越来越多金融活水流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支农支小再贷款、抵押补充贷款、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碳减排支持工具、保障性住房再贷款……适配高质量发展要求,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箱与时俱进、日益丰富,目前已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近20项。
这些工具效果如何?
10月末,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4.23万亿元,同比增长13.6%;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17万亿元,同比增长21%;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3万亿元左右……
在机器飞转的车间,在瓜果飘香的田间,在人潮如织的商圈,金融活水正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滋养和动力。
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围绕实体经济发力,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助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促进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新动能加快形成。
当前,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金融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支持,有着重要意义。
应该看到,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还有不少空间:如何更好满足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资金需求,普惠金融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农村金融需求如何充分挖掘……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将持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服务对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动态平衡的适配性和精准性。
围绕国家经济发展目标,瞄准高质量发展方向,金融业将不断优化资金投向,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有力支撑。
(三)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也是货币政策调控的核心。
今年10月,一家东部沿海的家具制造企业,从银行申请了一笔400万元的贷款,由于贷款利率下降,较去年可以每年节省利息支出2万多元。
在广州工作的黄女士,眼见房贷利率逐步下降,200万元的房贷能节约总利息近10万元,决定不再观望,准备买下工作后的首套房产。
今年以来,无论是企业融资,还是居民买房、消费,贷款资金成本更低了。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5%左右;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3.15%左右,均处于历史低位。
经过数年的实践探索,我国已基本建立起市场化利率调控和传导机制。2019年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改革完善以来,我国利率传导机制进一步打通。
今年以来,1年期LPR已累计下降35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已累计下降60个基点。在此带动下,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
拉长时间维度,我国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已从2019年的“5”时代,来到2024年的“3”时代。
贷款利率处于历史低位,这意味着什么?
作为贷款利率定价的主要参考基准,LPR的每一次调整,都直接影响企业和居民的融资成本。
以房贷为例,10月末,绝大部分存量房贷利率完成批量下调,存量房贷利率平均下降0.5个百分点左右,每年减少家庭利息支出1500亿元左右,惠及5000万户家庭。
年内三次LPR下降有利于激发信贷需求,让稳增长的政策效果逐步显现。社会融资成本的下降,有助于减轻企业和居民利息负担,激发企业投资意愿,增强居民购买力,提振经济增长动能。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围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包括明确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为主要政策利率,规范手工补息等。
专家认为,一系列举措有利于完善市场化的利率形成和调控机制,不断疏通利率传导的堵点,助力市场化的利率“形得成”“调得了”,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进一步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质效。
(四)
当前,正是谋划明年政策的关键时期,货币政策走向备受关注。
不少业内专家的观点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仍然将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
这背后的逻辑是:当前经济运行仍面临困难和挑战,外部不确定性也在上升,需要货币政策持续发力,畅通实体经济血脉。
在《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中国人民银行谈及下一阶段的思路时,强调了坚定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的立场。“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高货币政策精准性”等成为金融稳增长、支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面临内外部复杂形势,作为两大宏观调控手段之一,我国货币政策任务艰巨。
短期和长期、稳增长和防风险、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实际上,平衡好多重目标一直是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
今年9月以来,针对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金融管理部门推出了一揽子支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政策,不仅有降准这样的总量型工具,也有降息这样的价格型工具,还推出了不少新工具。不少举措直面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挑战,比如针对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优化调整了多项房地产金融政策,创设了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两项工具。
一揽子增量政策,多箭齐发,体现了稳经济、稳预期、惠民生的坚定决心,市场作出了积极反应。
在专家看来,这些政策并不是“急就章”,也不是进行简单的政策刺激的短期行为。在这一揽子增量方案中,不仅有短期扩需求的方案,同时还有推动改革和结构调整的方案。
例如,完善存量房贷利率动态调整机制,从制度层面推动解决新老房贷利差拉大问题;又如,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两项工具,稳住预期和信心,促进直接融资平稳发展。
一系列金融改革发力向前,我国货币政策力图塑造有自身特色的传导机制,面对经济不同周期均能有效发挥作用。
立足当下和未来,如何让货币政策更好促进稳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已经释放出鲜明信号:
——目标体系方面,将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重要考量,更加注重发挥利率等价格型调控工具的作用;
——执行机制方面,会持续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在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
——传导机制方面,要不断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提升金融机构的自主理性定价能力,增强与财政、产业、监管等政策取向的一致性,进一步提升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
可以预见,未来的货币政策将继续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不断提升支持实体经济的精准性、有效性,为经济稳定增长、结构优化调整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房地产市场走势怎么看
当前中国经济问答之六
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当前的房地产市场走势备受各方关注。
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要回应群众关切,调整住房限购政策,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抓紧完善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从中央到地方,一揽子政策密集推出,释放出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强烈信号。在各方努力下,市场预期和发展信心提振效果如何?市场出现了哪些变化?
