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建立在个体回忆基础上的文化记忆,口述史以口述者的亲身经历为视角,不仅能够透过个体叙事来呈现其生命历程,亦可超越个体叙事视域,在不同口述者对特定时空记忆的相互交汇与印证中,形成关于共同体的集体记忆,为共同体之维系建构更为深层的意义纽带。马郢“寻宝计划”的开展目的之一,正旨在通过口述史的形式,对马郢村落共同体建设中“大大小小”人物的生命历程进行追溯,在其个体叙事中再现马郢村落共同体建设的历史及其变迁,不断铸牢马郢村落共同体繁荣与兴盛的“根”与“魂”。 ——寻宝计划
口述者:颜继美,1932年生,颜岗人,成家前,为了照顾弟妹放弃了读书,成家后,为了生活,挑起了家庭的重担,种田、开荒、打工......生活忙忙碌碌,但她依旧坚韧乐观,每每提起过往,她也只是笑笑。
每去问我奶奶以前的故事,她对于诸多事情只是笑笑……
奶奶本名颜继美,原是颜岗人。听奶奶说,她是父母为了“压子”而抱养的,“压子”是婚后久久不孕的夫妻通过抱养孩子使自己怀孕生子的民间说法。说来也奇,奶奶来到这个家之后,她的父母生了六个小孩。
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快便到了上学的年纪,奶奶身为家里的老大,生活的重担压在了她稚嫩的肩膀上,为了照顾弟弟妹妹,她不得不放弃上学的梦想。每天早上她起床做饭,刷碗,放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干些力所能及的事。她去接弟弟妹妹放学时,眼中充满了羡慕与无奈,她知道,家里需要有个人照料。
图为 爱笑的颜继美
图为 在田间劳作的颜继美
开荒使拮据的家庭有了喘口气的余地,奶奶意识到到靠种地是攒不了钱的,决定去外闯荡。老人离开她生活一辈子的乡村,去到了繁华的都市,一切一切的问题接踵而来,公交车怎么坐,名字怎么写,手机怎么用,这让她产生了退缩。想到自己的家,她觉得自己退无可退,她去找餐厅刷碗的活,老板嫌弃奶奶年纪大了,奶奶也不气馁,她在餐厅忙不过来时,就去帮忙收盘子,擦桌子,几天过后,老板找到奶奶说:“你就在这干吧。”得到老板的许可后,奶奶工作更加认真,指甲周围白色的边缘模糊不清,被水侵蚀得失去了原本的轮廓。她一旦工作起来就忘我,每次回过神来,手上都张着几个豁口。奶奶在自己的工作之外,还会在餐厅打烊之后检查餐厅的门窗是否锁好,奶奶永远都是最后一个走的。
如果说奶奶以前对没上学是遗憾,现在就是深深的懊悔。读没读书的差距在一个小餐馆体现出来了,和奶奶一起刷碗的奶奶因为识字,就去干了更轻松的活,工资也更高。她常对我说:“读书改变命运,要好好读书。”
图为 在田间劳作的颜继美
奶奶挂念着家里,没打两年工就回家了。爷爷经常说身体不舒服,奶奶就带他去医院,查出了脑梗。她在城里一分也没花的工资全部给爷爷治病了,可这些也是杯水车薪,就在一筹莫展之际,村里面对她说,村里有医疗救助,住院的费用也会报销。奶奶得知这个消息时,她眼中闪烁着感激的泪花,用颤抖的声音说道:“没想到村里这么照顾咱,在咱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这真是雪中送炭啊!”此后,奶奶时常念叨着村里的好。每次看到村里的干部来探望她,她总是紧紧地握住他们的手,一遍又一遍地表达着自己的感激之情:“谢谢你们,谢谢村里。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奶奶对世间万物始终怀着一份敬畏之心,尤其是对鬼神。在她的观念里,冥冥之中似乎有着一种神秘的力量在主宰着一切。每逢传统节日,她都会虔诚地准备祭品,向神灵祈求家人的平安顺遂。当生活中遇到困难或变故时,她也会默默祈祷,希望能得到神灵的庇佑。这种敬畏,并非迷信,而是她在历经沧桑后,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未知的谦卑。
图为 颜继美和她的“汪星人”
奶奶的一生,清醒而劳累,坚韧而乐观。为了生活放弃读书,为了责任挑起重担,无数个日夜的叹息汇聚在生活中。生活再苦,奶奶也用心坚持。腿骨折的第八天就下地干活,照顾一家老小,她的腿留下了残疾,现在还一瘸一拐的。
她一瘸一拐的走在前面,如果你喊她,回头时她一定在笑。
扫码了解详情
口述历史书 | 袁萍 以“马郢计划”之利剑,破职业农民之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