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回“鲑”故里,让音乐回“鲑”自然:东北森林音乐节·《回鲑》主题音乐会正式开票(9月15日·周日)

文摘   2024-08-27 20:26   黑龙江  


终于官宣啦!


野境东北 × 卡玛萨室内乐团
联合正式发布:

各位关注野境东北的伙伴们,我们将于今年9月15日(周日·中秋节第一天)15:30~17:30,共同举办第一届东北森林音乐节 ·《回鲑》主题音乐会。


场地位于辽宁省沈抚新区,近辉山·棋盘山的长白山余脉森林——自然里·小隐花露农场,在玫瑰飘香的红松与落叶松林之间,我们将释放灵魂深处与自然的纽带,聆听曾经回荡在这片森林中的历史之音,一同找寻东北传统音乐的本真。



小隐花露农场场地实景

东北的原住民音乐多数源于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的山林与江河湖海,与东北的大自然息息相关。我们举办本次音乐节的宗旨,正是让东北原生的音乐回到其原生的诞生地——在东北的森林中,聆听东北音乐的本源。

就像回归的鲑鱼(大马哈鱼)一样,无论走到哪里,无论离家多远,终要回归到生身故里。

小隐花露农场场地实拍


玫瑰飘香的小隐花露农场

白山黑水,松漠辽海,祖先的呼唤,故乡的声音

让音乐回“鲑”自然,让音乐回“鲑”故里:

现场将由长期致力于发掘、还原东北传统音乐,并用东北传统乐器不断创作新生作品,保护并传承记忆与文化遗产,能够让东北这片古老黑土地上乐声永续的Karmasisa Ansambli卡玛萨室内乐团,为我们呈现——东北森林音乐节·《回鲑》主题音乐会的全貌。

同时,本次音乐节还荣誉邀请到多组业内优秀的演出嘉宾,强化“音乐节”的群像属性,让历史的记忆,民族的声音,自然的旋律,共同唱响在长白余脉的棋盘山·辉山上空。

诚邀各位喜欢音乐、热爱东北的朋友拨冗莅临!

感谢大家支持东北自然保护与文化保育事业!




关于卡玛萨室内乐团

卡玛萨”一词为满语,意为“守护者们”。乐团于2014年在沈阳成立,最初为创始人恩特合达在其历经十年时间复原的失传满族乐器的基础上,根据清代文献记载组建的宫廷制式室内乐团。现已发展为囊括满蒙室内乐、欧洲室内乐、混声合唱及双钢琴为一体的多重风格、多功能室内乐团。




创始人 恩特合达

恩特合达


沈阳人

毕业于乌克兰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

钢琴演奏家

作曲家

Karmasisa Ansambli卡玛萨室内乐团创始人

吉林乌拉满族歌舞团 副团长

长春市满族文化促进会萨满音乐传承与发展部 部长

辽宁省满族经济文化发展协会 文化委员会副主任

沈阳市音乐家协会理事

沈阳音乐学院客座教授

内蒙古民族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鲁迅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星海音乐学院客座教授

哈尔滨音乐学院客座教授

首尔经济大学客座讲师


个人荣誉


珍贵的乐器


经过20世纪世界范围内的数次战火与动荡洗礼,东北亚的音乐文化与乐器传承早已在人祸下灰飞烟灭,因此,若想让这宝贵的人类文化财富再次呈现在人们面前,就如同断肢再接般,必须先从硬件开始,就像先接骨头,这就是乐器,而后才能有音乐,也就是看得见的皮肉。


成体系的再现

卡马萨室内乐团创始之初的一团所使用的乐器,全部为创始人恩特合达自行独立研究并亲手复原制造的失传乐器,此过程被包括央视、央广在内的多家国内外媒体报道,并录制成纪录片。目前存世的一共只有完整编制的三套,其中两套分别被三家博物馆收藏,一套为卡马萨室内乐团所使用。


