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4,是中国海洋事业蓬勃发展的一年,也是社会各界共同致力于海洋保护、探索和可持续利用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这一年,中国的海洋不仅更加美丽,也更加健康。让我们一同回顾那些令人难忘的时刻,珍视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在新的一年继续携手前行,向着更广阔的蓝色梦想迈进!
中国南极秦岭站建成
2024年2月7日,中国南极秦岭站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信表示热烈祝贺,向广大极地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和美好的新春祝福,指出秦岭站建成的重要意义,对下一步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
中国南极秦岭站位于罗斯海恩克斯堡岛,是我国在南极的第5个考察站,填补了中国在南极罗斯海区域的考察空白。罗斯海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是极地科学考察的理想之地。新站主体造型设计理念源于郑和下西洋导航用的南十字星,建筑面积5244平方米,可容纳度夏考察人员80人,越冬考察人员30人。秦岭站采用的建筑材料可以抵抗零下60摄氏度的超低温和海岸环境的强腐蚀。
2023年海洋生产总值增长6%
2024年3月,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消息,2023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99097亿元,比上年增长6.0%,增速比国内生产总值高0.8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9%,比上年增加0.1个百分点。
从三次产业看,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462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550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8968亿元,分别占海洋生产总值的4.7%、35.8%和59.5%。
从内部结构看,海洋产业增加值为40711亿元,同比增长7.9%;海洋科研教育增加值为6345亿元,同比增长2.1%;海洋公共管理服务增加值为16606亿元,同比增长3.3%;海洋上游相关产业增加值为14101亿元,同比增长6.1%;海洋下游相关产业增加值为21334亿元,同比增长5.8%。
全国首个国家海洋大数据服务平台发布
2024年6月8日,在福建厦门举行的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上,全国首个国家海洋大数据服务平台(海洋云)和首批《海洋数据开放共享目录》面向全社会公开发布。
海洋云是国家级海洋数据和信息产品在线服务平台,可实现国家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数据在线汇聚、涉海部门海洋信息互联互通、公益数据产品集成服务、国际海洋信息资料交换合作等功能。海洋云的发布,将进一步发挥海洋数据要素赋能保障效果,加强海洋数据集成服务,统一海洋数据共享流通技术标准,提升海洋数据产品应用质量。
本次发布的《海洋数据开放共享目录》内容包括海洋7大学科、83类要素,整编集成我国自主获取海洋数据、自主研发海洋信息产品和全球海洋环境数据,数据类型丰富、时空范围广、时效性强、成谱系化,可以在海洋经济发展、海洋防灾减灾等领域,为涉海部委、沿海地方等提供良好服务。目录中的数据,可以通过国家海洋大数据服务平台(海洋云)获取使用。
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白皮书发布
2024年7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白皮书。白皮书除前言和结束语外分为七个部分,分别是构建人海和谐的海洋生态环境、统筹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系统治理海洋生态环境、科学开展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监督管理、提升海洋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全方位开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合作。
白皮书指出,中国是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坚定推动者和积极行动者,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关乎美丽中国和海洋强国建设。经过不懈努力,中国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局部海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著提升,海洋资源有序开发利用,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不断健全,人民群众临海亲海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中国积极推进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切实履行国际公约责任义务,为全球海洋环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力量,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和担当。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跻身“世遗”
2024年7月26日,在印度召开的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次成功跻身“世遗”第二期的相关保护地包括山东东营黄河口候鸟栖息地、上海崇明东滩候鸟栖息地、河北沧州南大港候鸟栖息地、辽宁大连蛇岛-老铁山候鸟栖息地、辽宁丹东鸭绿江口候鸟栖息地。
