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晨燕 博士
深圳医学科学院
特聘研究员
马晨燕博士2015年取得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神经生物学家蒲慕明院士。2015-2023年,先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 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任博士后(美国科学院院士丹扬教授实验室)、副研究员及一级研究员。期间取得一系列新成果,发现了小胶质细胞通过钙依赖的对去甲肾上腺素的调节而调控睡眠;鉴定了后侧丘脑 - 杏仁核神经环路中神经降压肽能神经元调控睡眠的环路机制;阐明了睡眠时意识减弱的神经环路机制。这些成果为阐明睡眠调控机制、解析睡眠功能、探究睡眠本质提供了新思路,其成果被美国《医学快报》(Medical Xpress)、Faculty Opinions 等报道和推荐。2024年,加入深圳医学科学院,任特聘研究员。马晨燕长期从事睡眠相关研究,在神经环路、睡眠、大脑免疫细胞等方面有丰富经验,其科研训练囊括了从分子细胞到神经环路和动物行为,其博士后期间的研究工作系统性筛选了睡眠调控神经环路、解析了大脑免疫细胞对睡眠的调控作用、研究了睡眠状态下大脑皮层的信息传递机制等。在大脑免疫细胞在睡眠中的作用、睡眠神经环路机制、睡眠中皮层信息传递机制等方面取得多项成果,以第一作者(含共同一作) 或 共 同 通 讯 作 者 在 Cell,Nature Neuroscience,Neuron,Development 等杂志发表多篇论文。
马晨燕课题组从神经免疫调控的角度解码睡眠机制和功能,为睡眠障碍及相关神经退行性疾病筛选诊疗新手段。实验室将主要以小鼠为模型,采用脑电 / 肌电记录、在体双光子成像、在体电生理记录、神经示踪、光遗传 / 化学遗传学操作、高通量测序、分子遗传操作、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等多种实验手段,致力于解析睡眠调控和睡眠功能,特别是从睡眠与免疫系统的交互作用的角度,以期解答免疫系统如何参与睡眠调控以及睡眠如何贡献到脑健康和神经免疫功能等问题,为探究睡眠功能奥秘,干预和治疗睡眠障碍和神经炎症相关疾病等提供突破口。
桂龙 博士
深圳医学科学院
特聘研究员
桂龙博士长期致力于综合运用多种结构生物学研究手段(如冷冻电镜断层成像、冷冻聚焦离子束、光电联合成像、子断层图像平均等)研究生物大分子复合体的原位结构与功能。近十年来,桂龙博士采用冷冻电子断层(Cryo-ET)以及相关的电子显微镜技术,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包括:(1)揭示了弓形虫顶复合体的原位结构及其与外分泌系统的紧密联系;(2)重构了真核细胞运动纤毛中动力蛋白调节复合体(N-DRC)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 并阐明了相关纤毛病的机理;(3)探究了真核细胞中脂滴在应激条件下的相变过程;(4)以囊膜病毒为例,通过原位结构生物学方法解析了病原微生物如何入侵宿主细胞的过程等。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 ( 含共同 ) 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JCB、mBio和Journal of Virology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研究方法受到国际知名方法学书籍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 (Springer Protocols) 重视并受邀请在最新版的专著撰写专栏文章详细介绍实验方法与步骤。此外,桂龙博士曾先后担任Virus Research、Frontiers in Cell & Developmental Biology、Advanced Biology、Cytoskeleton等期刊审稿人,并被Frontiers in Cell & Developmental Biology等杂志邀请担任常任编辑 (Review Editor)。
桂龙课题组致力于进一步运用和发展原位生物学技术,深入研究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的大分子复合体。研究重点包括:1. 以纤毛病和线粒体病为例,探索人类罕见病的结构基础 ; 2. 针对病原体的原位结构学研究如等流感病毒如何通过膜融合机制侵入细胞以及弓形虫如何逃逸宿主的免疫系统等;3.Cryo-ET 技术的发展和创新等。
汪乾坤 博士
深圳湾实验室
特聘研究员
汪乾坤博士2018年于武汉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8至202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24年加入深圳湾实验室,任职特聘研究员。汪乾坤博士围绕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天然免疫识别机制及新型免疫治疗等方向开展了系统性的研究,发现了新的天然免疫模式识别受体 CARD8,并阐明了 CARD8炎症小体在 HIV 感染致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清除 HIV潜伏储存库提供了全新的策略,相关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于Science和Cell等学术期刊。