全球首次太空连线


2017年4月12日,创始人恩特合达受俄罗斯联邦雅库特共和国欧克乔姆科学教育中心邀请,与国际空间站的俄罗斯宇航员奥列格·阿那年科进行了首次空地实时连线同步演奏,并用俄语进行了近10分钟的空地通话,俄罗斯宇航员使用的是自己戴上太空的古老莫克尼,恩特合达使用的是自己手工制作的莫克尼,这样的连线目前是全球首次。


乐器配置:满族室内乐



乐团成员及乐器



东北森林音乐节演出嘉宾


唐思宇 Woo Dang

90后满族原创音乐人,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


2014年11月11日与乐队共同发表原创单曲『继续等待』(Keep Waitin')出道。16年岁末发表首张个人中国风原创单曲『安全地带』(Safety Zone),广受好评。17年世界地球日发表的第二张原创单曲『去野吧』(Never Stop Exploring)被知名节目『逗斗车』征用为片尾曲而获得关注。18年陆续发表『开开门』(Open My Heart)、『沿途』(Journey)两张原创单曲,并于年末发表个人首张原创专辑『二重·世界』(Duality of Worlds),其中『星空』一曲于中国交通广播首发,而专辑也荣获网易云音乐银唱片奖殊荣!思宇第二张原创专辑『无限延伸』也正在积极筹备中,专辑首发单曲『梦寻』(Seekin' in My Dream)已于QQ音乐、网易云音乐等平台上线。


演出当天,思宇还会带来全新未发表的写给东北的歌曲哦~敬请期待!




现场另有神秘嘉宾助阵,我们将在后续活动介绍中陆续揭晓:

To be continued……



Bederere Dafaha

The Taiga Music Festival

东北森林音乐节

《回鲑》主题音乐会





“Bederere Dafaha / 博德尔大马哈”,这是一个满语词组,意思是“返航的鲑鱼”,可以简称为“回鲑”。在我的故乡,东北亚的那片大地上,人们敬仰一种叫“大马哈”的独特鱼类,他们出生在河流源头纯净冰冷的山泉里,从这里出发奔向大海,这里是家乡,也是坟场,这里是自由生命的出发地,也是伟大生命的终点,这里是无数个轮回开始的地方,也是无数次见证奇迹的沃土。



What is "Dafaha"?

Why is "Dafaha"?

什么是”大马哈“?

为什么是”大马哈“?



“大马哈”一词为满语“dafaha”的音译汉字,是“鲑鳟鱼(salmon)”的满语标准正名。大马哈鱼生活在拥有寒冷漫长冬季的高纬度海洋与河流湖泊,一生只做两件事:远征大海搏击自由和逆流而上返回故乡。无论远征还是回家,两者都是危险重重并充满了矛盾,但大马哈鱼是水中勇士,可以战死,绝不等死。东北先民崇尚大马哈鱼的精神,认为那是水中的自己,也希望自己能成为大马哈鱼一样只要活着就绝不退缩的勇士。



(向上滑动启阅)

恩特合达老师寄语:


简介,说白了就相当于当下各类信息平台为了照顾浮躁的大众,做的“太长不看版”,为了做这个简介,我反复构思了很多遍,但总觉得不理想,若只从专业的角度来介绍,则无法表述我内心中的那些真实的想法,显得过于高深甚至不接地气,或常有人形容为“玩高冷”,若只从哲学角度说,又会显得不够专业,或常有人形容为“玩概念”,是啊,一个历经千古又关乎未来的宏大故事,岂能三言两语说明白,但假若我们所有的人都已经或多或少身处这个故事当中了呢?经历若干矛盾与自我否定,最后静下来,发现这就是我们面对的生活最真实的状态,有时候或大多数时候无法用经过修饰的简单漂亮的语言去准确形容,是啊,我们人类下意识里就是如此矛盾,又贪婪又懒惰,总想试图寻找一个简单的单一概念去定义一个不可能定义的复杂事物,既然无法选择与定义,那就让我们用心感受并尝试接受,以最本真的心态去直面和经历它的每一面吧,也许这是最好的选择,就像是一种“回归”。