(一)
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后,多部门打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组合拳”,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取消”“四个降低”和“两个增加”。各地特别是一线城市纷纷调整优化房地产市场相关政策,力促市场回暖。
不同举措,从不同角度,直击当下房地产市场“痛点”“堵点”:
地方因城施策取消或调减限制性措施,释放购房需求;优化税收政策,降低购房交易成本;调整土地政策,控新增、盘存量,进一步发挥土地储备“蓄水池”功能;加码金融支持,为行业流动性注入“活水”……
这一套政策组合拳效果怎样?我们观察几个关键指标。
看销售面积——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从监测的40个重点城市的销售情况看,前期回调幅度较大的二线城市边际改善比较明显,10月份当月销售面积实现正增长,销售额降幅明显收窄。
1至10月,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5.8%,降幅比1至9月收窄1.3个百分点;新建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20.9%,降幅比1至9月收窄1.8个百分点。
住房城乡建设部网签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新建商品房交易网签量同比增长0.9%,连续15个月下降后首次实现增长;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成交总量同比增长3.9%,连续8个月下降后首次实现增长。
看先导指标——
观察房地产市场活跃度,除了销售量,还有两个先导指标:一手房的到访量,二手房的带看量。
购房属于大宗消费,从有购房意愿,到去实地精挑细选找到满意的好房子,再到讨价还价等环节,普遍需要较长过程。
记者近日走访北京、上海、南昌等多地房地产中介机构了解到,不论在工作日还是周末,都有不少客户来签约洽谈,签约室里常常坐满讨价还价的买卖方。一手房的到访量、二手房的带看量也有明显增长。这些现象的背后,是有更多居民已经在购房的进程中,至少有购房意愿或需求,表明市场活跃度出现一定程度边际改善,这对于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是积极信号。
看市场预期——
信心重于黄金。随着销售面积回升、先导指标提升,消费者对房地产后市的信心也得到增强,市场预期出现好转。
根据PMI调查,10月份房地产业商务活动指数比上月回升2.5个百分点,市场预期指数回升1.8个百分点。这表明在一系列政策推动下,房地产市场景气度开始改善。
记者走访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和武汉、苏州、杭州等二线城市发现,市场交易活跃度有所提升,新客户从看房到最终购买的决策速度在加快,老客户减少了犹豫,甚至出现购买紧迫感。不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市场,成交周期明显加快。
以上多维度指标显示,房地产市场正在出现一些回暖迹象。
房地产市场历来有“金九银十”的说法。10月份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止跌回稳积极势头,特别是商品房交易市场自2007年以来首次出现“银十”超“金九”的现象,从侧面也反映出政策调整优化对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推动力。
“总的来看,一揽子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措施显效,10月份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随着各项政策效能进一步释放,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动能将增强。”
“中国的房地产在系列政策作用下,经过三年的调整,市场已经开始筑底。”
国家统计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分别作出如上判断。
(二)
一方面要看到,一揽子政策开始落地显效;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房地产市场筑底是一个过程,需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
首先,要“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这是去年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的重大判断。认识当前的房地产形势,首先要把握住这个变化。
供求关系是影响市场价格的关键因素,这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之一。
过去20多年,我国房地产市场总体呈现上升态势,对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房地产市场快速扩张,也出现了一些资金过度向房地产集中,部分房企“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等问题。
从过去供不应求形成的市场火爆、甚至价格扭曲,到近些年主要矛盾从总量短缺转为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供给不足,房地产市场的底层逻辑发生变化。因此,要促进房地产市场进一步止跌回稳,对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
从存量上看,我国新建商品住房供应规模大,存量消化是重要调整方向。
政策层面已经明确,商品房库存较多的城市,政府可按需定购,积极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目前,各地加速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专项债券支持回收闲置存量土地、新增土地储备也在加快落地。
从增量和质量上看,人们对住房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满足这部分市场需求是调整增量和提高质量的重要方向。
其次,要修复信用链条,重建市场信心,促进金融和房地产良性循环。打好保交房攻坚战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一段时间以来,在房地产市场调整过程中,由于资金问题、债务问题,部分在建已售的商品住房项目面临交付困难。这一现象不仅严重损害购房者权益,也影响着市场的信心,阻碍着市场的有序运转。
