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谷研究院理事长梅永红新论断:生物经济三论

文摘   时事   2024-07-24 13:17   广东  



近期我连续参加了3个高层研讨会,第一是在华为举办的AI+BT研讨会;第二是中信基金会举办的经济安全座谈会;第三是关于香港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座谈会。我重点谈了有关生物经济的看法和意见,现整理归纳如下。


关于AI+BT

这是近期全球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硅谷大佬黄仁勋说,未来AI的主要应用场景就是在生物领域。生命是目前已知最为复杂的巨系统之一,传统思维和研究方法大多如同隔山打牛,AI有可能让人类对生命的认知达到全新的高度。我们需要如何把握呢?


英伟达CEO黄仁勋与美国AI生物科技公司Recursion联合创始人克里斯·吉普森(Chris Gibson)


第一,凡事讲势,中国文化更是强调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时势造英雄,大意都是强调把握趋势和规律的重要性。中国近代为什么落后挨打?归根结底就是因为逆势而动,闭关锁国,完全置世界科技和工业革命于不顾,抱残守缺,死守封建帝制。以AI为标志的新科技革命已经到来,我们除了全力拥抱之外,没有别的选择。选择这个大势,就是选择发展,选择文明。


第二,新的科技革命对人类的影响将远超以往。蒸汽机革命、电子革命、信息革命都是人类在体力或感知层面上的飞跃,Al革命则是认知的飞跃,意味着人类第一次把着力点放在自己身上,让智慧无限放大、拓展。人猿相揖别,主要是认知的差异,新科技革命将重塑人类和世界格局。



第三,过往30年是IT技术的世纪,我们只是跟班者,新的世纪我们又将扮演什么角色?我认为,AI+BT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历史机遇,因为我们在BT领域的差距相对较小,大多数在并跑,个别领域已处于领跑位置,庞大的人口、数据和市场需求更是得天独厚。如果说Al落地需要大规模应用场景,需要海量数据支撑,那么BT是不是就是我们最应当把握住的机遇?



第四,从感知到认知的飞跃,决不只是技术的突破,甚至不是产业和经济规模的扩大,更为重要的是社会的变革,人的变革。当AI越来越普遍应用的时候,我们是谁?我们的组织又是什么形态?现在看来都是未知的,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为此而思考、学习、改变。



从华大基因被打压看中美科技竞争态势




华大基因(以下简称BGI)脱胎于中国科学院,是代表中国参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力,也是全球生命科学和基因组学研究与产业的明星企业。许多人把BGI称为中国基因产业的“黄浦军校”,反映了BGI在国内的影响力。

早在2011年,全球测序仪领军企业美国因美纳(illumina)就开始对BGI痛下杀手:新的仪器不卖给BGI,旧的仪器不负责维修,试剂耗材升价40%——与今天美国对付华为的手段如出一辙,把BGI几乎逼上绝境。只是他们没想到,被逼上梁山的BGI向死而生,十年磨一剑,在测序仪领域异军突起,成了“最合格的对手”。




最近几年来,美国政府、议会、媒体也纷纷走上前台,通过所谓敏感技术、数据安全、人权等各种借口,对BGI实施立体围剿。目前BGI已有4个下属机构被列入负面清单,涵盖了BGI的全部科研与产业活动。最近,美国参议院又通过了《生物安全法案》,直接点名将BGI旗下的华大医学、华大智造和华大CG(美国公司)列入监控名单。可以看出,BGI面临的是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举国打压,政商学研军齐头并进,几乎所有的机构都选择远离BGI。一个堂堂的世界霸主,对他国企业毫无根据地穷追猛打,无所不用其极,这在世界商业史上都是罕见的。

新加坡前驻美国大使陈庆珠认为,美国遏制中国会从科技领域下手,“美国对科技的态度,就是‘是我们的’,而先进科技被视为经济和军事的决胜关键”。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一直是西方巴统协定和瓦森纳协定的技术出口管制的主要对象国。即使在上世纪80年代中美“蜜月期”,美国对中国航天、航空、半导体等领域的钳制也从未放松过。在他们看来,中国做服装鞋帽可以,做组装可以,做技术改良也没有问题,但做根技术不可以,寻求技术自主不可以。因此,中美科技之争本质上是生存权之争、国运之争。


新加坡巡回大使、前驻美国大使陈庆珠接受《联合早报》访问


面对这一新常态,我们首先需要充分认识中美科技之争的性质目前美国两党和朝野已经达成高度共识,即中国是最大的地缘竞争对手,是以美国主导的现有国际秩序的挑战者,对中国的科技战必然是举国式的、全方位的、联盟的、长期的。我们不能心存幻想,而是要有底线思维、战争思维。这一竞争的结果,将决定着中美博弈的走向,甚至是终局。


