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点儿书 | 从梁启超的“神预言”,到《三体》的硬科幻

时尚   2024-11-19 18:40   北京  



景行

 IT行业外企高管。每年阅读80+本书籍。



写读后感的习惯始于何时?

第一次写读后感是在2012年重读蒋勋的《孤独六讲》。我发现,不同的年龄段读同一本书会是不同的心境,于是便记录下当时阅读的所思所想,供日后回看。


有没有固定的频率?或只是兴之所至?

基本每读完一本便会写,遇到好书就洋洋洒洒几千字,遇到湿棉花堵胸口的烂书就吐槽。总之,无惧未来被打脸,重要的是留下“思考的痕迹”。


什么样的书易触发你写读后感的“机关”?

最喜欢“大神”用言简意赅的文字、雄浑的功底来讲文化、历史演变及其底层逻辑的书,比如李泽厚的《美的历程》、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王德峰的《寻觅意义》等。那种启迪心灵的震撼,历久弥新。


通常以什么样的方式写读后感? 

纯享文字版,先综述全书主题和脉络,再找令我感触最深的点深挖。比如读完李泽厚的《美的历程》,结合刚看完的“明末四僧”中朱耷、石涛二人作品的展览,能很形象地理解书中梳理的文人画发展之路。写读后感便是完成与自己的交流,之后,我再找机会跟同道中人一起分享,在不同思维的碰撞中,加深对书的理解。


写读后感的目的是什么?

主要是记录。即时地对书中内容回顾再吸收,不会很快就把书中内容遗忘;同时作为日后回看时的草蛇灰线。现在翻翻两年前的读后感,甚至会有些陌生,庆幸自己当时写下来了。


对于一篇有价值的作品,“读完即可”与“读完即写”对你而言差别何在?

有价值的作品,尤其是对自己的三观进行重塑的作品,是一定要“读完即写”的。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读后感也是对自我认知体系的一次整理和升级。而且那种刚读完好书、澎湃汹涌的情感必须在第一时间得以释放和记录。乘热打铁地“读完即写”是走向“人书合一”的重要的第一步!




新书到了,是上海三联和理想国联合出品的《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坦白讲,刚开始面对这套书,我是迟疑的。“20世纪中国”这一时代背景注定这期间的文学作品读来不会那么欢快,有些名著我至今未读,就是想避开历史的剧痛,以及一些平庸的、公式化题材带来的尴尬。所谓“中国小说”所呈现的精神内核,会不会也如上学时背诵的“标准答案”一般乏味无趣?都说文学是对抗简单思维的利器,如果“重读”只是另一种形式的重复、脸谱化和概念化,那又何必浪费时间?




给我信心开读的是其作者许子东。初识许老师,是在窦文涛的节目里,无论是《圆桌派》还是《锵锵行天下》,他的儒雅博学令我印象深刻。作为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他在节目中谈起文学作品如数家珍,角度也与众不同,比如他讲张爱玲的“审母情结”就令人眼前一亮。


许老师鼓励读者多看经典小说,按文学史一本一本来读,他称这些文学经典为“压舱石”。他说,有了“压舱石”,未来不论面对何种生活或变故,都不会慌。如今,许老师精选出中国近百年、近百部有代表性的小说,手把手地带着我们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这真是我这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无序读书人的福音。虽说同事眼里的我是“老书虫”,但我也会因经典读得少而下盘不稳、内心发虚。畅销书、排行榜终究是昙花一现,历久弥新的还数经典。如今,终于有专家出手带我码齐“压舱石”了。


最难能可贵的是许老师“说人话”。读他的文字如同看他视频谈话节目一般平易近人,其中的原因说来也简单:一来是“老人家”不会输入法,只能“语音转文字”;二来是许老师想把学术文章平民化,让外行人也能看懂。


这套书以“神预言”开启,又以“硬科幻”收尾—从1902年梁启超的政治幻想小说《新中国未来记》到2008年刘慈欣的《三体》第二卷。明面上的逻辑是按时间轴来铺陈每个时代的代表小说,但贯穿始终的暗线是 “士”“官”“民”三者不断演变的关系。


开篇小说的作者梁启超兼具知识分子(士)和政治家(官)双重身份,难得一见的和谐统一;之后在晚清小说中,分裂为“士见官欺民”(如《官场现形记》);在“五四”小说里,“官”不见了,重点刻画的是“士”(如孔乙己)和“民”(如阿Q);至上世纪50年代“红色经典”时,三者关系又变成“士成新官而助民救民”(如《青春之歌》);时间再往后,来到上世纪80年代,“士见官欺民”重现天日(如《活着》);直到终篇小说《三体》中的章北海,又是全新的“官”形象,他为正当目的刺杀对手,虽是政工干部却叛逃地球,走出中国冲向宇宙了……不得不说,首尾两篇选得真的很神!