针对这一“痛点”,保交房工作稳步推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适时推出——将合规房地产项目纳入“白名单”,应进尽进、应贷尽贷,满足项目合理融资需求,成为实现金融和房地产良性循环、改善市场预期的重要举措和有力保障。
目前,全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均已建立房地产项目融资协调机制。截至10月31日,“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通过金额超3万亿元。年底前,随着“白名单”扩围有序推进,这一规模还将增加到4万亿元。
信贷规模的增加,预示着房地产项目融资更快捷更便利,保交房的继续推进更有保障。截至11月13日,保交房攻坚战推进有力,全国已交付285万套,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对市场预期带来有效改善。
此外,还要释放市场潜在需求,从供需两端着手进一步激活房地产市场。
立足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主要矛盾,在供给结构方面,保障性住房供给相对不足,大城市房价高,新市民、青年人住房负担较重。住房需求方面,改善性住房需求持续升级,居民对提升居住品质的愿望更为强烈。
因此,通过“四个取消”“四个降低”降低购房成本,加大保障房建设以及城中村改造等,将为房地产市场注入新的需求。
从房地产市场的中长期趋势来看,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仍有发展空间。我国仍处于城镇化发展中后期,持续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将释放房地产市场更大需求潜力。
(三)
传统的房地产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未来的房地产将向何处发展?
去北京参观一次中国建筑科技展,也许你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
打开房门,屋内的灯光、窗帘、音乐会自动开启,欢迎主人回家;来到客厅,坐在沙发上按动按钮,对面的墙柜缓缓前移,一会儿就“变”出一个儿童“小游乐园”……这是记者近日在中国建筑科技展的“好房子样板间”看到的一幕场景。
房地产发展,民生是最终落脚点。
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提升居民居住品质和幸福感是未来房地产发展的方向。通过科技赋能、创新引领,无论是新房子还是老房子,都要变成好房子。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是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完善房地产开发、交易和使用制度,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新机制等,是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重要内容。
我国房地产市场已走过20多年高速扩张阶段,过去的发展模式已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是大势所趋。
打造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房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从支撑城市扩张转向参与城市更新,从增量拉动转为增量存量联动……房地产发展要围绕老百姓在新发展阶段的多样化住房需求,从户外环境、适老化、绿色低碳等方面着力,推动住房建设品质全面升级。
当前,城中村改造的政策支持范围从最初只有35个大城市扩大到全部地级及以上城市。已有1632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在各大城市落地。1至10月,全国已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改造安置房317万套(间);到今年底,可帮助超过1000万困难群众改善住房条件。
积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系统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是房地产业未来发展的重心。2023年,全国已实施城市更新项目超过6.6万个,累计完成投资2.6万亿元,城市更新行动实施带来的综合性成效正在逐步显现。2024年,全国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4万个,前10个月已开工5.3万个。
协同联动,防止大起大落,才能实现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
房地产行业正处于新旧模式转型的关键期。迎难而上,主动破局。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各地各部门正同心协力,打好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组合拳,让这些政策的效果充分显现。
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将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更多新动能,为建设适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好房子”提供更有力支撑。
中国企业“走出去”怎么看
当前中国经济问答之七
世界经济里的“中国风景”怎么看
当前中国经济问答之八
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经济运行态势备受瞩目。
前三季度经济增速4.8%;新设外资企业数量继续增长;10月,消费增速明显回升,货物贸易较快增长,市场信心得到提振……有亮点暖意,有韧劲闯劲,在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版图中的一道独特风景。
中国经济在当前和未来将为世界作出哪些贡献?一个把握大势、立足优势、不惧风雨、坚定向前的中国,正在以实际行动给出答案。
(一)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一季度开局良好,二三季度压力加大后,10月以来各项经济数据回升明显。
