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广生专栏」:一起走过四十年

文摘   2024-12-16 00:07   河南  

四十年风雨同舟,四十年相濡以沫,我们的爱情故事,在人生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四十年不离不弃,四十年相爱相伴,是岁月的见证,是爱的延续。今年是我和老婆结婚一起携手走过四十年,年过花甲,感慨多多。

老师为我牵红线


回想那个年代,就是一个懵懂年代。我清楚地记得,一九八三年五月,在学校李老师的撮合下二十岁订婚。二十一岁自己本没有什么主意,在家人和亲戚朋友的劝说下,迎娶了当时漂亮的村花,也就是现在和我生活了四十年的老婆。

其实在李老师给我介绍老婆前,村里已有两人给我介绍过,那时因为年龄还小,佯装高雅,都婉转地没有答应。到了李老师给我介绍时,老师媒人太硬,不好回绝,只得顺应,现在看来,我当时的顺应是没有看错人,李老师做的一件好事,让我幸福一生。

我和老婆是同一个山村,我住村子中间,老婆家住村子西头,从小略知一二,但是第一次与老婆“见面”,心里还是不那么自在。五月的朦胧夜色中,气温回升天气逐渐变暖。那天晚上吃完晚饭,我在李老师的带领下,俩人一前一后,一路小跑去往住在村子西头的老婆家,两人走在村里高低不平的村间小路上,李老师突然问我:“广生,你去了准备给人家说什么?”我说:“说什么,我哪儿知道啊?我这是第一次见面啊,以前别人给我介绍的都没有正式见面,李老师你快说,教教我,怎么说?”李老师接着说:“现在正处于四五月份种植春玉米和红薯插秧,你不是村里农业技术员吗?就说怎么种,肥怎么施,其他你自己发挥吧。”

就这样,我俩人一遍走一遍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就到了老婆家。虽说之前都认识,包括她的父母亲都熟悉,以前见面都打招呼,但心里还是忐忑不安。在那个家里条件都不是很好的年代,她的家里灯光略暗的屋里,一阵子寒暄,没话找话,说明来意后,大人们给我们两个留下空余时间进行了单独谈话,一个村子的话题很多,谈话内容就多了,嘴上不说的,至少心里都知道在相互了解。时间过得真快,约摸差不多了,李老师催我走吧,第二天都还干活,以后慢慢了解。现在想起来,自己就是个傻孩子。

那时,村里土地已经分到户,我们一人分了五分地,显然还有更多的空余时间,如果娶老婆,家里肯定要花去不少钱,下边还有弟弟,父母又得攒钱给弟弟娶老婆用,所以我只有尽快出外打工才能挣到钱为家里增加收入。收完小麦后,开始了我人生漫长的打工生涯,这是我人生第一年去外边打工,那年在北京军事学院打工。工地领导让我在工地学做饭,我娘在家听说我在工地做饭,说我在家锅里水开了,都看不出来,怎么能做好饭呢?为此确实还闹了不少笑话。六丈叔同年也在北京做事,一次去到我所在工地,工地大约三四十人,六叔来了,我这个准侄女婿非常热情,可得在当时那个水平上好好表现一下,中午做捞面条,把鸡蛋炒好了,还错吧酱油倒入锅里,本来黄凌凌的鸡蛋,一下子成了黑不溜秋的,一时不知所错,顾不了那么多了,就傻傻的给六叔端上来了,也忘了当时六叔是什么想法。

时间到了一九八四年,那年我二十一岁,在天津南开区丰裕里打工。打工期间给老婆写信是少不了的,因为我高中毕业虽然没有考上大学,实际我在校语文作文成绩还是比较好的,还帮一起打工的工友给对象写信。那个年代,人的思想非常单纯,信里只是相互问候,写在外打工所见所闻,完了说些虚伪的安慰的话。到了冬天工地收工,进入腊月同龄的男女结婚进入旺季,父母亲把我的婚事提到了日程。我记得当时彩礼三百元,当时就这个标准,在大家簇拥下去老丈人家把老婆娶回了家,现在想想那就啥也不知道。

