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婴儿仰望他的母亲,在母亲眼中看见他自己。”如果婴儿仰望到的母亲是时常愤怒的、情绪失控的、大吼大叫的、乱发脾气的。那么婴儿将在这样一位母亲的眼中看到怎样的自己呢?
◆ 一次,在陪孩子练琴的时候,因为磨蹭,我对他发火了,说话很凶,声音很大,表情严肃,怒目横视。孩子一下子被我吓到,怔了一下,随即也非常大声、非常愤怒的对我吼“为什么对我凶!”我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控,我们仿佛是彼此的镜子,在他身上我看到了自己凶神恶煞的样子,同样,他也淋漓尽致的模仿了我的样子。
孩子能够在成长过程中习得技能、养成习惯,是因为孩子无以伦比的模仿能力。看到妈妈扫地,宝宝也会学模学样的扫地;看到妈妈礼貌待人,自己也会彬彬有礼的对待别人。但如果经常看到妈妈发脾气,孩子的脾气也好不到哪去。发脾气的妈妈在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发脾气是一种用来解决问题的方式”,孩子接受到的信息是“每次遇到问题,妈妈都会发脾气,原来发脾气是可以解决问题的”。所以,爱发脾气的妈妈最可能收获一个爱发脾气、又凶又厉害的宝宝。
真的见过那种特别爱发脾气的妈妈,不管是不是孩子的错,只要看不顺眼就会各种发脾气。孩子走路摔倒了,发脾气,怪孩子不看路。孩子不小心碰到了水杯,发脾气,怪孩子不小心。孩子跟别的孩子发生冲突,还是发脾气,怪孩子太怂不会还手。
无论什么事,无论宝宝是对还是错,是有心还是无意,妈妈都会发脾气。在这样的成长压力下,孩子唯有做到特别的谨小慎微,确保自己尽量少做事、少出错,才能让自己更安全。这样的孩子会更少去主动尝试新事物,更保守,看起来不像其他孩子那样活泼好动,貌似很乖,不会惹是生非,实则是孩子已经封闭了内心,对外界充满了不安全感。这样随时随地、无时无刻都处于火爆状态的妈妈最可能收获一个胆小、怯懦的怂包宝宝。
◆ 罗伯特是一位在医学领域曾有过十分重要的发现和突破的科学家。当记者采访他,问他为什么会比一般的人更有创造力时,他说:“这和我两岁时,我母亲对我身上发生的事情的处理方法有关。有一次我想自己在冰箱里拿一瓶牛奶,可是瓶子太滑了,我没抓牢,瓶子掉在了地上,牛奶溅得满地都是,简直就是牛奶的海洋!我母亲看见了,但她并没有对我大叫大嚷,也没有惩罚我,她只是说:“哇!罗伯特,你制造的麻烦可真是棒极了!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一汪牛奶呢!反正奶瓶已经摔碎了,那么在我们把它打扫干净之前,你想不想在牛奶中玩几分钟呢?”玩了几分钟后,母亲对我说:“罗伯特,你知道,今后,无论什么时候,你都必须要把它打扫干净,并且要把每件东西按原样放好。那么你打算怎么收拾呢?我们可以用海绵、毛巾或者是拖把来打扫。你想用哪一种呢?”我选择了海绵,我和妈妈一起把那满地的牛奶打扫干净了。”罗伯特接着说:“这还没完,等我们打扫完之后,我母亲说,罗伯特,刚才,你所做的用你的两只小手拿起大牛奶瓶子的试验已经失败了,现在我们到后院去,把瓶子装满水,看看你有没有办法把它拿起来,而不让它掉下去。我很快就发现只要用双手抓住顶部、靠近瓶嘴的地方,瓶子就不会从我的手里滑掉了!”