生活就是这样,像一条两岸风景无限但水下充满暗礁湍流的长河,总会有无穷无尽的矛盾,就像一个个河流的分叉,诸如是做还是不做,是做我心中的“我”还是做他们认为的“我”,是离去还是留下,是继续前进还是掉头返回等等,在做抉择的那一刻最终来临前,我们都下意识的想要无视矛盾的存在,我们恐惧二元对立,有时是因为我们无法面对自己最真实的一面,那就是我们自己的存在本身就是最大的矛盾体,而我们面对这无穷无尽的矛盾,总要或主动或被动的做无穷无尽的选择,为了做这些选择,我们又产生了无穷无尽的新的矛盾,而每一次的选择,就像河流的分叉一样将我们导向了人生的新方向,无数次的选择造就了我们最终的那一刻的状态,也就是此时此刻的状态,每当我们遇到一个选择的时刻,每一个未来就都已经发生了,就像正在真实发生的当下这一刻一样,是真实的,而我们做出一个选择,就像进入了一个河流分支的入口。每个人不断的经历这些矛盾和选择的过程,从一开始的无知,自以为是,到憧憬,探索,到迷茫,再到思考,求知,不断自我推翻,反思,沉淀,经历这一切之后,我们有可能提高了境界,看到了新风景,也可能一切都会回到原点,发现自己依然无知,然后从头又来一遍。这似乎是每个人的人生缩影,同时也像是每个国家、民族、公司等等一切人类群体在历史长河中此消彼长的缩影,人们每一个个人或一遍一遍的重复这个过程,或永远的终止在了当中的某一节点上,一些幸运的人,他们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最终释怀,平静的离去,而另一部分人,他们也许终其一生也没有得到释怀,遗憾的离去,就好像上天已经给我们这个世界上好了发条一样,不论你想与不想,不论你如何选择,都会被裹挟在一个大的时间轴上不断的向前走,在岁月的长河中,我们就像时光的食物,不论我们做何种选择,最后都无法逃逸的被吃掉了,就像那最终被摆在餐盘里的生鱼片。但不论如何,我们每一个人所经历的一切矛盾和为了解决矛盾而做出的思索,都使我们和最初的自己相比得到了升华,同时也推动了整个文明的延续和前进。


说回音乐会“Bederere Dafaha-博德尔大马哈”,这是一个满语词组,意思是“返航的鲑鱼”,可以简称为“回鲑”。在我的故乡,东北亚的那片大地上,人们敬仰一种叫“大马哈”的独特鱼类,他们出生在河流源头纯净冰冷的山泉里,从这里出发奔向大海,这里是家乡,也是坟场,这里是自由生命的出发地,也是伟大生命的终点,这里是无数个轮回开始的地方,也是无数次见证奇迹的沃土。“大马哈”一词源于满语“dafaha”,是“鲑鳟鱼(salmon)”的满语标准学名。大马哈鱼一生只做两件事:博取自由和返回故乡。两者都是危险重重并充满了矛盾,但大马哈鱼是水中勇士,可以战死,绝不等死。满族人崇尚大马哈鱼的精神,认为那是水中的自己,也希望自己能成为大马哈鱼一样绝不退缩的勇士。在这个主题上,我们将为大家呈现的是一场十分矛盾的音乐故事会,关于环保与破坏,关于创生与杀戮,关于竞争和共存,关于离开和返回,关于开拓和守护,这是一场充满了矛盾的真实故事,故事发生在东北亚大地,由音乐串联起来,音乐的本体则由“卡玛萨室内乐团”用满族乐器演奏,音乐形式为满族传统室内乐合奏,故事围绕着共同生活在东北亚河流湖泊与沿海地区的一些满族人和对于他们来说是“上等美食”的大马哈鱼之间的矛盾情怀展开。我知道你们当中的很多人也都爱吃,叫大马哈鱼也好,鲑鳟鱼也罢,三文鱼也OK,作为人类的食物之一,它们究竟因何而特殊,它们的故事在这里,它们矛盾的一生,又何尝不是我们矛盾的一生,它们为何而生,为何而死,我们又为何而生,为何而死。