老婆伴我去东北


结婚后的第二年,也就是一九八五年的清明节后,我便卷起行囊跟着四舅付太增等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生我养我的爹娘,离开了春节前刚刚结婚还在热恋之中的老婆,坐汽车倒火车去东北打工了,这一去,辗转东北的多个城市,在东北呆了二十多年。回想我在东北那段经历和过往都历历在目,老婆曾先后八次去东北与我团聚或因事前去。

第一次和第二次分别是一九八六年和一九八七,在吉林省洮南市第二毛纺织厂,洮南市是一个由白城市代管的县级市,地属科尔沁草原,当地毛纺工业市场繁荣。我所在的建筑公司在毛纺织厂承担规模较大的纺织车间、织染车间以及配套工程施工,我负责工程结预算工作。第一年老婆是老家秋收结束后和工友们一起去的,东北的冬季是寒冷的,尽管有四舅作为工地领导的关照,但是毕竟当时条件有限,住的是刚建成主体的厂部办公楼,临时支了一块木模板上边放了一个草帘子,这就是床了,气温低到零下三十多度,床里边靠墙那边放了块木板,靠墙的那一面都白刷刷一层冰霜。屋子地面上放了一个大功率电炉子,人坐到那里烤火,前边快烤糊了,身子后边还是冰凉冰凉的。人在屋里呼吸出的哈气都能看见,外边就更不用说多冷了。一直坚持到春节前才回到老家。

第二年清明节后,老婆随我去东北的工地还是洮南市第二毛纺织厂厂,住到九月份回到老家来大女儿出生。那时虽然挣的少,每个工日才十二元,但是从安阳坐火车到北京倒车到洮南市(洮安站)火车票才只有27.1元延续了好多年,相对来说还是便宜了。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林州市建筑队伍不断向白城市和周围通榆、大安、前郭、扶余、乾安全面展开。公司一九九三年在长春市承担了较大规模工程任务,我跟随公司到达长春市。我和老婆这一年在长春市西广场短暂的居住。我经常回忆在长春工作的十几年里,见证了长春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初到长春市,有轨电车纵横城市主中心,著名的中国一汽、电影城、客车厂、机车厂、生物、制药等国家支柱产业的蓬勃发展,也为中国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动力。见证了从过去到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里的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各项事业的成长与进步。

时间到了一九九五年,我和老婆在长春市西中华小区工地一年,那一年我儿子在长春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出生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欢乐,也使我的事业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更上一层楼。我的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我带领老家的能工巧匠和亲戚朋友们,选择性承揽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程,工程管理方面逐渐成熟,利润和收入自然也增加不少。


我们搞工程和家人聚少离多,两地夫妻生活习以为常。时间到了二零零零年,我在长春市西郊路西安花园承担了小区工程建设。在孩子暑假期间,老婆带着孩子去小区工程建设中看我,孩子逐渐长大,对社会地域有了一定的认知,我和老婆带着孩子先后去了电影城、长春电影制片厂、净月潭、文化广场、伪皇宫等景点,开拓了我们和孩子的见识,留下了永久的记忆。孩子在景点还打电话给在老家的亲朋好友小伙伴们分享那美好的瞬间。假期毕竟是短暂的,美好的时刻也是过得很快,一转眼开学的时间到了。我记得,我还要在那里继续工作,我送老婆和孩子去坐火车回老家来,在车站送行把老婆和孩子送上车时,都有些恋恋不舍,我们三人都不敢正视对方,不知不觉都在流眼泪,我强装正经的看着老婆和孩子,在列车徐徐开动中离开了,给我留下了难以割舍的永久记忆。那次刻骨铭心的爱和分离,使我后半身都不能忘记。这难道就是生活?分分离离,短暂的分离是为了更好更久的聚合。