汪乾坤课题组聚焦病毒与宿主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新型的人源化小鼠模型结合临床样本深入探究宿主抵抗病毒感染的天然免疫应答精确分子机制,鉴定新型天然免疫模式识别受体及重要宿主因子,为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 逆转录病毒感染的天然免疫应答及其调节机理;2. HIV感染的新型免疫治疗策略;3. 建立病毒感染的人源化小鼠模型。
山本亘彦 博士
深圳湾实验室
资深研究员
山本亘彦(Nobuhiko Yamamoto)博士于 1986 年在大阪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后,他开始在京都府立医科大学担任助教。在此期间,他于 1989 年发明了一种新的器官型培养方法(Yamamoto et al., Science, 1989),并证明了特定神经元连接在体外的建立(Yamamoto et al., Neuron, 1992)。1994 年,他回到大阪大学担任副教授,2002 年加入大阪大学研究生院前沿生物科学研究科担任正教授。课题组主要研究神经元布线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研究期间,展示了皮层特异性连接的形成机制(Yamamoto et al., J Neurosci, 1997; J Neurosci, 2000);进一步证明了神经元活动在皮层回路形成中的作用(Uesaka et al, J Neurosci, 2005; J Neurosci, 2007; Yamada et al., PNAS, 2010),并利用各种技术证明了其分子机制(Hayano et al., PNAS, 2014, Sasaki et al., Cereb Cortex, 2020)。最近,他们展示了生理刺激对基因表达的作用(Miyasaka and Yamamoto, Frontier Neurosci, 2021)。
2022 年,他开始在深圳湾实验室神经疾病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2024年4月,以资深研究员的身份正式加入深圳湾实验室。神经元活动依赖性重塑不仅在发育和可塑性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精神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根据他的研究经验,深圳湾实验室山本亘彦团队正在利用人类大脑皮层神经元研究活动依赖现象的细胞和分子机制(Atsumi et al.,Cell Reports,2023)。
太万博 博士
深圳湾实验室
特聘研究员
太万博博士2017年博士毕业于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与流行病研究所。2015-2020年以访问学者及博士后身份在美国纽约血液中心 Lindsley F. Kimball 研究所开展新发再发病毒性传染病的感染免疫机制及新型疫苗研究。2020年底入职深圳湾实验室传染病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取得成果主要包括:1. 建立中和免疫原性指数为基础的病毒性传染病新型疫苗抗原表位优化设计新方法,解析抗原中和抗体诱导提升的关键分子机制;2. 首次提出“细胞免疫表位富集区”概念,基于抗原源头设计,实现细胞免疫应答的靶向激活,利用体液 -细胞免疫协同激活的免疫平衡策略指导疫苗设计。相关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上项目及专项项目等多项国家级课题支持。
太万博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1. 病毒关键中和结构域及细胞免疫表位富集区的设计、优化以及在新型疫苗研发中的应用;2. 免疫细胞基因编辑及改造,开展个性化疫苗设计及评价;3. 机体免疫系统-代谢系统-神经系统的相互影响及调节机制;4. 新型疫苗技术开发及优化,重点关注新型 mRNA 疫苗及纳米颗粒疫苗。
杨奕博士2010年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2015年获得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导师为高毅勤教授;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ürich)Michele Parrinello教授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9年4月杨奕博士加入深圳湾实验室系统与物理生物学研究所任副研究员,2024年5月升任特聘研究员。杨奕博士长期从事计算化学、特别是分子动力学模拟相关的理论研究工作,主要成果包括:1. 开发了多尺度增强采样方法 MetaITS;2. 率先将深度强化学习引入分子动力学模拟并开发了一系列相关方法;3. 领导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基于人工智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MindSPONGE;4. 首次在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中实现可逆冰水相变过程。杨奕博士2020年获得华为首批Huawei Ascend Expert(HAE) 荣誉称号,目前为昇思MindSpore技术委员会成员、昇思MindSpore资深布道师。
