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八点,汤金松从仁爱路行过,远远地会看见西交利物浦校园的一组人物雕塑,他们或坐或立,神情有的肃穆,有的激昂,在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是汤金松来到苏州的第十三年,也是来到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的第十三年,更是十三年来稀松平常的一日。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她年复一年地在校园里迎来新生,用心培育,最后送他们走上更广阔的平台和人生。日复一日不变陪伴她的是对工作生活的热情和信仰,还有伫立在这片土地上的城市雕塑们。
《贝聿铭》
每一个城市雕塑都有其特殊的地域性,人也不例外,汤金松对教育事业的使命感让她对雕塑被赋予的教育意义更为敏感。伟大先贤的身影无论何时何地都是指引未来学子的明灯,因他们而更加无畏和奋勇,传承着一代代英杰们的热血和精神。
Q:您何时来到了苏州工业园区工作和生活?
A:我到园区工作和生活已经差不多13年了。这十几年带给我的感受和体验有两方面,一方面很欣赏这边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在感受着园区经济的繁荣。
Q: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有不少城市雕塑,有没有哪一件或几件让您印象深刻?为什么?
A:可能因为我身在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内,所以我印象深刻的都是跟我们教育相关的,在仁爱路上有许多雕塑,比如《先哲的对话》,还有像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淦昌的人物雕塑,都是对我们学子的激励和榜样。就伫立在我们的校园东南角,学生们每天上学下学的途中就能看到。我在上班的途中经常会看到《先哲的对话》,这组雕塑是由众多中西方哲学家和思想家一起组成的,其中包括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像这样表现中西方文化对话的雕塑作品能够引发同学们很多思考,打开他们的视野。初次见到这样的雕塑,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感觉比较亲切,随着时间的推进,我们也确实见证了一代一代的学子从这校门里走出去,成为横跨中西方平台的人才。再回头来看这个雕塑,觉得无比的契合。
Q:学校里有没有哪些重要的时刻大家会一起在某个雕塑前合影留念 ?
A:我们校园里有吴玉章老校长的半身雕塑,吴玉章老校长是我们中国人民大学的首任校长,他毕生都在致力于教育事业和革命事业。同时这座雕塑也作为一个见证者,在校园里见证同学们的各种文艺体育和学术活动,同学们也会在开学季、毕业季等重要时刻围绕在它的身边合影留念。
Q:在您看来,城市公共雕塑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是怎样的存在?
A:首先是精神方面的愉悦,其次还有视觉上的审美感受。好的雕塑会提供一些情绪和情感的价值,如果能和我们内心的需要产生共鸣,和我们的精神层次有所回响的话,我觉得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城市雕塑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有着精神文化方面的象征,同时它也是一个地区地域性的标志,它记录着这个城市的某些信息和传承,就比如有些历史文化名人的雕塑。《科技之门》
Q: 园区开发建设三十周年,您有怎样的感想和寄语?
A:园区历经30年的开发建设,我其中经历了大概一半的过程,感受非常深刻,因为我自己也在逐渐成长,也很欣赏自己身边的学子,他们从这里走出去,走向世界的舞台。我们园区的发展还在继续往前进行着,未来会越来越好。
《未来》
园区三十而立,我有一句寄语送给他,“于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风”,我们一起加油!
《飞翔》
来源:苏州工业园区公共文化中心
小红书:苏州艺术志
知乎:苏州艺术志
新浪微博:@苏州艺术志
长按关注 苏州艺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