二零零一年和二零零七年,我在长春市西环路雁鸣湖小区承担了建设施工任务和处理后续一些事情,我老婆带着孩子利用假期去那里看我。

二零一六年,因为一场官司,我让老婆作陪一起经长春去白城市郊区法院应诉。这次也是一生中三次与法院打交道的第三次。三次作为被告或原告身份出庭,都以自身胜诉圆满解决,因为本人从不干违背法律的事情,别人要侵犯我的事情,我也绝不服输,我会拿起法律的武器,用事实和证据维护法律的尊严和自己的合法权益。几次打官司,也让我深深地学到了一些法律知识,增强了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对于严格要求自己遵纪守法,正确引导和教育孩子及下一代走正路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二零零八年底,我回到了老家,不再长时间在外从事建筑业。我在东北从一九八五年到二零零八年,长达二十多年。尽管在事业和工作中,克服了很多艰难险阻,战胜了前进中的不少困难,但取得的成绩还是占较大成分的。我把一生的青春献给了东北,我见证了那里城市发展和百姓生活的提高。我常年在外二十多年里,家里的事情父母亲给了我无私的帮助和前进的动力,我尊敬的四舅给予我事业和家庭每走一步都达到了他的最大帮助,都使我终生难忘。

岳母助我成小家


夫妻在一起时间长了,生活中也有思想不统一,想法不一致的时候。两人“龙虎相斗”一直伴随着四十年,对于同一件事情,想法和目标是一致的,就是有着不同的看法和思路,难道也像法官解释的,质证角度不同,判决结果就不同。

记得有一年清明节后又到了往外走的时间了,心里怎么说都是不愿意的,但是由于工作需要又不得不走,所以每年一到走时心不在焉,什么活也不想做。老婆觉得你一走又是一年,家里的春地让我帮助快收拾一下,我和老婆三言两语就干起来了,老婆是个心底善良看起来慢性子,一遇事就是个急性子的人,说时迟那时快,正在吃饭的老婆把一个碗唰地就扔过来,正好砸在了我的腿上,一时疼得我受不了。这时老婆的姨夫正好推门进来,弄得他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我一遍招呼姨夫进来,一遍很难为情。她姨夫扭头就去了我岳母家进行了通报,此去再也无回来。

直到晚上,我岳母才敲开了我的家门,婉转地进行了劝说,想起当时岳母的话语,至今还存在我的脑海里。岳母说:“你们现在生活多好啊,吃啥有啥,手里钱不多但还是有的,好好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吧。成人家过日子,夫妻没有不生气的,遇事都要多想想,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互相忍让,还用在出门前生气吗?”岳母接着问我:“这次走了啥时间回来?”我说:“没有什么事,中间就不回来了,年底一回来。”岳母看着我的眼神说:“没有事就不叫回来了!”听了岳母的劝导,我和老婆也都早就烟消云散重归于好了。

多年来,我自豪的就是,岳母是最好的审判官,只要我们夫妻有事情,岳母都会妥善地解决。事情过去了几十年,我至今也不能忘记当年岳母的话语,还有多年来岳父母对我小家的关爱、操劳和帮助。今年八十八岁的岳母由于年老不能单独居住,在我家已经住了九年了,尽管老年健忘但有时头脑还是很清楚的,我给她提起过去的事,她说记不起来了

教育孩子结硕果


四十年间,家庭的教育是操心最多,投资最大的事。三个孩子间隔岁数大,持续时间长。老婆在家带着我的三个孩子实在是不容易,正值孩子们成长期,孩子们生活和学习都要操心,又要接还得送,遇上刮风下雨困难重重,晚上还得给孩子们辅导作业,这些事,想想都头大。我常年在外顾不上操心,却累坏了老婆。从第一个女儿起到男孩大学毕业持续二十多年,孩子们上学选学校,日常接送,早起晚睡,督促学习,中考高考,毕业就业,考公考编,我们与孩子们一起成长,一起接受岁月的洗礼,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门槛,到后来孩子们的结婚成家。

一路走来,披荆斩棘,付出也是得到了回报。如今孩子们都通过考试参加了工作。一到礼拜天和寒暑假,他(她)们回来和我们团聚,幸福生活使我们尝到了辛勤付出的甘甜。

文学音乐伴余生


二零零八年起到现在,我在业余时间把多年的文学爱好重新捡起来了,工作和闲暇之余写写喜欢的社会见闻、家庭生活、孩子成长等,以散文或其他形式歌颂新时代,宣传正能量,有的还先后刊登在各种媒体上,红旗渠报刊载《牵挂》和新文化报刊载《讲述原汁原味的两地夫妻情》等文章,别人读了受益,自己一吐为快。每当看到自己的文章变为铅字出现在报纸、刊物或平台上,自己感到很是知足。

