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8万家AI公司消失

科技   2024-11-05 09:31   北京  

近年来,人工智能(AI)领域的创业热潮席卷全球,然而这一领域正在经历大规模的淘汰与重新洗牌。从宏观经济到企业内部困境,AI行业面临的挑战层出不穷。

首先,我们不妨看看国内市场的现状。根据钛媒体AGI的数据,自从ChatGPT发布以来,中国已有近8万家AI相关公司倒闭,占新增企业总数的近9%。

过去三年里,总计超过20万家AI企业因各种原因退出市场,十年间消失的公司总数达35.3万家。

而与此同时,AI领域仍不断涌现新公司,仅今年已新增注册30万家。这一繁荣与泡沫并存的现象让业内人士感叹,AI行业的“存活率”远低于人们的期望。

在商业应用上,AI大模型公司的竞争异常激烈,王小川曾指出未来国内大模型市场第一梯队或仅有五家存活,大厂占据主导地位,小型创业公司能存活的寥寥无几。

“AI四小龙”之一的某汤公司裁员的消息也闹得沸沸扬扬。

至于裁员原因,其实并不复杂:亏损太大了,不赶紧止血,估计公司撑不了几年。

根据百度股市通的数据,某汤从2019年到2023年累计亏损达467亿元。而整个中国A股软件上市公司在2023年的净利润总和才169亿。换句话说,所有这些公司一起打工,还得忙活将近三年才能填补某汤的亏空。

某汤的难处其实也折射了整个中国AI产业的生存挑战。

给大家再举几个AI行业的例子。

波形智能AI大模型公司

成立才一年半多,拿到上千万的融资,结果最近突然解散了。连CEO、CTO在内的核心团队成员都已集体跳槽去了OPPO。

竹间智能AI公司

这家公司创始于2015年,由曾任微软工程院副院长的简仁贤创办。他在微软时主导了小冰和小娜的AI研发项目。现在竹间智能因为现金流吃紧,不得不宣布部分部门停工,甚至停摆了半年。

不光在国内,全球范围内的AI公司也不好过。

有的资金链断裂,面临破产;有的不得不寻求出售。就连Stability AI也在苦撑。开发出全球知名AI绘画模型SD,公司第一季度收入不到500万美元,却亏了超3000万美元,还背负着1亿美元的债务。连SD如此的公司都是这样,可见整个AI市场的走向。

多位AI企业高管也不约而同地预警,AI的“价格战”已经开始,市场虽热闹,但风险空前,资本退潮正在加剧这种现象。李彦宏更直言,目前国内的百模竞争无异于“重复造轮子”,这种资源浪费和内卷现象已非常普遍。

这并非中国独有的困境。美国的AI行业同样步入艰难期。

例如,Stability AI因亏损严重而面临财务危机,Character.AI则选择“卖身”给谷歌求生。而据Pitchbook的数据显示,美国AI初创企业的融资大幅下滑,投资热情明显降温。

造成这些困境的核心原因主要有几点。

首先是AI行业本质上的高成本、长周期难题。生成式AI的研发需要巨额资金投入,高昂的算力费用让许多公司难以维持。

而且,AI应用领域的定制化需求导致效率低下,企业间的价格战也让盈利变得异常艰难。

正如一位知名投资人所言,目前AI还无法带来规模化盈利,创业公司大多处于“烧钱”状态。

其次,中国企业的数字化水平较低,很多传统企业没有高效利用AI的基础,这进一步限制了AI技术的应用与扩展。AI要真正带来颠覆性变化,必须依赖企业的高度线上化,然而这一条件尚未完全成熟。

虽然挑战重重,但AI并非没有出路。有些公司已通过流量积累和私域运营找到生存空间。

例如,AI数字人和AI私域工具被用来提升内容生产和客户转化效率,大幅减少人工成本。这类工具从私域运营实践中生长起来,比单纯的技术产品更为实用和稳定。

未来,AI行业的发展仍需理性与稳健。中国在生成式AI领域已明确推进自主可控技术,加强创新并引导应用落地。

虽然淘汰潮无法避免,但正如李彦宏所说,大浪淘沙后,留下来的必是优质的“珍珠”。因此,创业者既需保持对AI的热情,更应注重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为市场真正的需求服务。

军哥免费星球,欢迎有兴趣的朋友来聊聊,内容涵盖职场、副业、技术等等。

技术琐话
最干货的分布式技术公众号,范围包括大数据/运维/Java/人工智能,兼及研发管理。本号专家阵容:蚂蚁金服右军、NETSTARS CTO陈斌、江苏百瑞赢CTO李伟山、某互联网公司技术总监老G先生、前蚂蚁金服高级技术专家张翔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