香港:拥抱生物经济

1997年7月3日,香港回归中国的第3天,亚洲金融危机从泰国爆发,迅速席卷了大半个亚洲国家。以美国量子基金为首的国际金融炒家,基本上做到摧枯拉朽,所到之处一片哀鸿。当时我曾专门实地考察,泰国经济基本上被摧毁了;印尼因金融危机引发社会动荡,发生了严重排华骚乱;韩国陷入严重金融危机,外汇储备最少时不够一周的国际支付,不少家庭变卖首饰“救国”。据统计,这场金融危机的损失不亚于一场中型战争。



香港是这场金融战的重头戏,量子基金亚太总部与香港金管局就在一个楼里,楼上楼下。他们把香港视为“超级提款机”,通过股市、汇市和期货市场三头并发,意图对香港进行一场浩劫。时任香港金管局局长任志刚对我们说,他每天就像是在战场上。

幸运的是,此时的香港已经回归,背靠祖国。时任总理朱镕基明确表示,中央政府将不惜一切代价保护香港。为此动用了国家外汇储备,与国际金融炒家展开了一场针锋相对的白刃战,最终令其知难而退,据说这也是他们从来没有过的惨败。许多人对这段历史已经淡忘了,如果当时没有中央政府的坚决与果断,就没有之后香港的稳定和繁荣。


今天,香港又一次面临重大危机。从数据上看,股市、贸易、金融等都在下行,更大的问题是美国对香港的打压不断加重,毫无收手和底言可言。香港输不起,也不能输,香港兴衰事关国家对外开放大局,事关大湾区前景,事关国家政治、外交风向。我们需要像27年前那样,再一次向世界和国人表态:不惜一切代价保护香港!



21世纪是BT技术的世纪,这是世界各国共同的认知。近几十年来,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合成生物技术、生物制造技术、人造肉、脑机联接等,都是令人惊心动魄的突破。已经灭绝6000年的猛犸象能否复活?生物基材料能否完全替代化工材料?孙悟空一根汗毛可以吹出500个小猴子能否因为合成生物技术成为现实?全球巨大的数据存储机柜能否被装到DNA存储的两个手提箱里?我确信,无论是过去还是当下,没有任何一项技术变革能够对人类带来如此巨大的影响。

目前世界各大国都在紧锣密鼓地部署生物经济。特别是美国,几乎每年都会出台有关生物经济的行动或法案,力图对他国形成压倒性优势。2023年出台的《美国生物技术与生物制造的明确目标》,更是明确了生物基材料、生物能源等的具体指标。他们认为这是未来竞争的主赛道,将产生30万亿美元的产业规模,美国必须占据领先位置。




中国近年来也在生命科学和生物经济领域进行了部署。仅在深圳,科研方面有中国科学院先进院、中国农科院基因组所、南方科大、中山大学、港科大(深圳)等,都走在了全国前列;平台方面,国家基因库、深圳湾实验室、医科院、生物医药产业园等都已成型;学术方面,基因组学、合成生物学和干细胞等的研究已走到全国乃至世界前列;产业方面,华大基因、迈瑞生物、北科生物等都已成为领军型企业。随着AI对BT的不断融入,深圳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的雄厚基础也将形成得天独厚的优势。


我国生物制造领域首个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落地深圳


很多年前,香港曾超前提出建立“数码港”的战略设想,结果不了了之。今天,是否可以借鉴当年的思路,提出建立“生命科学港”?可否在生命健康产业园、前沿技术孵化器、生物经济大基金、技术应用大场景、领军人才蓄水池这五个方面集中发力?如果下定决心,并且坚持不懈,我相信一定能够让香港重新焕发青春与活力。


END


作者:梅永红
编辑:于明洋
审核:黄写勤
图片来源:网络素材



关于华谷研究院


深圳市华谷致远生物科技与产业研究院(简称华谷研究院),是由研究院理事长梅永红倡议,国内生物经济头部企业华大集团、凯赛生物、碧桂园农业、北大荒集团和投资机构华大共赢共同发起成立,是我国第一所专门研究生物经济的民办非营利组织。


华谷研究院以“独立、客观、高质量”为核心价值,致力于通过严谨分析,集行业研判、数据分析、指数开发、专题研究、政策建议为一体,深度参与生物经济“产、学、研、资、用”各个环节。


华谷研究院立志成为中国生物经济行业的风向标,成为最具影响力的高端智库之一,成为中国新型智库建设的典范。



华谷研究院
打造高水平思想库,开展生物经济领域的前沿技术问题、政策问题研究、为政商资研学提供交流平台,促进技术、资本、人才、服务和市场等要素配置,推动中国生物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