说回我自己,面对这样的故事,我也很矛盾,但我无法粉饰或回避这些矛盾,和我的祖先一样,我就是此时此刻生活在东北亚一条河边的普通人,我不是环保主义者,我也不是素食主义者,我是吃肉的,活到今天,我已经像我的一代代祖先一样,吃掉了很多大马哈鱼,但正是因为了解了它们,我才会和我的祖先一样敬重它们,就像我的祖先一样,我也慢慢的感觉到,在我的内心,我自己正在逐渐的变成一条大马哈鱼,哦,不,这太可怕了,但是……没有但是,这是真的,这并不是变异,就像我的祖先一样,我们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大马哈鱼一样不惧凶险勇往直前的勇士,虽然对于我们来说,它们终究是食物,是的,我吃掉了它,但,它是战士,我敬重它的死。如果你们感兴趣,我会在这里与你们分享这矛盾的故事,告诉你们在这里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为什么敬重一种食物。


——恩特合达











在这个主题上,我们将为大家呈现的是一场十分矛盾的音乐故事会,关于环保与破坏,关于创生与杀戮,关于竞争和共存,关于离开和返回,关于开拓和守护,这是一场充满了矛盾的真实故事,故事发生在东北亚大地,由音乐串联起来,音乐的本体则由“卡玛萨室内乐团”用丰富的形式进行演绎。



一场跌宕起伏的音画叙事

一场充满矛盾的真实故事


东北亚河流中天然孵化的大马哈鱼卵


伤痕累累,垂死的驼背大马哈鱼


吉林密江大马哈鱼放流站的大马哈鱼卵


吉林密江大马哈鱼放流站的大马哈鱼卵


太平洋中捕捞的大马哈鱼

东北森林音乐节·《Bederere Dafaha》《回鲑》主题音乐会,这是一场多元化,多维度,多重风格的,集学术、创作、演奏及科普与一体的室内乐大型情景故事音乐会,这场音乐会是由创始者恩特合达率领卡马萨室内乐团,历经十余年学术研究,与主创团队共同创作,沉淀下来的部分成果的一个综合展示,并且音乐会《回鲑》本身作为一个平台,还在不断地生长,不断的结出新的果实,焕发着蓬勃的生命力。


期待9月15日(周日)中秋假期,东北音乐节·《回鲑》主题音乐会 IN 自然里·小隐花露农场的到来。


在此之前,不妨我们继续相约线下,面对面地与主创团队碰撞、交谈,寻找东北音乐的本真,寻找东北山原森林与江河湖海的答案。9月初,我们还会有一期主创的见面会&分享会,敬请大家期待。




活动日期:9月15日(周日) 
活动时间:15:30-17:30
活动地点:

辽宁省沈抚示范区高湾经济区友爱社区东大沟村

点击右侧链接获取导航信息:自然里·小隐花露农场

到达方式:自驾 or 乘坐活动组委会指定班车接驳(交通攻略将向报名者后续发布)


活动费用:
288元/人(内场)、258/人(外场)

参加过两场及两场以上先导分享会的朋友,可享VIP价格:减免20元/人
分享该招募至朋友圈,不分组、不屏蔽、不删除,享受野境东北推荐官福利价:减免28元/人(转发2小时后,截图给报名老师,为您改价)
VIP价格与推荐官福利不叠加使用



报名方式



咨询报名:茉莉老师

Tel: 18519019121



咨询报名:华妮老师

Tel: 15940227214



咨询报名:郭睿老师

Tel: 18801328570



- E N D -

活动企划:野境东北 & 卡玛萨室内乐团
海报设计:齐佳古鲁 & 鱼片文化
图片摄影:野境东北 & 走遍东北亚 & 自然里森林营地
活动执行:卡玛萨室内乐团 & 野境东北 & 自然里森林营地 & 开晓茶室
场地支持:小隐花露农场 & 1923咖啡东北大学国际交流中心店 & 开晓茶室
鱼类科学顾问:你好兴安岭
鸣谢:全体“卡玛萨(守护者们)”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知见Lichtung
keeping lighting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