开篇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虽不甚出名,但却以“神预言”在短视频上火过一阵子——他预言了上海世博会的举办,预言了清朝十年后结束,预言了中华民国定都南京,还预言了有一个党对中国百年发展至关重要。他甚至提出了21世纪的政治问题:精英治国还是大众民主?以党治国还是以法治党?深刻探讨了政事国体等话题。20世纪第一部中国小说对后来百年中国的预见性,令人震惊,不得不叹服梁启超的远见卓识。





这部小说,梁启超洋洋洒洒写了九万字,却遗憾未完成,颇有点虎头蛇尾。但小说写于梁启超生龙活虎的前期,和他的理论一起,为20世纪中国小说开了个“虎头”!


梁启超尤其提倡新小说—“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无论是要新国民、新道德、新政治、新人格……都要新小说!他把小说抬到非常高的地位。晚清四类小说都直接或间接受到梁启超小说理论的影响。知识分子骨子里想要以小说启蒙救国的思想,后续也直接影响了鲁迅等人。


“虎头”的影响力不止如此。《新中国未来记》发表的1902年是个重要的起点。在1902年到1911年这十年间,中国有了170家出版社。仅在梁启超提倡新小说以后,就出现了至少30家小说出版社,有21家以“小说”作为名字的期刊。他创办《清议报》《时务报》《新民丛报》,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称他为“中国新闻之父”绝不夸张。他天真又充满勇气,面对动荡的时局,依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旺盛生命力,难怪许知远为他着迷、执着地为他写书。


王安忆曾说,小说的价值是开拓人类的神界。许老师选《新中国未来记》这部小说作为20世纪中国小说的起点之作,真是独具慧眼,选得甚妙!




另一个“神界”的优秀代表就是本书的最终章《三体》。


“《三体》是我们《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之中唯一一本硬科幻小说,不仅象征着几乎空白了一个世纪的中国文学神奇魔幻传统的归来,并且在某种意义上也试图证实当代 ‘中国故事’的‘世界意义’。”许子东老师如是评价《三体》。





而这种“世界意义”,又是从“最中国”的 “文革”讲起。这段故事很难讲,讲不好就落入窠臼,囿于各种是非善恶的纠缠之中,很容易把它写“小”、写刻板了。但《三体》不同,它以“文革”作为开篇疯狂情节(向外层空间发射信号)的一个疯狂背景,这让人从情感上便于理解和认同。同时,作者也巧妙地把“文革”和世界范围内的其他问题做了横向链接,比如当叶文洁在看完《寂静的春天》后,她发现“这个行为与‘文化大革命’是没有区别的”。之后,她冷静地发射信号,将“十年”从独特的中国话题转为世界与全人类共同的困境。小说比较独辟蹊径的是,一改同类题材对“十年”的过去式描述,而采用未来式的探索—三体高科技文明到底能不能拯救人类?只能等400年以后,三体人真的来了才知道。


这种对未来的预期,不禁让我想到本书开篇的《新中国未来记》。如果说梁启超的政治幻想预见了之后百年小说拯救中国的各种方案,刘慈欣的世纪末硬科幻,则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小说新的发展可能:在物理上走向太空,在心理上走向世界。《三体》在科幻文学界斩获雨果奖,各路名人都不吝夸奖。这本文字平平的小说究竟有何魅力?王德威教授说,刘慈欣的文字不够好,但他处理人类文明的手法不是莫言可以处理的。这里就带出了一个问题:文笔重要?还是情节重要?


如果非要二选一,我选情节!我仍记得初读《三体》时的震撼,从叶文洁的冷静谋事,到三体游戏的呈现(秦始皇、脱水者),到“琴弦行动”的冷酷残忍,再到水滴瞬间团灭舰队的不寒而栗……作者总是不断带给我们脑洞大开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情节,一浪高过一浪的惊喜也锁定了《三体》死忠粉。严锋说,刘慈欣是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的水平。正如这些年电商出海、近日发布的游戏《黑神话:悟空》惊艳外国网友一样,中国文化输出势头正劲。不得不说,本书收尾的这部《三体》是我最喜欢的小说之一。如果说以书为友,那么《三体》绝对是我的刎颈之交。


每一部小说都是一个独特视角的“中国故事”。无论是百年前梁启超的“神预言”,还是百年后的“地球往事”,他们都在诉说着中国革命的历程,描绘着中国人的世界形象,都是20世纪中国小说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编辑-颜语 文字-颜语、景行

新媒体编辑-锦鲤

图片-受访者提供、部分源自网络










风度Life
汇聚时尚资讯,感受时尚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