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的一个视频,引起了人们热议。
视频中,一个九个月大的宝宝误以为按摩中的妈妈被欺负。
一边哭,一边快速爬向对方,并用自己小小的身躯护住她。
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和救母心切的表现,让许多网友动容。
评论区有人说:“这老妈是多会生呀,以后没人可以欺负这位妈妈。”
还有人说:“老母亲的心都要化了,要是我家闺女只会在旁边咔咔笑。”
更有一个评论说出事情的真谛,“他远比想象中爱你。”
身为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知冷知热,懂得心疼自己。
这些心疼不是流于表面的问候,不是自身的成就加持,而是表现在实打实的行为里。
养出的孩子是否爱你,其实都在这4个细节里。
前段时期,正值国庆假期,当所有人都想着怎么出去玩的时候,有些孩子已经回家,为正在农忙的父母分担农活。
一位大学生,原本打算出去旅游。最后还是决定回家,多陪陪父母。
女孩灰头土脸,赤着脚在田中犁地,用锄头打菜籽,为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满身疲惫的她表示:“我多干一点,他们就可以少干一点。农活真的很累,也体会到了父母的不容易。”
大家都夸赞,女孩好样的,这样的国庆假期真的很有意义。
然而,同样是养孩子,有的人是贴心小棉袄,懂得为父母分担。
有的人却养出吸血鬼,完全不管父母的苦难。
河南的一位妈妈泣不成声地向网友控诉,自己的孩子将自己辛辛苦苦背水泥的四万块钱,全部花在了游戏上。
其中,孩子花了两万多,一万多还慷慨地充给了同学。
为了不被家长发现,他还偷偷把转账记录删除,直到母亲取钱时才知道。
背一袋水泥的价钱是1元,整整四万元,预示着母亲背了四万袋水泥。
孩子只知道享受金钱带来的快感,和别人吹捧自己的虚荣,却完全没想过,这是母亲起早贪黑、累死累活的血汗钱。
事后,他还哭哭啼啼地大喊委屈,“你总是埋怨我,从不忘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或许父母确实因为忙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但这并不是他明知家里困难还犯错的理由。
家庭困难时,孩子能够体谅父母的不容易,并且愿意共同承担,是一种有担当的表现。
如果连这个时候孩子都不知道爱你,你还能指望他平时会有多么心疼你。
李玫瑾教授说:责任感是孩子要承担的东西,没有分担,就不会有担当。
许多家长疼爱孩子的方式,就是让他一门心思学习,不参与家庭的基本事务,更不会向他展示父母的辛苦。
这样教育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根本不理解父母的辛苦,容易变得自私且冷漠。
殊不知,孩子也是家庭的一员,增加他的参与感,是培养责任心的开始。
只有亲眼目睹父母打拼的不易,才能学会感恩和共情。
问一个问题:如果你在家中晕倒了,你的孩子是作何反应?
曾经,网上的一个视频,引起了广泛的热议。
无锡的三孩妈妈,因为发烧,突然晕倒在家里。
然而,即使看着妈妈重重地倒在地上,三个孩子依然若无其事的在不远处的餐桌上吃饭,丝毫没有因此而着急。
甚至大女儿还回头看了一眼,然后继续吃自己的饭。
过了一会儿,二女儿跑过去看了看,却仍然没有要去扶妈妈的意思。
许多人都替这位妈妈感到心酸和心疼,觉得三个孩子太过于冷漠。
与之相反的是,另一位妈妈因为低血糖晕倒在家。
原本还在玩玩具的女儿瞬间没有了玩的心思,跑过来呼喊,试图唤醒妈妈。
然而,即使女儿已经哭了出来,但妈妈始终没有回应。
年幼的她一时手足无措,哭了一会儿,才想起打电话给爸爸求助。
她边哭边打,嘴里还念念有词:“爸爸快点回来,妈妈不要死掉了。”
好在妈妈缓了几分钟以后,便清醒了过来,并没有大碍。
孩子因为受到惊吓,被妈妈抱在怀里安抚了好一阵子才平静。
俗话说,考验一个人是不是真的在乎你,生一次病就知道了。
这句话放在亲子关系上同样适用。
在你最需要关怀的时候,来自孩子的关心和照顾,是爱你的最好证明。
然而,不少家长都吐槽:
自己孩子只知道理所当然的享受着父母提供的一切,完全没有觉得孩子与父母的关心应该双向奔赴,相互滋养。
那是因为,许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爱也是需要教的。
当你表现的无比强大,孩子就会觉得你无所不能,自然认为一切理所当然。
只有适当暴露自己的缺陷和软弱,让孩子意识到父母也需要帮助,才能激发起孩子主人翁意识,主动来关心你、爱护你。
奇葩说的杨奇函曾说过:
很多的“我爱你”,都藏在废话里。
越是有爱的家庭,孩子的废话越多。
愿意跟你分享自己的小秘密,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生活乐趣。
电视剧《烟火人家》里两对母女,就是最好的例子。
姐姐李衣锦几乎不愿意和母亲孟明玮沟通,更不会告诉妈妈自己的心里话。
为了知道女儿的想法,孟明玮私自联系女儿身边的同事好友,偷看电话,远程遥控,无所不用其极。
然而,这样的极端手段只会让女儿更加反感,母女俩也渐行渐远。
反观,二姐孟菀青和女儿陶姝娜却是无话不谈。
小到自己在学校发生的各种事,大到自己暗恋的男神,陶姝娜都愿意和妈妈分享,在她心里妈妈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有一次,陶姝娜以为自己的暗恋的男神要结婚了,心情十分低落。
一回出租屋,就一声不吭对着沙袋一顿发泄。
大姨孟明玮担心侄女出事,打电话给妹妹让她关心关心自己女儿。
然而孟菀青却不以为然道:“如果真的有什么事,她会告诉我的。”
果不其然,发泄完以后,陶姝娜第一时间就拿起了电话打给妈妈,向她诉说心中的苦闷。
孟明玮知道后,心里十分羡慕,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这么关心女儿,女儿却不愿意和自己亲近。
反倒是,不太管孩子的妹妹却和自己的女儿无话不谈。
许多父母有这样的习惯:
孩子一跟他说话,就喜欢用命令的口吻来否定对方。
又或者不好好交流,喜欢阴阳或打压孩子。
久而久之,孩子就关闭了和父母沟通的大门。
李玫瑾教授曾说过:对的沟通不是比大小,而是讲道理。
良好的沟通,是孩子和父母之间感情的调节剂,它让亲子关系更加顺畅,更加亲密。
真正的爱是接纳和放手,是用足够的信任让孩子自由成长。
只有全方位尊重和信任孩子,才能让她愿意敞开心扉,主动建立沟通的桥梁。
要记得,紧握的双手终会疲惫,学会放手,才能让爱得以升华。
前段时间,网上曾有这样一幅画面。
河北邢台的一个女孩刚走进家门,父亲便迎上门,并送上祝福,
“欢迎来到成年人的世界,18岁快乐。”
紧接着在一声声嘱咐和一个个礼物面前,让女孩惊喜连连。
踩在石头上,是“希望你,未来的路脚踏实地”。
踩在纸板上,是“一步一个脚印”。
送她笔墨纸砚,是“充实还得靠自己”。
带她照镜子,告诉她“做人做事先正己,爱红颜,也得行得端”。
经过一系列操作以后,父亲将一面墙上的帘子打开,里面是一整面漂亮的花和气球墙。
最后,还嘱咐道:18岁之前,爸妈在你身前;18岁之后,爸妈在你身后。
整个过程,有祝福,有嘱托,有教诲,有礼物,仪式感拉满。
与之对比的,是身边的许多父母,仍然认为仪式感太费钱,自己小时候没有这些东西也活得很好。
德国作家洛蕾斯利在《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感》一书中写道:
有仪式感的人生,让我们真切地感知到生命,热忱地面对生活,它的本质是发自内心的爱。
仪式感从来不是过一次生日,和一件礼物,而是要让孩子感受到有人愿意为自己花心思,自己正在被爱着。
只有这样具象化的表现,才能让孩子感受爱,相信爱,接受爱,最终,给予爱。
浙江的一位妈妈录下来这样一幕。
下班回家的途中,偶遇骑单车回家的儿子。
只见孩子的书包里放着一大束鲜花,单车手柄上挂着蛋糕。
因为,那天正是妈妈的生日,这些都是孩子为妈妈准备的礼物。
满满的爱溢出屏幕,羡煞旁人。
俗话说,爱出者爱返。
只有在一个有爱的家庭里,才能生长出一个有爱的孩子,他才能把爱反哺给别人。
作家霖莜莜曾说过,一次次关于仪式感的探索和温习,是一次次关于爱的认知与确定。
爱需要不断维护和持久的经营,而生活中的仪式感,才是爱的具象表达。
用行动不断告诉孩子“我爱你”,他也会同样的方式来回报你。
有人说,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只有父母的爱是为了分离。
所以,趁着孩子还在身边,我们更应该好好珍惜和他相处的时间。
用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尊重他,信任他,包容他。
只有父母不吝惜对孩子的陪伴、鼓励和爱,努力打造出一个充满爱的家庭。
才能让孩子因为这份爱,努力成长出勇气和自信,去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未来。
最近大家应该都知道微信改版啦,不再按照时间发文。如果可以,辛苦把黎冉然星标。或者点个在看,留个言,转个朋友圈,也能让系统知道我和你的关系哦。这样我们才不会走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