在老婆的帮助下,我还自学了豫剧板胡。今年七月份开始,我还很荣幸成为林州市太行飞歌合唱团的一员,每到周日参加合唱团红歌培训,结识了众多兴趣爱好一致的好朋友,音乐的读谱和演唱得到了很大提高。这一切,都建立在老婆的理解和支持上,为晚年幸福生活不断开启新的思路。这条路,我会一直走下去的。

幸福生活美如画

回想我们结婚到现在四十年来,我和老婆在摸爬滚打不断奋斗的经历中,住房和生活条件也在不断向好的方面改善。一九八四年结婚住的农村土坯房子,我在一九九一年,随着村里的统一规划在异地新盖了一栋二百多平米砖混结构二层小楼,到了一九九八年在市区又盖了一栋带小院的二层楼房,全家迁到了城里,实现了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彻底改善了一家人的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尤其使孩子们接受到了更好的教育,为孩子们升学考编就业垫定了良好的基础。

想想这么多年来,老婆嫁了我这个大半辈子建筑郎,东跑西颠,出力流汗,操心多虑,挣钱不多,管事不少,日月如梭,光阴荏苒,头发花白,背驼腰弯。老婆在家,春种秋收,上有老人,下有孩子,里里外外,大事小情,坎坎坷坷。如今我们都年过花甲,有舍有得,我欠老婆和孩子们太多了。

四十年春华秋实,四十年相爱相伴,是时光的见证,是爱的升华。从青春年华到白发老人,慢慢人生路,弹指一挥间。我想,这以后才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在平淡中感受幸福,在祥和中享受时光的恩赐。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接纳一切,这便是人生晚年最美好的模样。

四十年中岁月悠,

夫妻携手度春秋。

风风雨雨何曾弃,

坎坎坷坷未肯休。

恩爱如初情似海,

真诚永在意如流。

春华秋实皆成忆,

相伴余生乐自酬。


【作者简介】:崔广生,林州市合涧镇东山底人,长期从事建筑业,业余酷爱文学和音乐。信奉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敬请点击赏作者其他文章:

1.《老大的责任》崔广生

2.[教师节三人行]:师恩难忘【崔广生】

3.在东北的25年(一、二)【崔广生】

4.在东北的25年(三、四)【崔广生】

5.在东北的廿五年(五、六)【崔广生】

6.在东北的廿五年(大结局)【崔广生】

7.第一次去打工【崔广生】

8.一个网吧收银员的纠结:我该怎么办?【崔广生】

9.忆父亲·病房里的掌声【崔广生】

10.五月,回到老家林州【崔广生】

11.土鸡斗歌南山坡【崔广生】

12.第1627期:夸夸好人吕明书【崔广生】

13.回忆父亲【崔广生】

14.陪着儿子读高三【崔广生】

15.东山底村我的家【崔广生】

16.打工去南京【崔广生】

17.老崔辟邪【崔广生】

18.打工以色列【崔培军 崔广生】

19.我在病床上过生日【崔广生】

20.一姥爷【崔广生】

21.话说电视【崔广生】

22.给儿子的一封信【崔广生】

23.工地女汉子【崔广生】

24.中秋节后话月饼【崔广生】

25.垒岸纪实【崔广生】

26.麦收时节忆收麦【崔广生 范玉林】

27.跟着有西大哥学板胡【崔广生】

28.“款姐”晶晶【崔广生】

29.第2220期:老家重修记【崔广生 范玉林】

30.振林毕业家长会记实【崔广生】

31.太行飞歌合唱团【崔广生】

太行文学
诗歌、散文,杂感、随笔,日记、小说,应有尽有! 一次相识,一生相知。 生活因文字而有色彩,文字因有你而越千年。太行文学欢迎你!鼓励原创,提倡原创! 投稿邮箱: 593863117@qq.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