湿地具有独特的生态功能,是千百万水鸟不可或缺的中途停歇地。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位于世界最大的潮间带湿地系统内,为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通道候鸟提供了重要栖息地。这条迁徙通道由北极经东南亚,一直延伸至大洋洲,纵贯22个国家。
“蛟龙号”完成300潜彰显中国深潜实力
2024年船时8月18日13时许(北京时间11时许),深蓝色的西太平洋海面上,“蛟龙号”搭载科学家完成西太平洋国际航次首潜,这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首台7000米级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第300次下潜。此次下潜,“蛟龙号”带回了4K摄像机拍摄的高清视频,以及通过虹吸取样器、生物网兜、微生物原位富集装置等带回的一系列样品。自2009年8月首次在长江江面完成下潜测试,2012年7月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完成7000米级海试,2017年进行全面技术升级,2024年上半年首探大西洋并创下“九天九潜”新纪录,如今顺利完成第300次下潜……“蛟龙号”已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海底留下足迹,彰显中国深潜的实力,实现“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夙愿。
2024海洋合作发展论坛举办
2024年10月24日,2024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在青岛举办。论坛以“从蔚蓝到未来——打造健康繁荣的海洋,创造可持续的未来”为主题,汇聚全球海洋可持续发展力量,共商海洋繁荣发展大计。《2024中国海洋发展指数》和《2024海洋合作发展论坛青岛倡议》发布,并举行了重点海洋项目签约仪式。
国际涉海组织有关负责人,国内外涉海企业、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代表及专家学者共660余人参加论坛。论坛设“展望全球蓝色经济新未来”主论坛、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对话会、四场平行论坛以及六项特色活动。平行论坛聚焦海洋新兴产业、科技创新、防灾减灾、港口建设和航运物流等主题,全面关注涉海各领域未来发展。特色活动包括全球蓝色科技企业路演、全球蓝色金融家青岛行、APEC经济体海洋低碳经济政策国际研讨会、APEC海洋生态环境健康评价学术交流、APEC典型近海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及生态减灾研究培训班、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多边交流活动等。
超强秋台风“摩羯”登陆我国
2024年第11号超强台风“摩羯”9月6日16时20分、22时20分先后在海南文昌市、广东徐闻县登陆,造成严重灾害,大量用户电力、通信中断,部分房屋倒损。截至9月7日12时,灾害已造成海南、广东、广西3省区122.7万人不同程度受灾,3人死亡、95人受伤。据了解,“摩羯”为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最强秋台风。9月4日,台风“摩羯”进入我国南海区域,自然资源部启动海洋灾害四级应急响应,密切关注台风移动路径和强度变化,加强对地方海洋灾害防御的指导,及时报告有关情况。
我国首颗海洋盐度探测卫星成功发射
2024年11月14日6时4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将海洋盐度探测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海洋盐度探测卫星是我国首颗用于海洋盐度信息获取的遥感卫星,填补了我国在星载海洋盐度探测技术方面的空白,完善了海洋卫星观测体系,可满足海洋、农业农村、减灾、气象等多行业用户对全球海洋盐度数据应用的迫切需求,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海洋盐度探测卫星采用新型综合孔径微波辐射测量体制,两个主要有效载荷综合孔径辐射计和主被动探测仪联合工作,全天候全天时同步获取对海洋盐度变化较为敏感的 L波段辐射亮温、海面温度和粗糙度信息,反演获得全球高精度海洋盐度参数,同时也可获取陆表土壤湿度信息。该卫星将同前期组网运行的海洋二号系列卫星和中法海洋卫星构建一体化的海洋动力环境卫星体系,为我国海洋强国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妈祖”系列海洋数值预报模式代码开源
2024年11月19日,在福建莆田湄洲岛举办的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上,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自主研发的“妈祖”系列海流和海浪数值预报模式源代码正式向国际国内开源,为海洋预报业务发展、海洋科学研究等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妈祖·海流”和“妈祖·海浪”海洋数值预报模式分别于2021年、2023年投入业务化运行。业务化运行以来,该模式在海洋灾害应急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妈祖”模式代码开源后,将极大促进我国海洋科学软件开源体系建设,加速拓展模式在海洋防灾减灾、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生态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加快模式开发与更新进度,形成滚动研发机制。
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 :i自然APP
i自然全媒体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
i自然投稿邮箱:mnrnews@163.com
电话:010-68047618