杨奕课题组致力于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分子模拟理论、方法、软件和计算平台,并将其应用到有意义的化学、生物和医药体系的研究中。目前课题组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 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的新一代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与计算平台;2. 开发基于深度学习的新型分子力场和增强采样方法;3. 复杂化学反应体系的多尺度 AI 分子模拟;4. 基于 AI 和分子模拟相结合的药物分子虚拟筛选、设计及晶型预测;5. 凝聚态体系相变的理论研究。
宿强 博士
深圳医学科学院
特聘研究员
宿强博士 2015 年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2019 年获得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学位。2019-2023年于西湖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随后于 2023-2024年担任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助理研究员。目前担任国际知名期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及Allergy的独立审稿人。2024年,加入深圳医学科学院,任特聘研究员。宿强以结构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为主要研究手段,致力于探索适应性免疫和固有免疫中膜蛋白受体的工作机理。在适应性免疫研究方面,主要聚焦于B细胞受体和T细胞受体。针对B细胞受体,宿强带领团队解析了人源IgM同种型B细胞受体(IgM-BCR)的高分辨率电镜结构,揭示了膜结合的IgM与Igα和Igβ异源二聚体复合物组装的分子机制。这一成果为基于B细胞受体的免疫疗法提供了重要的结构基础。在T细胞受体研究方面,解析了两个典型的人类γδ T细胞受体/CD3复合物的结构,揭示了γδ TCR的独特工作机理,为下一代免疫治疗提供了宝贵的信息。此外,在固有免疫受体方向也有重要突破,宿强及其团队研究了Fc受体,解析了其结构,并揭示了抗体介导的Fc受体的激活机制。这些成果为靶向免疫治疗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见解。
宿强课题组将结合生化和结构分析,设计并筛选出能靶向免疫受体的抗体,以实现精确调控免疫细胞功能的目标,还将对这些抗体开展具体的临床前研究,主要应用于肿瘤和感染性疾病等关键领域。此外,还将基于免疫受体的工作机制,设计并改良出具有新表型的免疫受体配体。期望能够将这些新型免疫受体配体应用于免疫治疗,以此推动新一代免疫治疗疗法的发展。主要研究方向如下:1. 重要免疫受体的工作分子机制;2. 开发针对重要免疫受体的特异性抗体;3. 设计新型免疫受体配体,并开展临床前研究。
王彦庄 博士
深圳湾实验室、深圳医学科学院
资深研究员
王彦庄博士1999年在海德堡大学获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1999-2005年在耶鲁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副研究员工作,曾任美国密歇根大学终身教授,密歇根神经生物学研究所会员,Camillo Therapeutics公司联合创始人,2024年加入深圳湾实验室神经疾病研究所任资深研究员。王彦庄博士专注于高尔基体生物学研究,涉及细胞、生化、分子、神经和内分泌等多个领域,在基础研究和疾病诊疗上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作为高尔基研究领域的资深科学家,王彦庄博士在高尔基结构生成和功能的分子机制以及高尔基体缺陷引发疾病的发生机制与治疗策略上取得了重要突破。
王彦庄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1. 高尔基结构生成和功能的分子机制:运用生化、细胞、电子显微镜、体外重构、蛋白质和糖组学等多学科方法,揭示高尔基体的结构形成、功能以及在应激和疾病中缺陷的分子机制;2. 高尔基体缺陷引发疾病的发生机制及治疗策略:研究高尔基功能紊乱和蛋白质运输缺陷与多种疾病特别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和发展的关系,为多种疾病的诊疗寻找新的突破口。
曾健智 博士
深圳湾实验室
启航学者
曾健智博士2015年获得湖南大学理学学士学位,2021年获得北京大学博士学位,“吴瑞奖”获得者。2022年加入深圳湾实验室分子生理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工作,并于2024年获得“启航学者”项目支持。曾健智博士致力于开发光学成像工具,实现神经生理、神经疾病关键信号分子的活体可视化,并开展相关生物学过程的分子动力学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发表于Cell和Neuron,主持国家级项目4项、深圳市项目1项。
杨建 博士