多家外资机构给予积极评价,并分析原因主要是: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相关部门推出的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见效,特别是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及提振资本市场政策加力,叠加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推动,中国出现诸多指标显著改善的积极迹象。
近期公布的一系列数据印证了这点: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在景气区间上行,扩张步伐有所加快;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上月加快1.6个百分点,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6个月回落后首次回升,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回升幅度达到或超过3个百分点……
数据的回升并不容易,释放了经济向好的暖意,为中国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注入更多信心,也有力回击了那些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
《南华早报》刊文指出,中国推出一系列经济措施后,主要在华外国投资者看到了消费支出回升、资本获取更加便利以及更深层次变革带来的机会。
中国经济向好的增长态势不仅体现在一个个数字中,更体现在车间里的机器轰鸣,市场中的热闹喧嚣,建筑工地上的热火朝天,港口里的繁忙景象。
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3700多米的岸线上,万吨巨轮靠满泊位,桥吊忙碌装卸各色集装箱。前三季度,这一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8.3%。
放眼全国,从一个个细节中可以感受经济的活力与温度:在吉林、新疆等地,高涨的冰雪消费吸引世界目光;在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中外采购商络绎不绝;在陕西榆林,府谷府州机场建设如火如荼;在重庆,满载汽车零部件和日用品等货物的第10万列中欧班列上个月发车,于12月3日抵达德国杜伊斯堡……
“风景”里,有消费回暖,有产业向新,有绿色低碳,有开放合作。
横看成岭侧成峰。读懂大国经济,既要看形,更要看势,用不同镜头、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更加立体、全面、客观的认识——
拉长时间轴看,2023年中国经济总量超126万亿元,约为2014年的2倍,2004年的近8倍。
用“显微镜”看,聚焦增量,对于中国这样规模的经济体来说,5%左右的经济增量,相当于一年增长一个中等经济体。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多年保持在30%左右。
用“广角镜”看,放眼全球,在世界经济增速连续放缓的背景下,三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计算增长2.8%,欧元区和欧盟均同比增长0.9%,中国经济增速为4.6%,同主要经济体相比仍位居前列。
用“望远镜”看,着眼潜力,10月份,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明显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前三季度,以“新三样”为代表的绿色产业继续保持两位数高增长……一系列向好态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
无论从总量、增量还是质量看,中国经济都是世界经济中令人瞩目的存在。
11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中指出:“中国出台了一系列重磅改革举措,将有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有充足信心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继续发挥世界经济增长最大引擎作用。”
有外媒评价称,随着中国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显效,消费信心和企业投资意愿将逐步提升,且更多国家也将感受到这些政策带来的外溢效应。
前路并非坦途。但回顾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无论是国际金融危机,贸易保护主义,还是全球疫情冲击,中国经济都在一次次风雨洗礼中砥砺前行,以实际行动让“中国经济崩溃论”一再崩溃。
踏遍青山,历经崎岖,才能领略“中国风景”之珍贵。
(二)
“中国风景”背后的密码是什么?
中国经济的硬实力和韧实力——这是中国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底气,也是为全球经济持续注入确定性的基础。
中国独有的制度优势,成为攻坚克难稳中求进的根本保障。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沉着应对,科学决策、果断出手,及时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打出一套“组合拳”。
外媒称,这是近年来中国力度最大的经济调控措施,不仅应对眼前挑战,更是通过结构性调整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英国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评价:“这一制度所具有的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和对全国资源的调动能力,是其他制度无法比拟的。”
中国突出的供给优势,成为打造全球产业链上不可替代位置的坚实支撑。
不久前举行的第二届链博会上,美国苹果公司展览牌引人注目:苹果的200家主要供应商中有超过80%在中国生产。首次现身链博会的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表示:“没有中国的这些合作伙伴,我们就无法取得今天的成就。”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在全球价值链各行业上下游十大关键节点中,中国主导的关键节点数量约占一半。
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角色为何如此重要?
