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一,升灯喽!”昨晚(2月10日),伴随着一声洪亮的鸣锣声,一年一度的十三升灯仪式在长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上演,为市民呈上了一道饱含美好寓意的传统民俗文化盛宴。
正月十三升灯仪式作为江南地区的传统民俗,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长宁,这一习俗自古便与北新泾地区的上塔灯祈福仪式紧密相连。按照“十三上灯十八落”的传统,人们在正月十三晚上竖起高高的灯塔,以此祈福学子登科及第、事业蒸蒸日上。
升灯仪式后,长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还为市民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演出。新疆民族舞蹈、古彩戏法、杂技、黄梅戏、川剧变脸等节目轮番上演,演员们精湛的表演技巧搏得了阵阵掌声。“这场活动办得很有意义,希望长宁区能够举办更多类似的活动,让更多的人认识并热爱传统文化。”不少市民表示,这场活动不仅让他们体验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增强了他们对这些文化遗产的珍视与传承意识。
猜你喜欢
撰稿/摄影:孔建宏
视频:吴友康
编辑:陈 莎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喜欢就点个“赞”
欢迎留言评论和“宁宁”互动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