深圳医学科学院
资深研究员
杨建博士于2024年全职加入深圳医学科学院,组建“神经疾病机理及天然药物研发”课题组,任资深研究员。杨建是离子通道领域的知名学者,在离子通道结构、功能、调控、疾病机理和天然活性分子挖掘等方面有重要或突破性发现。他的学术成就得到了同事、科学界和科研资助机构的认可,获得了来自Sloan、EJLB、McKnight基金会学者奖以及美国心脏病学会学者成就奖等奖项,连续27年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研究基金(RO1),曾担任NIH研究基金专家评审组的正式评委和国际学术期刊Biophysics Journal、Journal of Physiology和Channels的编委。
杨建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1. 建立基于离子通道突变引发的神经系统疾病模型,含灵长类动物模型和小鼠模型,包括自闭症、癫痫和疼痛;2. 研究这些疾病模型从胚胎到成年期的分子和细胞致病机制;3. 分离或合成来源于中草药的天然产物,检测它们对相关离子通道的作用,深入研究有前景的化合物对其离子通道靶点的作用机制;4. 评估最有前景的活性分子在小鼠和灵长类动物疾病模型上的功效,开展临床前研究。
黄健 博士
深圳医学科学院
特聘研究员
黄健博士,2016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化生基科班,获化学生物学学士学位,2021年获清华大学化学博士学位,师从清华大学药学院尹航教授。2021-2024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进行博士后训练,合作导师为颜宁教授,Frederick Hughson教授和康毅滨教授。期间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提出靶向恶性疟原虫源己糖转运蛋白PfHT1 的“正构 + 别构”双位点共抑制策略,实现对疟原虫的选择性杀伤,为解决现有抗疟药物耐药性问题提供了新途径;通过系统性研究药物分子及天然毒素对人源电压门控离子通道的作用机制,揭示实现配体调控的关键位点,为靶向离子通道的新药设计提供了重要模版。相关研究成果为阐明药物作用机制及基于结构的新药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其成果被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Cell Research、《中国科学报》、《中国健康报》等报道和推荐。2024 年,加入深圳医学科学院,任特聘研究员。黄健长期专注于克服药物研发中的关键难题,采用基于结构的药物发现方法,深入研究药物分子与靶蛋白的相互作用机制,并根据构效关系进行系统的药物设计与优化。在疾病相关膜蛋白的结构药理学与基于结构药物设计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以第一作者(含共同一作)或共同通讯作者在 Cell、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Cell Research、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 和 Cell Chemical Biology 等杂志发表论文 9 篇,累计发表论文 24 篇,申请专利 1 项。
黄健课题组将进一步运用结构生物学、药物化学、分子和细胞生物学以及生物化学等多学科技术手段,致力于研究重大疾病相关膜蛋白的工作机制及配体调控机制。课题组将结合结构与活性分析,设计并优化靶向疾病相关膜蛋白的小分子调节剂,以实现对目标蛋白的精准调控,推动药物创新,致力于为重大疾病提供新型有效的干预与防治手段。
黄政 博士
深圳湾实验室
首席研究员(转化)
黄政博士1982年获南京大学高分子化学学士,1989年获美国University of Utah(犹他大学)生物有机化学博士,1989年起在加拿大University of Toronto(多伦多大学)从事蛋白质化学博士后研究,1991年起在加拿大默沙东公司 (Merck Frosst) 担任高级科学家,高级研究员,2011年起在礼来中国研发中心担任生物学总监,2019年起担任百放英库新药研发负责人,2024年8月加入深圳湾实验室转化创新中心,担任中心首席研究员(转化),发现生物学平台负责人。
黄政博士30多年来专注于开发治疗炎症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病毒感染和癌症的药物。他在靶点选择,筛选方法和生物标志物开发,化合物优化,候选药物选择,到临床方案的设计有丰富的经验。他参与了4个新药的研发并上市,领导了超过10个临床前候选分子的发现,并支持其临床上开发(包括糖尿病,肥胖并发症,高尿酸综合征,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特发性肺纤维化,关节炎,银屑病,肾炎,糖尿病肾病,帕金森氏症,阿尔茨海默氏症等)。
黄政博士在靶向药物,共价药物,蛋白质降解剂,和转化生物标志物的开发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他目前的研究重点是开发多功能药物,利用转运蛋白和药物代谢酶设计组织靶向药物,调节代谢和微血管循环,用以治疗肝,肾, 肺,心,脑,眼,皮肤疾病,并为青年科学家提供药物研发培训。
编辑、责编 | 远 山
欢迎投稿、建议 | media@szbl.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