多数时候,妈妈和孩子发脾气都是因为孩子闯祸了,孩子闯祸给妈妈带来了麻烦,比如要收拾残局,或者需要重新购买被破坏的物品,或者因为孩子闯祸,妈妈会被老师说等。总之,发脾气的原因不是孩子做的这件事,而是这件事带来的后果。为了避免再有麻烦的后果出现,干脆就在发脾气后禁止孩子再这样做。在妈妈不遗余力的各种禁令下,禁止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连同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一同禁止了。所以,经常发脾气的妈妈还可能收获一个木讷的没有灵气的宝宝,“妈妈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听说过“踢猫效应”吗?一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老板撞伤了。
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所导致的恶性循环。所以,妈妈的坏情绪不仅影响自己一人,更会危害到身边的若干人,所以要尽量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在对孩子发脾气之前,可以先想一下后果。问题能得到解决吗?发脾气后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妈妈发脾气往往是逞一时之快,过后既解决不了问题,又会影响孩子(让孩子感到恐惧、让孩子感到自责、助长孩子的坏脾气)。如果能在发脾气之前先想到后果,这种百害无利的事也许就不会发生了。
想要发脾气之前,先默念这句话3遍,告诉自己发脾气后会有如此可怕的后果,你还会发脾气吗?
如果提醒自己后果不好使,脾气马上爆发,还可以“物品描述”的方法让自己冷静下来。有些妈妈习惯用数数的办法让自己平静,但数错了很危险“10.9.8……3.2.1”,这样数10个数下来,恐怕将是更大怒火的爆发。所以,不如换种方式让自己静下来,你可以:迅速找到身边目光所及的物品,用语言在心里默念描述出来,描述中一定要是“形容词+名词”的句式,比如红色的苹果、白色的台灯。用形容词和名词去描述物品的过程会让思维迅速占满左右脑,同时是把感性冲动理智化的过程,过后你的情绪会平复许多。心中有怒火的时候现不急于做任何事、任何决定,待情绪过去再开始行动。
比如看到孩子吃饭慢吞吞,弄得一地都是,很可能冲动到夺走饭碗,把孩子一顿骂。在你想过去夺碗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形容物品”了,2个不行3个,3个不行4个,你就不会冲动去夺碗,而是用更平和的方式想办法解决。与此类似的孩子深呼吸法。对孩子发火之前,可以尝试着做深呼吸,深呼吸3-5次,有助于妈妈放松紧绷的神经,怒火至少能熄灭一半。
如果忍不住你已经开始爆发,不如先让自己离开当前的环境,把自己暂时和孩子隔离开,拜托家人暂时照看孩子,自己安安静静的待上一会儿。等情绪过去,理智恢复,再想办法解决刚才的问题。
妈妈也是人,是人就有忍不住爆发的时候,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发脾气后及时补救也可以。万一对孩子发脾气了,一定要在自己情绪平复后及时给孩子道歉,时间越短越好。除了口头道歉,更要有肢体接触,拉着孩子的手或抱一抱孩子说:“对不起,刚才妈妈乱发脾气,希望你能原谅妈妈!”
道歉后,可以再和孩子说说刚才是因为什么事情发脾气,妈妈希望事情是怎样的,孩子刚才有什么感受和想法等。这样做是告诉孩子,犯了错不可怕,改正就好。妈妈也有失控的时候,当孩子再面临自己情绪失控的时候就不会太恐惧,并且找到发脾气的原因就可以在今后类似的事情上不再火冒三丈。
我们都知道当着孩子的面和老公吵架的危害,并且尽量做到不在孩子面前和老公发生争吵。但生活中难免有忍无可忍,失去控制被孩子看到爸爸妈妈彼此发脾气的情况。事后做好补救措施,也可以将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
第一,安抚孩子的恐惧情绪,比如拍一拍或抱一抱孩子,告诉TA“没事的”。第二,既然当着孩子的面彼此争吵、发脾气了,就一定要当着孩子的面和好。第三,明确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之间发脾气,不是因为你做错了、你不好,而是因为爸爸妈妈的意见不一样吵架,但我们已经和好。
设
置
星
标
做妈妈 很ok!
你的每一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