这里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首位;这里拥有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拥有世界级港口群;这里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5G独立组网网络、全球最大的光纤网络……
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称,中国对全球价值链的价值不可估量。
中国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成为抵御外部风险冲击的厚重基石。
1天,24小时,平均超过2.7万家企业诞生,超过8万辆汽车下线,超过350亿元商品在网上售出,超过3亿个包裹快递寄送……中国市场的魅力有目共睹。
第七届进博会上,超180家企业和机构成为“全勤生”,更高的成交额、更多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折射出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吸引力。
从2012年的年产1.3万辆,到2018年年产达百万辆级,再到2024年11月14日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跑”出的这条“加速度”弧线,正是中国大市场“量”和“质”的优势相辅相成的生动写照。
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到如此大的规模,内需将是中国更可靠的增长来源。
中国创新驱动的活力与势头,为拓展发展新空间、开创合作新机遇增添更多可能。
不久前,礼来、辉瑞、拜耳等8家知名国际医药企业在北京新设研发或创新机构,其中,大多为跨国药企业务版图中的“北京首个”“中国首个”。
《经济学人》网站刊文称,中国作为世界研发实验室的作用日益增强,很多跨国企业在中国的研发中心已成为创新的摇篮。
这是中国特有的人才红利: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具有全球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中国在全球的创新力排名10年上升了18位,是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从市场规模、消费能力和创新能力来看,几乎没有其他地区能够代替中国市场。”麦肯锡中国区主席倪以理认为,对企业而言,中国市场是消费市场,也是创新基地。
尽管一些外媒不时炒作所谓“在华外资撤离”“中国产业链外迁”等言论,但不少企业兜兜转转,最终还是选择中国。
中国何以能产生“搬不走的产业”?
企业投资乃长远决策,搬走一家企业简单,搬走一条产业链、乃至一个生态系统却非易事,很多东西无法复制。
“中国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习近平主席深刻阐释中国经济大船乘风破浪持续前行的底气。
中国贸促会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近五成受访外资企业认为中国市场吸引力上升;近两成受访外资企业计划在华增资,环比上升2.07个百分点。
躬身入局者最能“耳聪目明”洞察市场,跨国企业真金白银的投入、充满信心的表态,就是最好的证明。
(三)
12月1日起,中国给予所有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
外媒称,当其他国家提高贸易壁垒时,致力于开放的中国正在免除对数十个最不发达国家的关税,显示了其致力于国际合作的决心。
世界眼中的中国故事里,“发展”是永恒主题,“机遇”是关键词汇,“共赢”是不变态度。
今日之中国,秉持开放共赢理念,正在以自身发展为世界贡献更多中国力量。
放眼海外,中国的5G技术为多国通信与移动互联网提供支撑;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设厂,为当地创造更多就业和税收;中国建立起高效的太阳能装备、电动汽车等生产制造体系,有效降低世界绿色低碳转型的成本……
德国权威汽车经济专家费迪南德·杜登赫费尔说:“以前德国工程师教中国人如何造车,如今在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领域,中国车企给德国车企带来很多启发。”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报告认为,到2040年,通过中国和世界其他经济体的彼此融合,将有望创造22万亿至37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相当于全球经济总量的15%到26%。
今日之中国,正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敞开怀抱与全球共享中国机遇。
“中国将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积极扩大自主开放,将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中方欢迎各方继续搭乘中国发展快车,同中国经济共同发展”……近期的一系列国际外交场合中,习近平主席多次宣示中国开放立场。
今年以来,中国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对跨境服务贸易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允许在9地试点设立外商独资医院……加速迈向制度型开放的步履铿锵。
几个月前召开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就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作出系统布局。新加坡《联合早报》称,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不仅为中国经济社会自身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也将为世界发展带来更多新的机遇。
今日之中国,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不断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为世界提供更好国际合作平台。
在大洋彼岸的秘鲁,中秘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大项目——钱凯港正式投入运营,自此,中秘间单程海运时间缩短至23天。“拉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望贸易和发展,而中国愿同我们合作。”秘鲁前驻华大使胡安·卡洛斯·卡普纳伊表示。
同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生效;主动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中国深知,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
美国《巴伦周刊》网站日前发表文章称,“中国衰落不可避免”一直是西方盛行的中国叙事,但那些不看好中国的人很快就会发现自己站错了队。
去中国!而非“去中国化”——读懂中国经济“风景”,聪明的投资者会作出明智选择。
不惧风雨,迎难而上。在世界经济的坐标系里,一个迈向高质量发展、愿与世界分享机遇的中国,一定能开辟更加美好的前景。
END
来源:新华社
免责声明: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致力保护作者版权,如内容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